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肺炎”相关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

2021-07-13 08:21王锡爱杨菁华关臣臣胡文东
应用心理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

王锡爱 杨菁华 苏 苗 关臣臣 马 进 胡文东

(1.空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陕西 西安 710000;2.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3.空军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下同)在中国及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新冠肺炎的肆虐,不仅给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给中国人民的心理带来了极大冲击(李张琴&张仲明,2020;苏石,李小承,蒿花,王晓艳,张明明,&马茂,2020)。面对疫情的爆发,中国心理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那么,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者到底开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又具有什么特点呢?新冠肺炎属于典型的突发性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揭示疫情期间心理研究的概况、特点及相互关系,并为未来类似的突发性公共卫生或公共安全事件的心理研究和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文献计量分析是指以文献为对象,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对某一领域文献的计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文献的内在规律,以揭示某一主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李金林,2019)。针对新冠肺炎的心理学论文数量繁多,仅凭主观判断很难准确把握研究的整体结构和客观特点,而文献计量分析恰好可以克服这一缺陷,它能够借助统计软件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的描述和评价手段。基于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有关新冠肺炎的心理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1 研究过程

1.1 文献获取

以中国知网开设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为核心途径获取文献,文献获取时间截止点为2020年7月31日。同时,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高级检索方式进行交叉检索,检索主题需同时包含“新冠肺炎”和“心理”两方面。其中,“新冠肺炎”主题限定为“新冠肺炎”or“新冠病毒”or“新型冠状病毒”or“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主题限定为“心理”or“心态”or“情绪”,模式选择“精确”匹配,范围选择“全部文献”,经去重后共获得文献492篇。对文献进行逐篇筛查,排除会议、报纸、通告、评论、征文等非研究性文献以及研究内容与心理学关系不够紧密的文献,共获得395篇中文文献。此外,分别在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PsycINFO等数据库以“novel coronavirus”or“COVID-19”or“nCoV”及“mental health”or“psychiatry”or“psychology”or“anxiety”or“depression”or“stress”为主题进行交叉搜索,对获得的文献进行逐篇筛查,共获得43篇由中国研究者发表的外文文献。经统计,各数据平台累积获取有效研究性文献共438篇。

1.2 文献信息提取

以中国知网格式提取文献的题名、关键词、作者、发布时间等基本信息,生成TXT文档,并将外文文献的对应信息翻译成中文,连同来自万方、维普数据平台的文献信息统一转换成知网格式合并到同一个TXT文档中,生成原始文献信息库。为确保文献信息的规范性和统计分析的科学性,在原始文献信息库里对表达同一含义的不同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将指代疾病的“新冠肺炎”“新冠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关键词统一调整为“新冠肺炎”,将指代病毒的“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等关键词统一调整为“新冠病毒”,以此类推。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Bicomb 2.0和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分三步进行:(1)将原始文献信息库(TXT文档)导入Bicomb 2.0软件,提取关键词、发布时间等统计量,并截取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2)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 25.0软件,选择Ochiai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相似矩阵和谱系图;(3)将相似矩阵转换成相异矩阵,选择Euclidean距离模型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2 研究结果

2.1 论文数量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中国知网专门开设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PubMed、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为“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提供了快捷通道。网络首发平台及快捷通道的开设,极大地节省了审稿时间,让公众能够及时共享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时效性”基础。从统计结果来看,2020年1月底便有针对新冠肺炎的心理学论文发表,论文发表数量的具体分布为:1月份3篇,2月份101篇,3月份176篇,4月份68篇,5月份30篇,6月份25篇,7月份35篇(如图1)。

根据每月论文数量生成多项式趋势线(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1月份为“开端期”,这与疫情在国内大规模爆发并引起全国关注的时间基本吻合,说明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心理研究者反应非常迅速,第一时间便开展了相关研究。2月份为“陡增期”,说明随着“抗疫战争”的全面展开,心理学研究也“遍地开花”,并形成了一定规模。3月份为“高峰期”,伴随“抗疫战争”逐步走向胜利,心理学研究也走上了系统化、成熟化,研究规模更是达到了顶峰。四月份以后为“回落期”,发文数量明显减少,其原因是国内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社会秩序逐步恢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慢慢走上正轨,心理服务的需求量相应减少的缘故。

