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君, 李莫莫
(1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2天津汇森中学 天津 300143)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又是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除了具备一般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共性特点之外,还有群体独特的心理与行为矛盾冲突[1],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妨碍一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障碍。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才能把握住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得他们得以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为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单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唐山某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此次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唐山某职业技术学院的800名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地域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单应对方式量表(SCSQ)进行不记名心理问卷测评,主要目的是了解所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并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所列举的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症状,测量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等10个因子。各条目分为5级评分,1=无、2=轻、3=中、4=偏重、5=严重,每个因子项均分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心理症状越明显;≥3分,表明心理痛苦水平达中等程度以上。该量表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并证明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9个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51~0.903,效度系数在0.77~0.99之间。
1.2.2 简单应对方式量表(SCSQ)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消极维度的特点。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4级评分(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为0、l、2、3)。
1.2.4 统计分析
所得量表的数据在Excel下输入,再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了单因素F差分析、t检验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进行资料统计。
本次研究共调查800人,剔除不合格问卷12例,得到有效问卷788例,有效率为98.5%,其中男生460人,占58.4%,女生328人,占41.6%;独生子女大学生236人,占29.9%,非独生子女大学生552人,占70.1%。;体育类专业312人,理工类142人,艺术类专业334人,如表1所见。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调查的788名学生中,SCL-90平均得分为113.73±38.64,其中任何一项得分的标准分超过3分的共52人,占6.6%。本研究的大学生在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方面与全国常模比较有差异性(P<0.05),而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各因子方面与全国常模比较无差异性(P>0.05)。
表2 所有研究对象SCL-90得分与常模比较(±S)
不同专业学生的SCL-90如下表3,由表可见:理工类学生在躯体化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与体育类学生及艺术类学生比较更趋于严重(P<0.05),而强迫状态好于体育类专业学生及艺术类学生(P<0.05)。
表3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SCL-90得分
由表4可见,调查显示,女生的强迫状态、焦虑、敌对、恐怖得分高于男生(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男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不同性别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差别越来越小,目前无论来自城市、城镇、农村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不同地域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由表6可见家庭结构组成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有影响的,在强迫状态、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不同家庭结构学生SCL-90得分情况
由表7可见大学生与父母生活或与他人生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在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7 与父母或其他人生活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由表8可见,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具有相关性(p<0.01)。
表8 大学生SCL-90得分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本次调查中心理健康状况任何一项得分高于3分的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共52人,赋值为1,其余为0。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应对方式和自尊与是否心理有问题进行非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9。结果显示: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9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
高职高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一个非定型阶段,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受到年龄、经验的限制,他们往往会有焦虑、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定等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本研究显示,高职高专学生的SCL-90阳性均分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6.6%,这与刘小玲的研究相同[2]。此外,高职高专学生在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方面低于全国常模,这可能与该校高职学生大部分生源来源于农村(70.8%)有关,其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对子女今后的工作期望值较低有关,所以他们没有过大的心理压力。这与周婷、刘欣等人研究来自农村的学生的心理焦虑倾向要明显高于城市学生不同[3]。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女生的强迫状态、焦虑、敌对、恐怖得分高于男生(P<0.05),这和常荣、邹琴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4]。这可能与女生更容易受到生活和学习中压力的影响,同时一些过于繁忙的学习生活和紧张的精神情绪,会对女生的心理构成较大的压力,容易在碰到某些不顺心的事情时产生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易于出现强迫状态及焦虑情绪,甚至出现敌对及恐怖状态;二是可能和男生女生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关,女生面临着比男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同时女生一般比男生情感体验细腻,依赖性强,被动,容易受暗示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家庭组成结构及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研究显示来自于核心家庭的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方面要重于来自于非核心家庭,来自于非核心家庭的学生在强迫状态、焦虑、精神病性方面重于核心家庭。核心家庭的孩子受父母关注较多,唯我独尊、能获得父母更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因此他们任性、自私、团体意识较差,一旦从全国各地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他们之间不免产生一系列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不良影响[5],就不可避免出现人际交往困难、与同学为敌、遇事偏执,久而久之出现抑郁倾向。而来自于非核心家庭的孩子,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因自卑导致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的强迫心理,一旦不能成功往往出现焦虑、精神病性心理。
不同专业的学生受到专业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在性格、表达方式和情感宣泄渠道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本研究中理工类学生在躯体化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与体育类学生及艺术类学生比较更趋于严重(P<0.05),而强迫状态好于体育类专业学生及艺术类学生(P<0.05)。理工类学生课程安排较为密集,熬夜的情况最普遍,通过头痛等躯体化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表现出来;艺术类大学生学科特点以艺术创作为主,创作过程让个体把心理冲动和情感表达在图像中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个体的幻想与现实、无意识与意识等得到整合。因此,创作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让潜意识中的心理压力表达和升华出来,从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自我疏导,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从压力疏导系统来看,运动可以有效减压,故体育类专业学生状况较好。但这两类学生都力求细节和完美,这也可能导致强迫倾向较高[6]。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为减轻困扰情境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过程[7]。应对方式分为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两种,当大学生面对人际关系困扰时,他们所做出具体的行为是消极地去逃避,还是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将会对其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学生消极应对方式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具有相关性(p<0.01)。大学生大多数是温室里成长起来的花朵,遇到挫折无人倾诉亦不能自我调节,往往采取逃避及消极的应对方式,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久而久之出现强迫状态及躯体化症状,使他们远离同学甚至脱离集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恐怖状态,苦闷彷徨中可能转向虚拟的网络世界,而网络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不仅可严重影响其自身的生活学习与人际交往,影响毕业后职业发展轨迹,而且可能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诸多问题。这与张伟等[8]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对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结构、母亲文化程度、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子女能从家庭中获取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将大大缓解他们的空虚、孤独、焦虑不安等心理情绪。如果家庭缺乏情感支持,将会使子女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和自卑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不良情绪。母亲文化高低对于子女的教育亦起到主导作用,能为子女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矛盾时,提供正确的理性指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面对人际关系困扰时,他们所做出具体的行为是消极地去逃避,还是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将会对其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唐山市某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建议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宣教,科学、合理、正确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导向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向上乐观的群体环境中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高素质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