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兴无
1947 年3 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运筹帷幄于山峁沟壑之间,决胜千里于江河湖海之外,全国战局由防御转为进攻,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之基。毛泽东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1947 年春,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团对延安发起重点进攻。毛泽东决定主动放弃延安,他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上,使我们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会重新回到我们手里。
1947 年3 月18 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3 月29 日晚至30 日,毛泽东在陕北清涧枣林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根据形势的要求,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地指挥,同时作好应付各种突然事变的准备。为此,成立中央前敌委员会(简称中央前委,仍用中共中央名义),由中央书记处3 位书记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工委),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组成,刘少奇为书记,朱德为副书记,中央工委立即东渡黄河,到晋察冀开展中央委托之工作。4月11 日,中央又决定成立中央后方委员会(简称中央后委),以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副书记兼后方支队司令,到晋绥解放区建立中央同各解放区联系枢纽,统筹后方工作。这样,形成了中央前委、中央工委、中央后委“一分为三”的战时体制。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毛泽东化名“李德胜”(意为理应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意为必定成功)。
中央机关除了少部分精干人员留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外,大部分东渡黄河,转移到晋绥解放区。为了便于行动,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人员按军事编制组成中央纵队,代号“昆仑纵队”,后又改称“三支队”“九支队”“亚洲部”,任弼时任司令,化名“史林”(司令的谐音);陆定一任政委,化名“郑位”(政委的谐音)。下属3 个大队:一大队负责通信联络;二大队负责敌人无线电密码破译;四大队负责舆论宣传。再加上4 个警卫连,一共800 多人。
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
一大队是由军委三局(通信)派人组成的通信联络队伍。大队长黎东汉是军委三局通信总台副台长,副大队长黄冠群,下属3 个队(即3 部电台):一队队长周建中,报务主任解超,负责联络东北解放军;二队队长孟令仪,负责联络晋察冀、华东解放军;三队队长高洪彦,报务主任李东祥,负责联络西北、中原解放军。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就是通过这3 部电台下达到全国各个战场的。
二大队是由军委二局(情报)派人组成的军事情报队伍。大队长胡备文是军委二局二处处长,他带领一个五六十人的技术侦察情报工作班子,主要任务是全面侦测进攻陕北的胡宗南、马鸿逵、邓宝珊的军事系统,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提供技术侦察情报。
四大队是由新华社和军委三局分别派人联合组成的新闻通信队伍。大队长范长江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副大队长为耿锡祥。总社及大部人员在社长廖承志的带领下,东渡黄河转移到太行地区寻找新的工作点。大队下设3 个队,分别负责编辑翻译、电务和行政。
在中央纵队的干部大会上,周恩来在讲话中打了一个比方:“中央委员加电台等于党中央。”任弼时进一步解释:“你们看,一大队是电台(通信),二大队也是电台(无线电情报),四大队还是电台(无线电广播),我们4 个中央委员(毛、周、任、陆)加上你们3个电台大队,不就是党中央吗?”周恩来还风趣地说:“我们这个司令部,一不发钱,二不发粮,三不发枪,只发电报!”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辗转于黄土高原的千山万壑,与国民党军周旋。不仅直接谋划西北战场,而且运筹全国各战场的解放战争。他后来说过,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周恩来也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而党中央、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的一道道指令,就是通过几部小小的电台传到全国各个战场的。
4 月12 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转战到安塞县王家湾,在这里停留58 天。胡备文带领二大队集中5 部电台,对胡宗南两个军部、5 个师部及所属的十几个旅实施全面监控,及时破译出全部密码电报,全面掌握了敌情动向,为中央军委谋划西北战局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撑。毛泽东在王家湾起草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提出“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毛泽东对二大队的情报工作很满意,见到胡备文还拿他的名字开玩笑:“你怎么只‘备文’,不‘备武’呀?”并奖励二大队100 万元边币和两匹马。
