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俊 李军凯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当前,面向博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创新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路径,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造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主体间性;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新时代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面向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高层次知识分子的特点,开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实用且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全体高等教育参与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博士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被弱化甚至忽略,实际成效不够显著。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普遍年龄较大、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较为丰富,已有比较稳定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与教育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理念和方法手段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有很大关系。对于掌握科技发展前沿力量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将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提升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诠释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既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又因其特定的功能与一般知识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行为进行哲学理论层面的分析和指导时,要充分结合其特点和对象,建立更为科学的理论框架,并增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主体间性理论的概念辨析
主体间性理论是西方哲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主体性是主体所具有的特性,理论上通常认为作为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所具有的主要特性,包括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但由于近代西方对于主体性的过分张扬,推动形成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矛盾,强化了社会发展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导致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冲突矛盾的激化。因此,西方哲学家开始反思在工业化社会进程中主体性的作用和伤害。主体性确实极大地提高了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造成了对客体和其他主体的直接伤害,这就需要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发展主体性,来适应和推动社会进步。
主体间性理论源自20世纪初著名的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他强调主体间性发挥作用的核心在于主体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只有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发生的作用才是主体间性的根本属性。在胡塞尔基于认识论层面上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后,相关学者不断对这一理论进行充实和发展。舒茨认为主体间性需要客观世界作为基础,“同时性”是主体达成共识的前提。哈貝马斯更注重主体间性在交往行为层面的意义,将主体间性看做是人与人通过交往行为而形成的主体间的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认为主体间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联系,更加强调了主体间性的社会属性。由此可见,主体间性是在对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分析,超越了传统的主客体二分论,为人在社会活动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体性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角主要是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行为的主体性开展。由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显著不同的地位,因此与其他教育相类似,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对教育者主体性的弘扬,如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岗位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包括“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都是从教育者主体性角度入手去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是对教育内容、过程等行为手段的改良。这些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思想意识的改变和提升,希望通过教育者的主动引导使受教育者建构自主的思想认识及行为道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认同和共识,这种认同和共识需要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认可。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与主体间性理论具有强烈的契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主体间性进行表达,可更为准确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架构,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表达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平等的主体,主体之间通过建立平等、理性、和谐的交往行为,最终实现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并形成相对一致的思想共识。一方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改变了以往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常常作为客体或被动主体的地位差异化;另一方面,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活动用交往行为来进行描述,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体现出与知识教育常用的单向输入的差异。
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博士研究生处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级,代表着人才培养的最高质量和水平。同时,博士研究生也是科学研究创新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发展前途。因此,对博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不跑偏的重要保障。与本专科学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相比,博士研究生无论是认知水平、知识储备、思想状态、社会经验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也和本专科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对博士研究生在现有体系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主体特征突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群体中,博士研究生存在明显的特征。首先,年龄较高。据统计,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平均年龄为33.17岁,平均在读时间为3.54年,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年龄基本接近或超过30岁,已经进入个人思想认知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其次,知识储备丰富。博士研究生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关人群都已经接受了相当长时间的知识教育,知识储备超过普通学生甚至是一般教师。最后,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部分高校85位博士研究生的抽样调查中,具有工作经历或一年以上外出访学、交流经历的研究生占样本数量的70.59%,可见博士研究生对于社会现状有一定的亲身体验和了解,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也要远高于普通大学生。
基于以上特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博士研究生体现出更加明显的主体性。智力水平的提升以及知识储备的丰富,加上在知识学习中培养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使博士研究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行动能力,对抗“统觉”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加显著。在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下,博士研究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教育效果的产生更加不显著。