图1 1—7月份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及变化趋势图

2.2 关键词词频

采用Bicomb 2.0软件对关键词进行提取,438篇文献共提取1770个关键词(平均4.04个/篇),对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共计642个相异关键词。根据研究需求及关键词分布情况,我们选择出现频次≥6次的关键词为高频词,共计34个(如表1),累积出现频次为783次,占总频次44,2%。从表1中可以看出,涉及疫情本身的高频关键词共5个,分别为“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疫情”“疫情爆发”“新冠病毒感染”;其中,“新冠肺炎”出现频次高居榜首,多达248次。含“心理”二字的高频词共12个,排在前五位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干预”“心理”“心理应激”和“心理状况”。与情绪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共3个,分别是“焦虑”“抑郁”“恐惧”。涉及研究对象的高频关键词共4个,分别是“医护人员”“护士”“老年人”“儿童青少年”。

表1 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2.3 高频关键词谱系图

在Bicomb 2.0软件中截取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34×34词篇矩阵,导入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生成34×34相似矩阵和谱系图。谱系图又称树状图,是依据关键词之间的共词关系,将出现在同类型文献中的关键词聚成一类,形成可视化图谱,以此来描述某个研究领域的内容结构特点(郭文斌&方俊明,2015)。在谱系图中,上方的数字为关键词间的距离,数字越小,表明两个关键词距离越小,相似度越高,关系也越密切;纵轴为对应的34个关键词(如图2)。

图2 高频关键词谱系图

根据本研究的谱系图,我们可以粗略地将整个研究网络划分为4个领域。领域一可概括为“疫情一线的心理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奔赴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共包含12个高频关键词,其中涉及心理的关键词有“心理健康”“心理干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心理弹性”5个。领域二可概括为“重点人群的心理研究”,包含8个高频关键词,主要针对“疫情后方”的广大群众开展,重点研究疫情期间老年人和儿童青少年等群体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措施。领域三可概括为“疫情管控的心理研究”,包含5个高频关键词,主要从社会宏观管控层面来研究疫情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集体心理问题以及对应的干预措施等。领域四可概括为“社会大众的心理研究”,包含9个高频关键词,该领域研究对象最为广泛,主要以未正面接触疫情的人群为主,如居家隔离人群等。同时,本领域分为两个子领域,子领域1主要聚焦大众心态的研究以及由此产生的恐慌等心理问题;子领域2主要聚焦疫情期间集体心理危机及自助措施等。

2.4 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为进一步了解各研究领域的内在联系及受关注程度,将相似矩阵转换为34×34相异矩阵(如表2)。相异矩阵描述的是关键词两两之间的相异程度,相异程度越小,相异系数越接近于0,表明二者之间的关联越紧密;反之,相异系数越接近于1,表明二者之间的关联越疏远(廖传景,吴倩倩,钱磊,聂海燕,孙道凯,&贺成成,2020;邵丹,林婉清,杨惠,孙道凯,贺成成,&廖传景,2018)。

表2 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将相异矩阵生成可视化的二维知识图谱(郭文斌&方俊明,2015;靖新巧&赵守盈,2008)(如图3)。知识图谱又叫战略坐标图,最初由Law等人创立(Law,Bauin,Courtial,& Whittaker,1988),用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领域间相互影响情况。知识图谱的横坐标为向心度,表示领域间相互影响的强度;纵坐标为密度,表示某一领域内部联系强度(Law,Bauin,Courtial,& Whittaker,1988;冯璐&冷伏海,2006)。知识图谱共分为四个象限,依据Law及国内学者王涓等人(王涓,2011)的划分标准,第一象限的向心度和密度都很高,表明主题领域内部链接紧密,且处于研究网络的中心;第二象限密度高但向心度低,表明主题领域内部链接紧密,但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边缘;第三象限向心度和密度都较低,表明主题领域内部松散,且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边缘;第四象限向心度高但密度低,表明主题领域内部链接不紧密,但具有潜在的发展趋势。

图3的知识图谱(stress=0.20,RSQ=0.88)中可以看出,34个高频关键词均出现在图中的某一位置,以小圆圈表示,每一个关键词代表整个研究网络的一个研究点。结合聚类谱系图可以看出:

图3 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1)领域1全部位于第一和第四象限,表明疫情期间,“疫情一线的心理研究”是整个研究网络的核心,特别是位于第一象限的关于医护人员等群体的心理研究是最成熟的,成果也相对较多,说明疫情期间心理工作者将深入一线的抗疫工作者做为服务和研究的重点,提供了最多的心理支持。而关于抗疫工作者所表现出的具体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位于第四象限,这类心理问题具有很高的向心度,虽然在本次疫情中研究还不够成熟,但在类似的公共卫生或公共安全事件研究中具有较大的潜在研究价值。

(2)领域2除了关键词“心理应激”位于第一象限外,该领域的主体位于第二象限,表明“特殊人群的心理研究”研究内部链接紧密,题目明确,在疫情期间已经取得了一定量的研究成果,但在本次疫情中,该领域尚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边缘地位。

