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分析

2021-07-13 02:40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龄职称负荷

金 霁

(苏州市职业大学 组织人事部,江苏 苏州 21510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心灵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早在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政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内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广泛研究。

有的从专业化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提出了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对策[1]。有的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指出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弘扬工匠精神[2]。有的从“大思政”教育的视角指出,要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思政课教师与擅长事务管理、了解学生的辅导员这两支队伍深度融合,形成合力[3];甚至有学者认为,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应该把宿管员也容纳在内[4]。有的从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入手,通过分析提出校工会及相关社团组织应积极介入,进行干预的解决路径[5]。以上学者从不同视角就如何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这一教师群体承受的工作压力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一般认为,长期过度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形成消极的心理,出现教学效果下降、与学生关系紧张等现象,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6]。

笔者以苏州地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工作压力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压力的措施。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苏州地区高职院校的在职在编思政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苏州地区的9所公办高职院校的97名思政课教师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87.6%。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表和工作压力源调查表两部分组成,共30道单选题。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教龄以及所学专业等调查项。工作压力源调查表采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李虹[7]研究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该量表由工作保障、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和工作乐趣等五个分量表组成,共24题。工作压力量表采用4点分数评分法,从低到高分别是:“1”为没有压力,“2”为轻度压力,“3”为中度压力,“4”为严重压力。在上述工作压力量表和分量表中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李虹[7]的研究表明: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及其分量表内部具有一致性,信度好(Cronbachα=0.75),效度可靠。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受访者中没有“大专”,也没有“正高级职称”人员,因此在后面的分析中将这两个变量删掉,而“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样本数量很少,所以将他们合并,并将变量项更名为“初级职称或无职称”。

2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实证分析

2.1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女教师占比为56.47%,男教师的占比为43.53%;从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31~50岁,占71.77%;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普遍较高,77.64%的受访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2.94%的受访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82.36%的受访者具有10年以上教龄。

2.2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总体状况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工作压力的总体均值M=2.234 3,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工作保障、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和工作乐趣等五个压力因子上,呈现压力差异。从五个压力因子的均值来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工作负荷方面感到的压力最大(2.498 0),其次是工作乐趣方面的压力(2.335 3),接着依次是教学保障(2.218 8)、工作保障(2.189 7)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2.044 1)。

2.3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3.1 性别差异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在性别上是否有显著差异,具体见表1。结果显示,男、女教师在工作压力及其五个因子(即工作保障、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工作负荷以及工作乐趣)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均值分析显示,在具体的各个压力因素上,男、女教师的压力感不一。女教师在工作保障、工作负荷和工作乐趣方面的压力略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在教学保障方面的压力要比女教师大得多。

表1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与性别差异分析

女教师一般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和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她们要在较男教师更少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工作任务,这无疑让女教师感受到了更高的工作负荷。同时,工作时间的压缩让女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些思政课女教师觉得自己工作多年一直在原地踏步,逐渐产生本领恐慌,这也妨碍了她们感受到来自工作的乐趣。而男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要求较高,要承担更大的家庭、社会责任,他们希望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肯定,体现更大的人生价值。然而,思政课内容相对高冷枯燥,加之其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属性,学生普遍对该课程不重视,从而造成了男教师在教学上的巨大心理落差,教学保障压力大。

2.3.2 学历学位差异分析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具有不同学历学位的思政课教师在五个压力因子及整体工作压力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具有不同学历学位的思政课教师在工作压力及五个压力因子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均值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压力随着学历学位的递增而略有增加,博士的工作压力略高于硕士,硕士的工作压力高于本科。在各个压力因子上,具有硕士学位的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历学位的教师相比,其工作负荷压力最大。具有本科学历的思政课教师在工作保障和教学保障两个因子上压力感都最大,在工作保障因子上博士的压力最小,在教学保障因子上硕士的压力最小。

表2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与学历学位差异分析

具有博士学位的思政课教师在高职院校里占比不大,从样本数据来看,比例在15%左右。学校对博士们往往寄予厚望,因此他们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承担更多的科研工作任务、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争取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获得更高级别的荣誉等等。因此,他们的工作压力比其他群体更大。硕士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从样本数据来看,比例在62%左右;并且从交叉统计可以发现,81%的硕士其年龄为31~50岁,他们年富力强且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他们想在工作中力争上游、脱颖而出。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教师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工作负荷。而具有本科学历的思政课教师,年龄一般偏大,其中有63%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的新时代,他们深切地感到来自知识更新、培训进修和与学生沟通等方面的压力。

2.3.3 职称差异分析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职称变量对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的显著性影响,结果见表3。从统计结果来看,具有不同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整体工作压力上以及在其他压力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均值来看,在各个压力因子上,职称越高的教师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具有高级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工作负荷和工作乐趣等方面的压力明显大于其他教师,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教师在各个因素上的压力都是最小的。