2.教育渠道单一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包括四种。一是课堂教学,其中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为主,以其他各类课程协同推进为辅。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最受重视的一个部分。二是课外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相较于课堂教学,课外教育部分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更为丰富,受教育者参与度更高,也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三是网络宣传等新路径。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一方面,教育者建立相应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主动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微信、QQ等通信工具进行沟通来实现教育目的。四是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指以认识社会、了解现实为主要目的的社会调研、岗位实习、公益及志愿活动等。社会实践是学生将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验证,最终实现认同的重要路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育人环节的重要载体。
由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较普通本专科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在校时间、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网络宣传和社会实践这四种渠道在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完全形成体系,课外教育和社会实践存在着明显缺失。特别是社会实践环节,相较于本专科学生丰富多彩的集中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等活动,博士研究生在这些方面获取的资源和机会少之又少,实践育人的作用基本没有实现,如河北大学2019年共组织193个团队、2,517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个人返乡社会实践达到了100%全覆盖,但博士研究生参与人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3.教育形式、内容泛化
当前,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没有脱开课堂教学相对泛化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作为公共基础课进行课程设置的,因此在教材编制、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更多地体现普适性,强调共性,缺乏针对性。而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专业化、高端化和精细化,注重原始创新和深入研究。如果思政课程不能与这些培养特征相匹配,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此外,在教育内容上,忽视了道德品质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缺乏与专业的联系,教育内容容易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产生冲突,导致学生对教育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反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说大道理”“说空话套话”,缺乏实际意义和价值。这不仅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主体间性视域下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路径创新
面对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主体间性理论中寻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构建更加完善的体系框架。
1.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建构的原则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体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需要明确基本原則,即主体性原则、交往原则和社会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重视参与各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建立正向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结果完全是由受教育者自主确立的,也就是主体性发挥作用,进行自我改造最终实现共识的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建构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各主体特别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具有平等且充分的发挥空间。
二是交往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表达的重要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内容的重要基准。交往是主体间性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则是教育活动的明确要求。要想实现他者共识这一目标,就必须要通过交往的手段,而不是单向输入方法。交往要包括对各主体需求的认同和满足,也要注意减少交往内容和过程的“私人化”和“无效化”,避免产生“曲解的交往”,导致主体间理解障碍的产生。
三是社会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意识形态和个体的品德培养为目的。无论是意识形态的形成,还是个体的品德培养,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能够脱离现实社会。此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存在的差异性需要在同一社会场景下进行平衡。现实社会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体。
2.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基于以上原则,结合在教育活动现实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开展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进一步创新育人理念。
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博士研究生相较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大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储备、社会阅历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不能用教育普通学生的方法来教育博士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无论是教育活动的设计、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手段的制定,都要突出“以人为本”,要深入分析博士研究生的个体特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是要坚持“育人为纲”。博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研究提升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相互探讨、思想碰撞的过程。因此,在面向博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育人为主、教授为辅。尽量减少知识理论的直接灌输,而是应该引导博士研究生在自我思考、自我学习中实现自我改造,从被动接纳到主动吸收,从而减少理解障碍,提升教育实效。
三是要坚持“实践为主”。在对博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社会实践为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社会场景下的开展。社会场景既包括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场所,也包括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创造条件使受教育者真正进入、主动融入到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景中,在认识、了解、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完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3.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引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提升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是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把社会实践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上来,将其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教育内容设计上既要充分考虑对社会场景的全面了解,又要与专业相结合;在教育执行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在教育实施全过程中的主动性,又要加强对博士研究生的正确引导;在时间安排上既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开展集中实践,又要在日常的科研教学工作中保持滴灌式渗透。
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科学研究工作密切结合。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占据了博士研究生的主要注意力。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图书馆是他们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景。因此,应按照课程思政体系对博士研究生专业教学环节进行进一步完善,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研究主阵地上不缺位。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也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其实际效果会明显好于单纯的课堂教学。
