推荐阅读

2021-07-15 13:36:26齐庆媛
艺术设计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克孜尔龟兹洞窟

《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

作者:蒋玉秋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4月

蒋玉秋,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服装史、传统染织技艺。持续致力于“传道重器,习古创新”的教学实践,倡导从技术角度研习中国古代服饰,以及基于传统染织技艺的创新设计应用。

明代服饰制度严密周备,纺织技艺高度发达。制度的持续更定与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明代服装在形制上呈现出明显的特色。明代服装的形制从“礼、法、俗”等不同层面普及于社会各阶层,贯穿明朝始终,并传播于周边国家,留存后世。《明鉴——明代服装形制研究》以明代服装实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328件传世及出土服装作为研究样本,应用考古等“类型学”方法将服装实物的形制进行分类比对研究,最终以“类→型→式”的分类方式呈现对不同类别服装形制的层层解读。同时,应用“从物论史”“多重证据法”等研究方法,将实物与文献、图像进行互证,探讨了明代服装的形制规律与互动关系。

《服饰文化文献导读》

作者:黎焰等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黎焰,北京服装学院,图书资料副研究馆员。从事服装及艺术学科馆员工作十余载,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及艺术学科的信息素养教育、服装学科特色资源建设、图情技术在服装学科的应用等。

服饰文化文献是研究服饰文化的学者和学生必备的学习与研究资料。本书从使用的角度对服饰文化文献进行分类,介绍了互联网、图书馆资源,以及电子图书、学术论文、古籍和近代文献、服饰和艺术类图片等文献资料检索、获取途径和方法。通过对文献评价指标的计量统计分析,为读者甄选出服饰文化经典图书,并按服饰文化内容,分别介绍所选取的服饰文化理论、服饰史、织染绣、民族服饰的经典书目。

本书图文并茂,希望通过书中导读内容,帮助服饰文化的初学者、爱好者找到所需的服饰文化文献,也为这些书找到它们的读者。

《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

作者:赵莉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赵莉,新疆龟兹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从事西域佛教考古及艺术研究工作。《克孜尔壁画复原研究》系赵莉研究员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查研究,联合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海外收藏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文博单位的专家,在充分占有文献、实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壁画色彩、构图、内容、题材等深入研究,以严密的考证、数字化图像技术,对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现存及流失状况做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原位考证和复原研究,以准确而全面地呈现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整体面貌。

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45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题材繁多、内容丰富,是研究西域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来到该石窟,将大批精美的壁画与雕塑从母体洞窟上分割下来,运往异国他乡,成为一部中国文物的“伤心史”。

1998年,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今新疆龟兹研究院)为了全面开展龟兹石窟研究,将“克孜尔石窟文物流失研究”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在霍旭初研究员的带领下,赵莉研究员承担了具体的考察研究工作。为完成这一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她踏遍龟兹石窟,普查洞窟,记录与测量被剥离壁画的痕迹,然后与掌握的流失海外的壁画图片对比核实,排除自然脱落的部分,十分慎重地确定被剥离的数量。之后,她又多次奔赴收藏龟兹石窟文物的相关国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实地考察,查阅档案,获取资料。在充分掌握流失文物和国外研究资料后,她将国外收藏壁画与现存洞窟对照、缀合、对接、复原。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将流失壁画回归母体洞窟原位的复原和残破壁画的整合复原,恢复壁画原貌,纠正记录错误的洞窟和位置;二是壁画真实内涵与“表法”本质的复原,在流失壁画回归原位后,辨析考证壁画内容,以厘清古龟兹人的信仰内涵。

猜你喜欢
克孜尔龟兹洞窟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
克孜尔石窟第189 窟、190 窟调查简报
龟兹乐舞
金秋(2021年22期)2021-12-02 03:26:33
龟兹古乐
金秋(2019年24期)2019-06-15 06:50:18
洞窟惊魂
洞窟惊魂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介评
敦煌学辑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41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龙形象探析
敦煌学辑刊(2017年3期)2017-06-27 01:07:04
李逸之
克孜尔114窟与佛图舌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