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俊华
【摘要】数学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学科,该科目的教导,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还能够塑造小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专业技能。但在当下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工作重心多放在课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限制了小学生的學习与成长。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不仅需要提升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还应对教学方法作出不同形式的创新,要在更加有效的教学与实践中,逐步养成小学生解决计算问题、图形问题以及应用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知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教育领域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群体提出全新教育要求的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着教师教育思想的变革。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环节中培养小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供相关教务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设计问答游戏,培养学生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
计算问题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当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培养小学生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计算、运算的准确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面对数学挑战时的自信心。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则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游戏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小学生们以做游戏的形式进行实践,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养成小学生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这一课程时,可以采用“计算抢答”的游戏作为教学的载体。该项游戏主要是指,教师围绕课程核心提出不同难度的计算问题,小学生结合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独立进行计算、抢答,率先得出正确答案的小学生计一分,游戏结束时,教师再依据学生得分判定胜负。如,“孩子们,请问100-54+10*2等于多少呢?”教师提出问题。小学生A迅速举手表示:“老师,等于66。”教师选用计算抢答的游戏作为教学的载体,既达成了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安排,又增强了小学生自身的计算功底,进而使小学生具备了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
二、带入生活事例,培养学生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与生活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带入生活事例便是教师立足于这一特性,借助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熟知的生活现象作为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生活、解析生活的环节中,探寻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在生活联动的环节中,发展小学生解决图形问题的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趣味拼搭——观察物体”这一课程时,可以将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素带入到授课环节当中。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等影像设备,动态播放一段生活短片,让小学生细细观察其中包含的“图形”元素。授课时,教师可以将短片中出现的事物以影像或实物的形式“展现”到课堂之上,并让小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观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便可围绕“生活事物”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从何种角度观察,才能够找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呢?”、“观察这一事物,分析它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等。教师通过整合生活事例的形式进行授课,既有利于降低数学知识本身存在的理解难度,还有利于深化小学生对课程重点的感悟,进而在生活化问题的解析中,使小学生具备了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案例模拟,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小学生可以将课内习得的数学知识,灵活、准确、有效地应用到课外生活当中。为了养成小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教师则可以立足实践角度,以案例创设的形式,引导小学生进行练习与解析,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锻炼小学生的知识应用素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这一课程时,可以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并围绕于此设定实践案例。假设,某商店老板欲购入一些动物糖果,经销商的报价为奶牛糖0.5元两颗、猫咪糖和小狗糖0.3元一颗、孔雀糖0.7元一颗,已知商店老板持有启动资金200元,如何购买才能够用完所有钱,且买入的糖果数量皆不小于80颗。在这里例题中,小学生则需要深入分析各种糖果之间存在的价格关系,而后,再使用计算知识,求解题目的问题。教师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进行整合,让小学生以实践模拟的形式进行演练,既锻炼了小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又提升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进而养成了小学生将课业知识应用于课外生活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基于多元角度,选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练习体验,还有利于夯实小学生的课业知识、技能功底,进而,为小学生的学业进步与个人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21(4):49-50.
【2】刘婷. 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效率的方法探析[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