黎东汉带领一大队将党中央、毛泽东的重要指令,及时、准确地发往西北野战兵团司令部,确保了西北解放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共歼国民党军1.4 万余人,从而稳定了陕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一大队的3 部电台功率都比较小,只能联络全军的主要部队。党中央与各战场一些往来电报需经过中央后委大功率电台转发。一天晚上11 点多,中央有一份急电要发给华东军区,一大队电台一时联络不上,就发往后委总台转发,但一直不能确认华东军区收到与否,毛泽东十分着急。黎东汉彻夜值守在电台前,电请总台火速查明。早7 点多钟总台终于传来消息,电报已于凌晨5 点送交华东军区首长。毛泽东如释重负:“这就好了。”黎东汉举一反三,在全大队进行了一次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教育。仅在王家湾期间,一大队电台就将114 份电报传到各战场,确保了党中央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指令畅通无阻。
1947 年6 月上旬,二大队的电台侦知,国民党军用新式无线电台“测向仪”测到王家湾一带有一个电台群,胡宗南即令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4 个半旅“快速偷袭王家湾,活捉毛泽东”。中央纵队只有4 个连的兵力,形势十分危急。
任弼时接到报告后,考虑到毛泽东的安全,当即命令中央纵队向东转移,一大队打前站的黎东汉等已经出发。毛泽东坚持向西转移,说:“电台加毛泽东决不离开陕北。”周恩来从中调和,最后中央纵队向北转移。黎东汉他们接到折返命令时,有的人已经过了黄河。根据周恩来的命令,黎东汉安排电台一律静默3 天,只收不发。
中央纵队连夜冒着大雨转移,与敌周旋。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雨越下越大,走到半夜时,能看到对面山上敌人的手电筒的光亮,中央纵队努力保持肃静,悄悄地行进。这次雨中转移连续走了20 多个小时,直到第二天天黑才宿营。但电台不能休息,一大队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在这次转移前,黎东汉因为吃了喂牲口的黑豆充饥,患了肠炎,上吐下泻,持续高烧,骨瘦如柴,加上雨夜连续行军,体力严重透支,不能行走,战友们就用担架抬着他行军。在大雨中行军,黎东汉病痛难忍,又怕影响部队行动,就要求大家把他丢下,说再走也是死,丢下他也不过是死,何必连累部队。战友们当然不能把他留下,再苦再累也得抬他走。后来黎东汉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比当年长征还艰苦。”
毛泽东知道黎东汉的情况后,说:“黎东汉无论如何不能死!”立即派人弄来一瓶生理盐水给他输液,可他在输液时又出现不良反应,一度出现休克。毛泽东问医务室主任任玉洪,就没有别的药了吗?任玉洪吞吞吐吐地回答,还有两个外国人留下的一点磺胺,但这药不能随便用。毛泽东明白他的意思,当即下令:“当务之急是抢救黎东汉,他担负的工作很重要!”黎东汉知道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经过治疗,黎东汉的病情得到控制,他决心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报答领袖的关怀。
1947 年7 月,毛泽东在小河村
中央纵队与敌巧妙周旋,终于成功甩掉敌人,于6 月17 日转移到靖边县小河村住了下来,一直到8 月1 日离开。
7 月初,军委三局科长崔伦带着1 部电台2 个报务员来到一大队驻地新阳湾,9 月黎东汉过河到山西临县,崔伦正式担任一大队大队长。一大队的电台由3 部增至4 部,新成立了四队,各队职责作了相应调整:一队联络东北解放军及几个地下情报台,为保证联络通畅,特配备了V101 收报机和20W284 发信机;二队联络晋冀鲁豫、华东解放军;三队联络中央后委和晋察冀解放军;四队联络西北解放军、联司、西北局及部分地下党台。
党中央召开的小河会议,讨论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和各个战场的作战配合等问题。一大队的红色电波把中央的重大决策从小河传达到各个战场。各路解放军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去,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为了保障中央对各战场的指挥畅通,同时保证中央纵队特别是毛泽东的安全,军委三局在临县建立以大功率电台为载体的军委通信总台,一大队和各战场都使用电波弱、不易辨别的小电台,以中间的大型固定台转发两头移动小电台,实行了“前轻后重”的战时通信保障系统。毛泽东率党中央在转战陕北期间,通过电台在指挥三支大军逐鹿中原、两翼牵制实现战略反攻的同时,指挥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也取得一连串重大胜利,全国战场形势实现根本转变。毛泽东对通信保障十分满意,并说解放战争胜利后,要给军委三局局长王诤颁发一枚最大的奖章。
周恩来在转战陕北途中批阅电讯稿
在转战陕北期间,范长江领导的四大队这支“笔杆子”队伍任务主要有三:一是收集世界各大通讯社及国民党中央社发布的重要新闻,及时为党中央和毛泽东研究和分析形势提供参考资料。二是以新华社名义写作重大军事新闻、社论、评论,报中央领导人修改、审定后,对外发布。三是将党中央、毛泽东的重要文件、指示以及新华社的新闻、社论、评论传发至太行山的新华社总社,通过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及时向国内外播发,以鼓舞士气,瓦解敌军。
每到宿营地,四大队人员就都开始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或架设天线、安装机器,或用老乡家的门板当桌子,或趴在炕沿或灶台上,甚至就着膝盖编译稿件。抄译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塔斯社及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译稿,每天编辑油印《参考消息》报中央领导人参阅。除此之外,四大队还每天向毛泽东专报一大叠手抄电讯译稿,供他更全面地掌握国内外的实时动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等对四大队报送的资料看得非常仔细,在上面画了许多圈、点、线,写了不少眉批、旁注,通过对这些情报信息分析,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形势,然后做出重要决策。