(3)领域3除关键词“心理疏导”位于第二象限外,其他4个关键词全部位于第三象限,表明“疫情管控的心理研究”尚处在整个研究网络的边缘位置,研究还不够成熟。该领域主要从公共管理层面来研究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严格意义上来说,该领域的研究属于心理、管理、社会三大交叉领域的研究,这或许是向心度和密度均较低的原因。

(4)领域4的分布最具特色,总体呈狭长型,且横跨第三、第四两个象限,是最为分散的一个研究领域,表明“社会大众的心理研究”涉及领域较广,分布比较松散。其中,位于第三象限的5个研究点与领域3类似,属于心理与其他领域交叉的领域,研究相对较少。涉及大众心态层面的研究主要位于第四象限,说明该领域虽然在本次疫情中研究成果偏少,但“大众心态”已心理学研究者比较重视的研究方向,在今后类似的公共卫生或公共安全事件中可能会有较大发展潜力。

3 讨 论

3.1 “疫情”心理研究的整体特点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可以发现疫情期间国内心理研究者十分忙碌,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从宏观角度来看,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整体上呈现以下特征。(1)研究成果丰硕。在疫情全面爆发后近七个多月时间里,国内心理研究者共发表了438篇疫情相关心理学论文,尤其是3月份平均每天发文量多达5.7篇,数量之多,属实可观,这在以往针对类似的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爆发”)或公共安全事件(如“汶川地震”)的研究中未曾出现过。(2)研究时间与疫情的发展基本同步。从发文数量来看,心理研究随着疫情的全面爆发而开始,随着“抗疫战争”的全面展开而达到高峰,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而逐渐回落。由此可见,针对疫情的心理研究是紧贴任务需求的,“抗疫战争”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充分发挥了心理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3)研究全面而具体。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几乎涉及了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角度十分全面,即有对心理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也有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和预防,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心理服务。(4)研究重点突出。国家卫健委于1月底下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明确了各类人群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从文献统计信息可以看出,心理研究者依据《指导原则》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区分了重点与非重点,对深入“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疫情“后方”的老年人、儿童等群体进行了重点研究,做到了有的放矢,最大效度地发挥了心理的服务和辅助功能。

3.2 “疫情”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特点

关键词是对一篇论文重点和精髓的概括,把握一篇论文的关键词,便掌握了整篇论文的核心要义,而对某领域所有论文关键词的把握,则可掌握该领域的整体内容和研究现状(李学靖,张小艳,马睛雅,王斗,丛雪,&郝玉芳,2019;张欣,魏燕荣,&陈琴霞,2019)。从关键词的频次统计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研究聚焦“疫情”核心。从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可以看出,出现了5个涉及疫情本身的高频关键词,累积出现频次为413次,足以说明所有心理研究均围绕“新冠肺炎”这一核心而开展。(2)研究涉及面宽广。含“心理”二字的高频关键词多达12个(加上与情绪相关的3个关键词共15个),涵盖了该领域心理研究的各个方面,说明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分类详细,研究内容具体而全面。(3)研究重点关注“负性情绪”。与情绪相关的三个高频关键词——焦虑、抑郁、恐惧——均属于负性情绪,其中,“焦虑”出现频率最高,说明焦虑是疫情期间出现最为普遍的负性情绪,这与甄瑞等人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甄瑞&周宵,2020)。出现这些负性情绪是人们在面临疫情时所产生的本能反应(杨舒雯,许明星,匡仪,丁阳,郑蕊,饶俪琳,&李纾,2020),通常会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说明疫情的爆发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是极具危害性的,这也是疫情爆发期间需要源源不断提供心理服务的重要原因。(4)研究着重倾向“重点人群”。从研究对象来看,“医护人员”和“护士”累积出现了67次(“护士”可归属于“医护人员”,属于同一群体),远高于其他群体,说明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医护人员是最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人,同时也是心理工作者最为关心的群体,针对该群体的心理研究也最多,为其提供的心理服务也最全面。其次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群体,疫情的爆发自然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冲击,属于仅次于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人群。最后是儿童青少年群体,他们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学生,自身年龄较小,疫情防范意识较弱,同时因为居家隔离导致活动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定会受到极大影响(胡燕,许川勇,王若彤,温荣珍,何婷昕,郭雅,&彭子文,2020),同样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属于第三类需重点关注的对象。