三是要着力推进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博士研究生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社会经验,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要引导博士研究生通过调查、交流、自我评价等方式,提升自我认知。在推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两个方面的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造人的主观认识,来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群体自我教育的能力,相互影响、 相互教育,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基于对高校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河北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三地高校创新联动,引导高层次人才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具有鲜明特色的“百名博士河北行”活动,通过活动前期规划、组织实施、总结提升等环节的全过程追踪,对组织高校、参与师生、服务受众的效用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新形势下三地高校协作育人新方式,构建三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打造高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破解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困境,着力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命题。
1.以社会实践为平台,突出社会原则
“百名博士河北行”活动自2015年10月启动,探索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实践新路径。自开展以来,“百名博士河北行”活动按项目化、制度化、系统化进行设计管理,作为高校间协同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典型,为京津冀高校素质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百名博士河北行”将河北省基层现实作为主要活动场景,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主题设计上选取了包括基层党组织建设、精准扶贫、基层教育、县域经济发展、美丽鄉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等各个层面,将社会发展的实际全面展示在博士研究生面前。一方面,参与活动的博士研究生亲身观察社会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改造客观世界,努力做到把论文写在田地上,把成果写在车间里,亲身感受基层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百名博士河北行”系列活动相比以往的社会实践,层面更高、宽度更广、层次更深。活动开展至今,参与学校达到7所,覆盖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涉及人数近200人次;活动涉及人员均为高素质人才,其中90%为领域专家和博士研究生,其余为硕士研究生,覆盖专业二十多个。活动形成4部、近60万字的调研报告,并结集形成《新时期河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相关活动得到《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相关调研成果得到省市级多位领导肯定性批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
2.研究生自我设计执行,突出主体性原则
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活动组织者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则,发挥博士研究生自身的专业特长,由研究生策划、组织并安排执行,组织者只是作为单纯的服务者身份出现,将教育者的身份隐形化,帮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教育的全过程,以实现形成共同认知的根本目的。
组织者在实施教育者的作用时,首先,是从活动主题上进行科学规划,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无论是基层党建、美丽乡村,还是精准扶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每个主题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焦点和重点。其次,是在活动参与者的选取上,为了确保受教育者能够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遴选过程中组织者一方面,以受教育者的教育背景为衡量;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受教育者的社会背景,确保受教育者能够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去,并保持相应的新鲜感和专注度。最后,组织者还充分调动周边力量配合活动开展,并对活动进行全程跟踪记录,提升参与者的受关注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美誉度和自我认同度。
在活动的具体策划执行上,则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原则。从社会调查的前期资料采集、活动问题及问卷设计、调研对象的选取、数据信息采集,到调研总结的起草、汇报反馈,都由活动参与者具体完成。在活动中,每一名参与者都需要完成大量的具体工作,且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与其专业背景密切相关,更容易激发受教育者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以达成更为深层次、更为广泛的共识。根据对参与者的问卷调查,98%的参与者表示对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效果非常满意。活动不仅完善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认知,而且也提升了受教育者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3.强化群体自我教育,突出交往原则
在活动中,组织者刻意强化了团队作用,在各个环节均按照团队进行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群体自我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组织者也参与到团队中,对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过程进行一定的影响和导向。一方面,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性原则;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在活动组织中,组织者将全体参与者安排为不同的小组开展活动。在小组设计中考虑了专业背景、学校来源、年龄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以期能够形成多元化的人员构成,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在安排实地调查、訪谈交流等环节的同时,每天都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提供群体自我教育的平台和路径。此外,在活动最后均会安排调研成果反馈汇报会。一方面,分享调研成果;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形成了团队竞争关系,确保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这种具有相同目标、但来源背景各不相同的团队中,受教育者能够做到与教育者及其他受教育者的充分交往,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意见的共识。同时,短期、大强度的信息汇总、交流也使交往的效率进一步提升,避免了无效交往。
小结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博士研究生教育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开展,充分考虑博士研究生的主体性特征,创新教育理念和路径,建立有别于普通大学本专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强化专业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主要平台,强化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水平高尚、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7JY013)“京津冀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茂华.论主体间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33-44.
[2]刘欣欣.方法论视域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103-10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3-134.
[4]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34.
[5]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32-38.
[6]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7]苏令银.主体间性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8]汪象华,郭跃华.论加强和改进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76.
[9]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1):34-46.
[10]熊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14-16.
(作者单位:宋少俊,河北大学发展规划处;李军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