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夏正兵 包 磊
(江苏省扬州市2021年高一期末考试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和套作。
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说:“遇到个别顾客冷,决不能以冷对冷,而要以热对冷,变冷为热。”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经历冷与热。有时是我们冷,他人热,他人温暖我们;有时是他人冷,我们热,我们温暖他人……以热对冷,变冷为热,应是社会常态。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高考时喜欢写议论文,但是记叙文的写作,对高中的学生来说依然是很重要的。这是学习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基本训练。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依然是记叙和议论两个重心,如不写好记叙文,议论文也难写好。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记叙文写作评分标准如下:
一类文: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二类文: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三类文: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抑或真实性、生动性等方面有可圈点处。
四类文: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
五类文: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
六类文: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差。
本次作文话题明确,审题立意难度不大,是一道贴近生活,写作范围广泛,易于学生发挥,让学生有话可写的好题。但材料本身有一定规定性,对写作深度的挖掘也有暗示,所以写作的要求也是明晰的。
本则作文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导入语,引用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的材料,给出本次作文的话题——“要以热对冷”;第二部分是从张秉贵的事例拓展开来,提醒我们要把“以热对冷”的方法落实在生活中,这是一个社会公民应有的生活态度,我们也应该让它成为社会常态。本次写作的核心要求是:用生活中的平常事表现“以热对冷,变冷为热”的主题,展现自己或他人的生活态度,点明这应是一种常态。
通过本次阅卷情况统计发现,考生在写作时极易出现以下问题:
1.审题立意方面。
面上问题不大,一般学生都能写到“冷热”,极少数学生会脱离话题本身。但是对材料规定性的把握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1)材料明确要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热”,部分学生写一些人对受冷落的“自然”“文化”付出热情,让“人与自然更和谐”“让文化重新获得活力”,这样的“以热对冷”显然不恰当;还有学生写自己以积极的心态(“热”)面对遭遇的困境(“疾病”),这也不是材料中的“以热对冷”。
(2)更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不少学生只注重“热”(“温暖”)而忽略了“冷”,仅仅写了一个让人得到温暖的故事,缺少材料所强调的“以热对冷”,没有写到“温暖”是要“转化冷”的。这可能跟不少学生写过“温暖”一类的作文,而不知变通只知套作有关。
(3)虽然“变冷为热,应是社会常态”要在故事中充分凸显有很大难度,但现实是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未能关注材料最后这句话。这就失去了材料所提供的一个深化主旨的途径,二类卷就很难达到了,甚是遗憾。
2.记叙文写作方面。
(1)不写“生活”,而是随意编造故事。这样的写作倾向和目前注重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的命题倾向不吻合,要慎重。
(2)选材相对贫乏,和父母闹矛盾、回乡看奶奶(外婆),甚至很多学生都遇到了坐公交不让座却是用身体堵破窗的好人。
(3)叙事平淡,不讲“复杂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没有叙事的“巧”,更缺少讲述的“妙”。
(4)叙事重心偏差。从材料看,作文叙事重心应该是“以热对冷”,“热”将“冷”转化的过程。前文对“冷”的铺垫当然需要,但显然不能喧宾夺主,一旦学生叙事掌控能力缺失,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文章的重点内容就会变得单薄,重心就出现偏差了。
写作时,应该紧扣“要以热对冷”展开,这是进入四类卷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能否通过合理安排记叙文的结构进行复杂记叙文写作,视为三类卷基本条件;能将“常态”体现出来,视为二类卷的基本条件;再从材料的选择、语言的使用、描写的手法(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确定是否为一类卷。
心中有热融坚冰
@江苏省宝应中学赵郑翔
心中有热,三冬亦暖。
老杨住在老城一个建筑年代久远的小区里。这里的楼房外墙爬满了藤蔓,锈迹斑斑的门透着一股寒冷萧瑟的氛围。
在老杨家的对门,住着老江,不知从哪一年起,他们成了邻居。但两家的关系不温不火,维系他们关系的也只有“邻居”这种地缘了。
冬悄然来临,也不给这尘世打个招呼,就开始了她优雅的表演。这天,老杨回家,刚走到楼梯的拐角处,鼻子就像被针刺了一般,他骤地将眉头拧成了一股麻花:“什么味儿,这么臭……”老杨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只见一只泛着臭气的垃圾袋正安静地卧在老江家的门口。老杨撇了撇嘴,“嘭”地关上了家门。
老杨没想到的是,这竟成了祸害。
老江家的垃圾袋好似有着无比强大的自我繁殖能力,竟越堆越多,这个不足几个平方的狭长过道,变成了一个“垃圾场”。
臭气在弥漫,两家的关系也在微妙地冰冻着……
这天,老杨再次出门,那一阵臭气好像蛰伏于门后已久,专门在等待着他。他一开门,臭气便一股脑冲上了他的肺腑。在一阵猛烈的咳嗽后,老杨怒气冲天,想上前砸开老江家的门。这时,老伴死命地拉住了他。“算了吧,小事情别伤了情面,也许老江自有苦处,要不我们帮他清理了吧?”老杨默默地听着,老伴心中的“热”此刻也逐渐涌上了他的心头——对呀,小事情何必伤了和气?他松开了紧握的拳头,心中狂暴的因子慢慢消失,他拎着两只垃圾袋下楼了。老伴站在那儿,满含微笑……
从此,只要有垃圾袋出现在过道里,老杨就顺手带走了,那座先前的“垃圾场”正在被夷为平地。
一个星期后,天空飘起了雪花,似冬天的舞者,轻盈、洁白。像往常一样,老杨瞥见角落里的袋子,便上前弯下腰捡起袋子。就在他起身离开时,“咔哒”一声,老江家门开了,开门的正是老江,他正拎着一只袋子随手扔到门外,却僵住了……那一瞬,流露了太多太多。楼外的北风裹挟着雪片纵横于天地,楼内四目相对,一边是热,一边是冷。老杨向老江微微点头,算是打了一个招呼,只留下愣在原地的老江。
窗外,雪似乎小了些……
老杨的热融化了两家的坚冰,带着感动,老江特意去老杨家拜访。在谈笑声中,老江说:“老哥呀,以后我也要同你一样,用心中的“热”感化周围的“冷”,让‘热传递’源源不断,使我们小区的邻里关系更和谐!”
名师点评:
本文选材独到,描绘了发生在一个老小区里邻里相处的故事。老杨与老江家虽是门对门的邻居,但交往甚少,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冷”,直到老杨率先清理了两家过道里的垃圾,用自己的“热”对待老江的“冷”,老江也渐渐被“焐热”,坚冰被融化,“带着感动,老江特意去老杨家拜访”,特别是结尾“以热对冷,变冷为热”,巧妙地体现了文章的题旨要求,且符合生活常态。另外行文思路清晰,文中几处景物描写精彩传神,不仅渲染气氛,而且凸现文章主旨,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考场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