3.3 “疫情”心理研究的内部关系

共词分析法是研究某主题领域内部关系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张欣,魏燕荣,&陈琴霞,2019),其原理是通过对出现在同一文献的特征词进行频次统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层聚类,揭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他们所代表的研究主题的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李金林,2019;王卫,2018;张欣,魏燕荣,&陈琴霞,2019)。本研究以关键词为特征词进行共词分析,并生成可视化的谱系图和知识图谱,很好地揭示了“疫情”心理研究的内部关系及结构特点。从谱系图可以得知,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代表了四个领域的心理研究,模块与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网络。知识图谱则在谱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研究领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程度(冯璐&冷伏海,2006;李元&何鹏飞,2018;张洪&韩利,2020)。本研究的知识图谱告诉我们:“抗疫一线的心理研究”是整个研究网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疫情期间的研究热点,与其他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关联,能够影响其他研究领域也能被其他研究领域所影响;“重点人群的心理研究”则代表“疫情期”这一特定时间段的研究重点,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疫情一旦过去,针对该领域的研究便会减弱;“疫情管控的心理研究”属于交叉领域,是整个研究网络中最不成熟的一个领域,需依赖其他学科同步开展,同时也能影响其他学科的研究;“社会大众的心理研究”涉及面最广,研究人员对此领域有兴趣,但总体而言研究还不够成熟;其中局部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这也恰好验证了为何谱系图中的领域4可分成两个子领域。

4 不足及展望

4.1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此次疫情的爆发,心理研究者热情高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纵观现有研究,仍具有以下不足之处:(1)跨时间尺度的跟踪研究空缺。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2003年“SARS疫情”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均有相关的跟踪研究(孙燕,徐勇,张克让,&杨红,2005;杨军,徐晓丽,张洪江,高文斌,陈祉妍,&张建新,2004;周宵,伍新春,&田雨馨,2016),但目前尚未发现针对“新冠肺炎”的跟踪研究,这与当前疫情尚未彻底结束有关,但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研究链条,急需填补“跟踪研究”这一空缺。(2)心理研究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先后经历了SARS、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等大规模灾难性公共事件,但从文献回顾情况来看,相关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是针对此类公共事件成型的心理研究和服务体系目前仍未完全建立。(3)研究受制于地域局限。目前,中国心理研究者开展的系列研究基本上局限于中国境内,而新冠肺炎是一件波及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事件,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生态效度不高。

4.2 未来研究展望

鉴于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现状,下步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新冠肺炎”的心理跟踪研究。目前国内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针对疫情的心理研究应适当调整研究方向,转向“亲历疫情人群的心理健康”这一主题,重点以“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已康复的确诊病人、目睹至亲好友离世的亲属朋友等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原因是这类人群亲历了疫情带来的生离死别,其心理定会受到巨大冲击,留下应激性心理创伤。从2003年的“SARS疫情”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相关研究来看,很多事件亲历者均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方若蛟,曹成琦,李根,张建新,&王力,2019;孙燕,徐勇,张克让,&杨红,2005;王文超,伍新春,&周宵,2018;武涧松,黄兆同,王凤香,云杰,徐晓丹,&彭宇辉,2017)。PTSD的症状显现具有滞后性,通常在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表现出来,但对心理造成的伤害却是巨大而持久的(郭静,周倩云,&张振涛,2016;王文超,伍新春,&周宵,2018;赵丞智,邹义壮,张培琰,杨海容,肖静伟,&贾宁,2005;周宵,伍新春,&陈杰灵,2015)。截至7月底,全国新冠肺炎累积确诊患者超8万人,累积死亡人数超4千人,而从疫情中挺过来的患者以及与之亲密接触的医护人员、亲属朋友数量则更为庞大,这类人群均属于PTSD的高危人群。疫情过后,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心理工作者应做好跟踪研究,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2)尽快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服务和研究体系。心理研究者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加强业界联系,形成跨学科、跨单位的专业研究团队。国家应通过设立基金项目等形式鼓励心理研究人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临床和防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提出前瞻性、原创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思路,及时构建心理研究体系,以便更好地应对今后出现的类似公共卫生事件。(3)着眼全球开展心理研究。当前,新冠肺炎已经成为世界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危及全球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危机,下一步研究应突破地域和国界限制,加强国际间合作,深入开展心理研究,构建覆盖全球范围的心理服务体系,为全人类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5 结 论

本研究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研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研究成果十分丰富;(2)疫情期间心理研究可分为“疫情一线的心理研究”“重点人群的心理研究”“疫情管控的心理研究”“社会大众的心理研究”四个领域,其中“疫情一线的心理研究”是热点所在;(3)未来研究应加强新冠肺炎的心理追踪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心理研究和心理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
外行领导内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档案的收集与利用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特征分析
公共危机中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的交锋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政府大数据能力建构的智库应急情报服务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