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国卷试题分析及教学进阶建议
——以水循环为例

2021-07-13 10:13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循环考试题课程标准

四川 陈 静

水循环是高中地理中“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导向教学,本文在统计分析2015—2020年全国卷涉及水循环试题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材,统筹思考高中阶段水循环的教学,从教学目标、选材、内容、习题等方面提出教学进阶建议。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但《课程标准》的表述高度精炼概括,如何用教材教,教到什么程度,除《课程标准》外,高考试题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通过对高考试题中水循环考查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教学。

一、2015—2020年全国卷水循环相关试题考查特点

1.试题统计

表1为2015—2020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涉及水循环相关试题的统计,每年全国卷都有涉及水循环的试题,且所占分值比例较高。考查形式上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考查方式以材料为载体,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材料形式多样,有纯文字、图文结合、文字加表格等,其中文字加示意图出现的频率较高。试题多为题组,层层深入、递进设问。此外,有些高考试题在解题过程的某个思维环节需调用水循环相关知识,但答案中不涉及,这类试题没有列入表1。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根据当地顺坡垄种植葡萄的现象反推降水特点,这道题考查降水特点分析,答案中没有涉及水循环,但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准确判断顺坡垄的地势起伏对地表径流和下渗的影响。

表1 2015—2020年全国卷水循环相关试题统计

续表

2.试题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雨水花园、修建水库、水闸、植被变化(植被破坏与恢复、植被种类变化)、恢复和改变河道等生活中的地理事实创设问题情境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突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水循环的联系,突出人地协调观主线。

设问切口小,大部分试题主要是针对较小尺度的具体区域中水循环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环节深入考查。2015年全国卷Ⅰ第1~3题雨水花园主要涉及蒸发、下渗;2016年全国卷Ⅲ第7~9题考查植被变化前后对地表径流的影响;2017年全国卷Ⅰ第7题通过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比较,考查影响蒸发量的因素;2018年全国卷Ⅲ第8题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涉及蒸发的影响因素;2018年全国卷Ⅲ第36题(1)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也是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

注重考查特定环境中水量平衡原理的运用,即运用水量的收入和支出关系来分析问题。2017年全国卷Ⅰ第6题考查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湖面面积多年稳定,闭合流域主要为陆地内循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就应该等于年平均降水量;2018年全国卷Ⅱ第10题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可根据该地“地表径流=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的水量平衡公式,结合表格中的降水历时、降水量和洪峰情况进行判断。2018年全国卷Ⅰ第37题关于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可列出乌裕尔河外流河时期、刚转变为内流河时期、扎龙湿地面积稳定时期三个时期的水量平衡关系,标注出涉及的水循环各环节的数量变化,就能较全面准确地得出结论。

试题的考查凸显变化与比较,变化主要以时间为线索,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比较既有不同时间,也有不同状态、不同区域。例如:修建水库前后水循环环节的对比、植被破坏与恢复前后地表径流量的对比、种植耐旱作物前后地表径流和下渗的对比、种植人工橡胶林与热带雨林蒸发和下渗等环节的对比、乌裕尔河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数量变化对比等。

综合其他知识,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于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的过程,因此水循环的考查与四大圈层紧密联系,运用水循环的原理、水量的补给与排出,可解释洪涝灾害,沼泽、湿地成因,湖泊盐度变化等地理现象;地表径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经常结合修水库、河流改道等进行考查;植被的生态效益会通过植物的蒸腾、植物对地表水下渗和地表径流的影响体现出来,因此,结合植被的破坏与恢复、植被种类变化考查对水循环的影响也较为常见。

二、教学进阶建议

《课程标准》中对水循环这部分的表述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2019年审定通过的新教材,水循环均位于必修1,主要内容都是由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两大部分组成,且教材都以正文形式直接呈现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根据教材编排,学生对水循环的系统学习主要是在高一新授课与高三复习课两个阶段。在教学中应将两个阶段的学习视为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来统筹设计,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进阶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基于对水循环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课时分配等因素,高一应引入结构良好、情境简单、经过抽象概括的理想水循环模式,更注重知识的广度,构建水循环的概念、发生的条件、类型、过程及主要环节、影响、意义的知识框架,从整体上把握水循环。高三复习阶段,需将水循环的宏观地理过程落到真实地理环境中,学习材料的组织应该引入结构和情境相对复杂的真实地理问题,让学生调动和运用水循环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要做到知识的纵深和区域的具体化、情境的真实化。

1.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其表述简洁凝练,在具体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将其拆解,细化成可操作的多条学习目标。如图1,将水循环拆分为4条学习目标,高一学习注重广度,学习水循环的过程、类型、意义等,能力层面侧重于了解、理解、掌握、举例说明;高三需逐步深化,实现学习水平的纵向提升,图1中高一阶段的学习目标设置为需要达到的最低目标,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根据学生学情调整。

图1 水循环教学目标进阶设计

2.教学材料

高一学生初次学习水循环,由具体感知到抽象知识体系建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水循环,使用结构良好和情境简单的文字材料、经过抽象概括的理想水循环模式,例如,各类的水循环简式图、flash动画演示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构建水循环知识体系。根据学情及高考试题分析,高三教学中学生需要实现从抽象水循环知识的学习到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的转换,教学材料的组织应该引入结构和情境相对复杂的真实地理情境,根据近年高考试题材料呈现方式,建议材料以图文结合为主。

3.教学内容侧重点

高一可根据图文、视频材料,直观感受水循环的过程,归纳水循环的环节,划分水循环的类型,并总结水循环的意义,实现从具体感知到抽象的水循环概念的构建,图2为高一水循环思维导图。高三复习课需要将水循环的宏观地理过程落地到真实地理环境中,让学生调动和运用水循环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其途径一方面是知识的纵深,将水循环过程分解和细化,例如,逐一分析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如图3,以蒸发环节为中心进行知识框架构建),帮助学生构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因素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是选定具体区域,创设真实情境,实现知识的落地、能力的提升。例如,水循环的意义,可在具体区域中结合区域环境特征运用水量的收入和支出关系来分析水量变化、洪涝灾害、湿地成因,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和物质转移规律来分析土壤盐渍化、湖泊盐度变化等。

图2 水循环知识的思维导图

图3 蒸发环节思维导图

4.习题选用

高一常见习题内容为根据示意图补充或填涂水循环的环节、根据给出材料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简单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等;主要以情境和结构简单、要素较少的试题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课堂及课后练习试题量相对较少。高三复习课要增加试题的选用量,根据对近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选用的试题应体现结构和情境复杂度的逐级提升,重视能力提升训练,尤其注重两类试题的选用:一是选择小切口大纵深的题目,例如,2016年全国卷Ⅲ第7~9题植被变化前后对地表径流的影响、2017年全国卷Ⅰ第7题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比较,此类题目针对某个环节深入考查;二是需要综合水循环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试题,例如,2017年全国卷Ⅲ第43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根据高一的教学时间和学生学情特点,不宜过分挖掘和增加知识深度,应尽量将知识化繁为简,适当融入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好与初中地理学习的顺利过渡衔接;课堂教学中多引用生活实例和活动探究,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练习与测试中注重基础和常规知识考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和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教学要紧贴高考要求,但是如何实现高一教学和高三教学的有效衔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从《课程标准》和当地卷区的高考要求着手,统筹规划整个高中教学,做好学点和考点的对应分析,做好各板块内容的进阶学习设计,使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的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水循环考试题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青铜峡灌区水循环主要因子及演变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