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吕雯
以“工艺劳动”为切入点,组织幼儿开展“泥制铜浮雕”劳动体验活动,从劳动体验中学习、认知、思考、感知和行动,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劳动经验。本文围绕“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运用”,生发自我生成、自我坚持、自我批判、自我创造、自我超越五个维度,剖析和解读幼儿工艺劳动中的深度学习。
教育是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成”的一种方式。从传统的、教师占据主控权的封闭活动方式,到交流式的、有讨论与对话的情境学习,幼儿的自主性是深度学习的开端与前提。
案例1:新年将近,孩子们上完社会活动《属相的故事》后,乐乐从家里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碗,碗上的花纹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好奇地用眼睛观察,用双手触摸,发现这些碗上的花纹是十二生肖,而且摸起来凹凸不平。乐乐介绍说:“这个碗是铜做的,上面的花纹叫铜浮雕。”
幼儿对于欣赏铜浮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唤醒了工艺劳动的欲望,“泥制铜浮雕”幼儿工艺劳动由此生成。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获得与迁移新经验,将感官认知、材料运用、信息收集、人际互动等原有经验进行由點到面的联结,聚焦于劳动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案例2:孩子们在种植园地产生了挖泥补充材料的想法,怎样才能把它们变成陶泥呢?朵朵说:“可以把干的和湿的泥土放在一起,再加点水。”经过去杂质、和泥两次尝试,孩子们加工出来的泥质量忽高忽低。于是,他们采访家里的奶奶和面团时的加水比例、阅读绘本《小泥人》,得到了答案:五杯泥需要加两杯水,而且要慢慢加。
孩子们亲身经历了和泥的劳动过程,初步懂得遇到困难不退缩,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初步感知手工劳动者劳动的艰辛与辛苦,萌发珍惜劳动产物的情感。
打破“唯教师至上”的桎梏,对于幼儿来说,既需要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也需要动脑筋思考。
案例3:铜浮雕都是金色的,泥土是棕色的,怎样才能让泥土变颜色呢?“把金色颜料和泥揉在一起”即“和颜料”,“把颜料刷在作品上”即“刷颜料”,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试验。“和颜料”组发现,他们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颜色不鲜艳、上色不均匀,“刷颜料”这一方法容易涂上去,且省时省力、颜色鲜艳。
案例4:把作品制作在哪里呢?幼儿发现泥工板容易变形,纸板不防水,得找既不易变形又防水的物品。最终,美工区里画水墨画的底板(KT板)通过了防水性、牢固性实验。
生活中偶发的疑问,在教师的支持下,能够发展成可持续的科学家一般的好奇心,点状、片状的知识能够发展成体系化的知识。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性、理解性、探究性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
案例5:家长开放日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仿铜浮雕。他们说要做蝴蝶、要做全家福……还画下了图纸。孩子们和家长对照着图纸,将揉、捏、卷、搓、贴等技能与泥相糅合,塑造着天马行空的作品,再刷上金色的颜料,仿铜浮雕立刻变得熠熠生辉。
幼儿将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制作仿铜浮雕的工艺劳动步骤(塑形、上色)投入实践,并在工艺劳动体验中思考、感知、行动,获得真实的劳动经验。
在学习中形成的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建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成为未来学习的坚实基础。
案例6:其实,我们身边有不少铜制雕刻艺术,于是孩子们展开了“寻找匠铜艺术”活动,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街串巷,方塔园、兴福寺、西城楼阁……虞城的犄角旮旯里留下了他们打卡认证的身影。
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进一步加深了对铜制雕刻作品的认识,用心感受工艺劳动的魅力以及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