表3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与职称差异分析

在高校里普遍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制度下,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工作量的考核目标上并没有差异;但在科研工作的考核上则按职称高低进行评价,职称越高,科研考核要求就越高。现有的考核制度事实上是对教师取得的显性成果数量的统计和成果等级的区分认定,具有较高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完成更多工作任务,取得更高级别的成果,因此他们的工作负荷会较大;而对于较低职称的教师考核要求一般相应较低。同时高工作负荷带来的压力,往往无处倾诉,从而又增加了人际关系的压力。另外,职称与年龄的交叉统计数据显示,约有76%具有高级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他们与学生在年龄上的差距给师生沟通带来了隔阂,长辈式、说教式的管理方式,效果不佳。因此,繁重的工作任务、疏离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都让高级职称的教师群体倍感压力,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在工作乐趣和人际关系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3.4 教龄差异分析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具有不同教龄的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从统计结果来看,从教年限对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没有显著影响。从均值来看,总体而言,执教10~14年的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最大。具有10~14年教龄的思政课教师在工作负荷因子上明显高于其他教龄段的教师,而2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则在这个因子上的压力感最弱;执教15年以上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保障、人际关系和工作乐趣因子上的压力都要大于其他教龄段的教师,执教2年以下的教师在教学保障因子上压力感最弱,有2~9年教龄的教师在工作乐趣方面的压力最小。

表4 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压力与教龄差异分析

思政课教师教龄与职称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教龄在10~14年的思政课教师均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中约56%的教师具有中级职称,约44%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这部分教师群体,或者面临巨大的绩效考核压力,或者面临职称晋升的压力,因此他们在工作负荷因子上的压力明显高于其他教龄的群体。而具有15年以上教龄的思政课教师,其中70%左右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他们与学生的年龄差在20岁左右,与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沟通障碍,因此他们会感受到来自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参加各类培训和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因此逐渐感到来自师生关系和教学保障方面的压力,多重压力也导致了工作乐趣感受度的降低。教龄在2年以下的教师群体中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占比为80%,他们的绩效考核压力和职称晋升压力都相对较小,所以总体工作负荷较小。执教2~9年的教师,通过了最初的适应期,教学、科研工作渐入佳境,因而他们在工作乐趣上的压力感最小。

3 结论和对策

以苏州地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笔者对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压力状况有了明确、清晰和直观的认识,并据此提出缓解压力的对策建议。

3.1 结论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不同压力因子及不同教师群体间工作压力有所不同。从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五个压力因子上,工作负荷压力最大,其次是工作乐趣压力,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最小。而在各人口学变量方面,男、女教师在总的工作压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具体压力源上有所不同。女教师在工作负荷以及工作乐趣方面的压力要略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在教学保障方面的压力比女教师要高得多。工作压力与学历、学位以及职称变量呈正相关性,越是拥有高学历学位或取得高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其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就越强。博士和硕士的工作负荷较本科生而言,其压力要大很多,具有高级职称的思政课教师其在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和工作乐趣方面的压力要明显高于其他教师群体。具有10~14年教龄的思政课教师其工作压力最大,特别是在工作负荷因子上,其压力要大大高于其他教龄段的思政课教师群体。

3.2 对策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思政课程以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视,既让思政课教师备受鼓舞,又让思政课教师倍感压力。压力可以是一种驱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进取心,但如果放任压力滋长,而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干预,也会对教师身心和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对自身压力的管理;学校管理者也应积极关注思政课教师群体的压力,并进行有效的疏导,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1)教师要注重自我调节,放平心态。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寄予的厚望,学校对思政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确实让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感到压力很大。这些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外部压力通过教师个体的心理感受作用于教师。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应对,通过提升自己来不断迎接工作上的挑战,完成工作上的新任务。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合理设定工作目标,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逐步达成自己的事业目标,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事业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科学研究的攻坚战中乐观奋进。

2)学校要探索重教学业绩和育人实效的绩效考核方式。教书育人是思政课教师当仁不让的主责和主业,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面向思政课教师的分类考核评价方式,切实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业绩成果轻育人实效的评价倾向,让思政课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让他们能凝心聚力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潜心探索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疏解压力的渠道和方式。学校既要给思政课教师压担子,也要爱惜教师,要正视并重视思政课教师承受巨大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压力较大、工作乐趣寡淡的现实情况,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校园文化,积极发挥工会、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机构的作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主题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敞开心扉、疏解内心紧张和焦虑,加强交流和对话、增进同事间的了解。同时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与教师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主动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听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猜你喜欢
教龄职称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基于教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