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在小學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随着年龄的提高,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扩充。计算教学是其中最基本的框架,占据着一半的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简便算法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掌握简便运算方法,是提高学生运算速度的途径。故而在教学中须相当重视,并针对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主动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使之思维空间更好地发展。
一:分布与联系
简便运算在数学计算中占有很大比例,每个年级中或多或少都有它的身影。学生首次接触到简便算法是在一年级上册的知识内容中,我们在教授《20以内进位加法》时,就已经开始在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和方法了。接着在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里,则是在培养学生逆向使用此方法的思维。然后在《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一)》中得以运用。在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教学中,则把简便运算从口算向竖式计算中推动,对于简便计算的多样性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突破。之后《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的学习,更是把许多复杂的加法算式简洁化,进一步提升了计算的效率。而对应乘法的《表内除法》也在二年级下册里出现。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学习则继续加深学生对之前计算方法的运用。直到四年级下册的《运算定律》教学里,便开始把这些简便方法的概念文字化,形成一个个具体的定律法则,接着在之后的章节里便将加法定律推广到了小数。又在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中将乘法定律推广到了小数。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里继续将加法定律推广到分数计算中来,最后在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一节中落下帷幕。整体看来,由浅显的感性认知到详尽的具体表达,层层递进,不断对小学层次各类数的计算进行丰富,并彻底完成简便运算的方法覆盖。
二:各学段常用简算方法小学阶段的简算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低年级学段主要运用到的是“凑十法”、“破十法”与“凑整法”等较为简单的方法,作为引导学生入门的阶梯,这些方法许多都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方便学生记忆与使用。
(2):中年级学段则针对整数的简便计算总结出了明确定律。①:加法的交换率和加法的结合律。②:减法的性质。③: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④:除法的性质。并将加法定律与减法性质都向小数做了推广。
(3):高年级学段完善了小数部分的乘法定律与除法性质,以及对分数定律的推广。除了以上书本中总结的方法外,在练习册与试题中还会涉及到两种拓展性的简便算法。a:去括号的变号规则。b:“除法分配率”这两种方法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在特殊题型中偶尔出现。
三、学生做题经常犯的问题
如今,小学阶段各年级数学我大部分都已经轮过一遍,有的年级甚至带了几遍。在不断批改学生作业和试卷上,发现孩子们在简便计算上经常于以下几方面容易失误。
(1)计算出错。这是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问题。该现象在各年级普遍存在,而且伴随着学生跨入高年级,越来越严重。
(2)定律运用的不熟练,尤其在分配率的变换上。例一:(2.5+1.25)×8它的正确解法应该是括号内的数分别乘括号外的数再相加。变为:2.5×8+1.25×8,可在实际操作时却常发现学生会变成2.5+1.25×8或是2.5×1.25×8等各种错误形式。例二:55×99+55它的正解是55×(99+1),却由于对×1的省略导致部分学生未联想到对乘法分配率的还原。
(3)不够细心。这个现象产生的问题有很多,像数字抄漏,符号标错等都是这个原因。
四:改善方法
针对学生在简便运算上展现出来的问题,需要对知识传授方法与学生学习习惯两方面做出改良。
(1)在教学中避免对性质与概念的赘述,将重点基于简便算法题型的实际操作上来。减少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的过程,丰富学生联想和表达的思维过程,鼓励提倡多方法简洁化的解题技巧,让简便运算在学生眼中变得与一般计算那样轻松。
(2)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教育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故而,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品质。小学阶段孩子们年纪偏小,很少能达到自律,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我们可以借用这点,多进行家校往来,向他们注入正确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去引导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实际教学运用
教学光有理论和设计是不够的,是需要教师在漫长的课堂锻炼中进步的。现我将自己的实际教学与大家进行分享,共同努力。
首先,锻炼学生注意力。从学生入学开始,便开始着手进行口算练习,通过由我口头报述题目,学生书写算式继而解答。低年级试行简单的报口算(像11-9,16+4),题目量偏少;中年级进入四则运算的混合报算,并重点进入递等式计算,题目稳定在基本定律变换之内(如24×11×5,16×22-16×2);高年级融合学生学过的各类数,采用多样的报算方法,题目具备拓展性与探索性(比如1.25×7与0.8的积,3/4×11-0.75)。
其次,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抛开固定教学内容,我在习题与课堂作业中多以有关联、可凑整的数字作为数值。(例如在乘法中多将1.25与8,25与0.4,4/25与5/8等组合出现;在加法中多把1.56与2.44,89与111等组合出现;在减法中多以10.02与2.02,196与76等组合出现;在除法中多以66与22,121与11等组合出现。)尽量避免冗杂的计算程序给学生带来困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探索简便运算中的数字技巧,发现数学趣味性。
最后,略带奖励性质地激发学生课堂热情。我在执教的每个班里都自己动手做了一张品评栏,通过奖贴小红花的形式进行月评比。在低年级里多采用语言鼓励,通过做活动、讲故事等方式调动学生兴趣;中、高年级段则多进行个人竞赛、小组竞赛,激发学生自动力,评比奖励多以手工制作品为主。
介于简便运算在实际题型中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将学生引入到积极探索,兴趣学习的方向上来,于辛勤耕耘的同时见证学生运算水平的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