一次,毛泽东把范长江叫到他的窑洞,问:“长江同志,你为什么要造谣呢?”范长江一愣,便说:“请主席批评指正。”毛泽东把一份电头为“合众国际社纽约×日电”的电报稿递给他说:“你看,这是不是合众社的报道?”范长江仔细看了报文后说:“好像是中央社的……”他回队一查对,果然是中央社的。他急忙去向毛泽东承认错误,毛泽东严肃地说:“如果我党中央把国民党的报道当做美国的报道来批评,岂不让人家笑话吗?”范长江表示回去后严肃批评责任编辑。毛泽东摆摆手说:“为什么批评责任编辑?电报上不是明明写有‘范’字吗?”范长江点头认错:“我应当承担责任,作深刻检查。”毛泽东说:“不用你检查,我也有责任。你们发生这类错误不是第一次了,过去我发现后未及时提醒你们,犯了自由主义,才造成今天又发生同样错误,我应该先作自我批评。”
范长江回队后,原原本本地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他和大家一起检查问题,改进工作。他在讨论中说,新华社是党的“喉舌”,发出去的是党的声音,容不得出半点差错。我们送审的新闻、社论、评论稿件,毛主席、周副主席等领导反复修改甚至重写,最后交给我们的稿子,抄写工整,哪怕一个标点都十分准确。这种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后来,他在给廖承志的信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完全推翻了我过去十几年来所认为的最高的‘认真’的标准。一篇社论,一个谈话,一个新闻,往往要改好几遍,甚至重写几遍,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任、周、陆等详细传阅研究之外,主席又加以一字不苟的修改。我回想过去写文章那种‘大笔一挥’的作风,不觉满身出汗,实在可怕。”
转战陕北时范长江留下的行军路线图
范长江要求凡有“陕北”电头的文电,每个环节必须一丝不苟,严格把关。每当接到任务,范长江把文稿交给译员译码,译员按码读字,编辑对照原稿监听,人名、地名、数字要重复核对三次,再交电台传发给太行总社,以确保准确、及时地发出党中央的声音。这些文章播发后,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战场的军民,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47 年3 月25 日,西北野战兵团在青化砭歼灭胡宗南部第三十一旅旅部及第九十二团共2900余人,首战告捷。周恩来指示四大队,要迅速将这一好消息传遍全中国。范长江当即在捷报稿写上“新华社陕北25 日电”的电头,在文尾加了一句“毛泽东主席致电西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祝贺他们取得了首战的伟大胜利”。四大队将稿件发往太行总社,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太行山播出的第一条新闻就是青化砭大捷。
4 月12 日,中央纵队转战到王家湾,毛泽东在修改新华社为纪念四一二惨案20 周年撰写的社论《中国人民伟大斗争的二十年》时,专门加写一段话:“过去的20 年是中国人民伟大斗争的20年。这个斗争快要结束了,这就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灭亡。因为蒋介石要灭亡中国人民,因此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灭亡蒋介石。”四大队加急发到陕北电台全文播发,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灭亡蒋介石”的目标。
5 月14 日,陕北军民在安塞真武洞举行蟠龙战役祝捷大会,周恩来代表中央参加大会,并公开宣布:“党中央、毛主席一直在陕北与边区军民共同奋斗。”陕北电台迅速播发了蟠龙大捷、真武洞祝捷的消息和周恩来修改的新华社评论《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胡宗南》。毛泽东在收听这一广播时,对播音员充满激情的播音大加赞赏:“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真是义正辞严,讲到我们的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爱憎分明。”并委托四大队发电报表扬广播战士。
中央机关转战到小河村期间,国民党政府异想天开,竟然于6 月29 日下达了对毛泽东的“通缉令”。毛泽东针锋相对,于7 月2日为新华社写了评论《蒋政府又一穷极无聊的尝试》,用“又一”“穷极无聊”“尝试”3 个词,入木三分地揭露了蒋介石日暮途穷、无可奈何的境地。
10 月9 日,通讯员送来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范长江决定在传发总社前先向四大队宣读这篇必将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性文献,当他念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时,全场掌声雷动。
11 月21 日,四大队随毛泽东等率领的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来到米脂县杨家沟。12 月下旬,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中央十二月会议,向会议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会议结束后报告立即交到四大队,范长江带领大家又是彻夜不眠,将报告及时传到太行总社,准时在1948 年元旦播出,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
1948 年3 月9 日,毛泽东就发布《中共中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写信给胡乔木:“请乔木将此件交给范长江,用明码发给新华社,转播全国,在报上发表。翻译时,文字和标点符号不要弄错。发出、广播及登报,时间越快越好。”范长江当即在此批件上写道:“此稿校三遍,由我自己校一遍,抄两份,要一字不错。”四大队全员投入,再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毛泽东对文武两条线的工作十分满意,后来他在回顾转战陕北时说:“到哪个地方都有通信联络,在陕北,天下大事我都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