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07-13 12:00张俊琴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小组合作新课程

张俊琴

摘  要:课堂教学是否具备高质量的实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要求。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数学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机构相契合,构建起非人为、实质性、有效性课堂教学联系,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与组织者,应该为教学的有效性负责,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有效习惯养成,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针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了相关的策略,以期与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共勉。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有效性;小组合作;微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6-0125-02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ZHANG Junqin  (Yucai primary school,Pingchuan District,Baiyi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hether classroom teaching has high-quality effectiveness is the core requirement for educat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promote the new knowledge represented by mathematical symbols,fit with students’existing cognitive institutions,and build a non-human substantiv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connection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s the leader and organizer of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actively guide student’correct listening and learning behavior,promote students’ effective habits,and ultimat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hoping to encourage with relevant educato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New curriculum;Teaching effectiveness;Group cooperation;Micro lecture

小學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生活应用实践性,是一门非常具备教学价值的学科。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作出指导,教师要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实用性强数学知识的教授和渗透,引领学生的数学方向,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内化,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基于此,有效转变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课程现状,不但是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的基本要求,也是诸多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1.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是否对数学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对于知识具有较强的探索动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积极情绪以及兴趣的重要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具备的学习习惯以及能力比较欠缺,教师需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能力的转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验感兴趣的活动,进而刺激学生的积极情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详细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个性、性格、特点等,展开针对性分析,并根据此实施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长方形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的动画片来举例:“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的羊堡的羊为了自身的安全,会在自身居住的羊堡周围设置篱笆,防止狼的入侵。假如羊堡的长是40米,宽是20米,是否能够计算出篱笆的周长?”此时班上的学生开始展开讨论,但是却又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将所要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计算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仔细,都想尽快解决周长问题,保护羊儿们的安全。数学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作为情境创设的条件,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教师在此前提下开展深入探究的时候,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变得很高,取得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情,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立足点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素质、个性差异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只是凭借自己片面的主观看法,即使在课堂上教学的时候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且课堂结构严谨,也无法达到课堂互动效果的真实有效。因为有些学生预习效果比较好,对教师即将讲解的内容已经有了深入了解,课堂接受能力就比较强;有些学生则不同。

比如,小学数学“线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前开展相关的调查,在课堂中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时,那些已经预习的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讲课内容,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而没有预习的学生,就会感觉到一头雾水,那么此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通过调查、交谈的方式展开,指导学生通过预习的途径,对所即将讲解的内容有一个相对概念化的了解,之后设计的教学预案才能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而且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内容,比如从直线向射线的拓展,再到线段的拓展,才能更加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才能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基础,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深刻认知。

3.对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落脚点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以特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教育教学活动要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促进实际教学效果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关注数学知识点的关联性,积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通过自我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刺激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情感。当学生乐于接受数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对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后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进而为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扎实的落脚点。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之前,首要任务是要确定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将此进行内容的概括。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猜测的方式积极思考,再结合操作验证的方式,验证圆锥体积公式,并能够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其次,根据以上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圆锥、圆柱两个几何图形存在的体积方面的关系,锻炼学生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在处理失败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解决任何问题绝非易事,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要越挫越勇、迎难而上。教师在开展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圆锥体和圆柱体,最好是等底等高,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让学生验证圆锥体积的得来过程,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佳,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的学具准备不够精确。出现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在书写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经常忘记后面的x,虽然教师给学生反复强调过的次数比较多,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如果教师结合教具演示,并让学生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口述,取得的实践效果会更加准确,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时,会表现得更加信服,进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印象。

4.創造适宜氛围,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模式,科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积极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缺乏较好的自主学习支配能力,需要在教师的监督与同学的带动下,才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因为课堂教学讲究的就是一种氛围,学生只有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用良好的情绪激励自己,确保自身学习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学之间可以探讨解题思路,学习他人的优秀学习方法,针对自身思维的缺陷给予有效的弥补,在相互帮助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入进来,将班上的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知识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与平移、旋转相关联的图片,如摩天轮、火车、汽车、轮船等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分析判断其中存在的旋转、平移现象。分析回答正确的小组,教师可以给其加一分,这时候会激励小组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参与小组讨论,由于这些事物学生比较熟知,他们乐于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知识的掌握过程会变得相对容易,最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5.借助微课解析教学重难点,打造高效课堂效率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给学生布置海量的练习题,很多学生感觉课堂上枯燥乏味,在课下又要完成很多的作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而使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可以从整体上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使用微课视频给学生讲解教学中出现的重点,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更加详细地掌握重点、难点知识。

例如,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扇形统计图”这一节课,就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在这部分内容中,关于“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费力。教师借助微课短视频,通过动态的方式,将同一圆中圆心角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能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印象:圆心角在变大的过程中,扇形就会越大,反之,圆心角变小,扇形就会变小。微课可以轻松地实现传统课堂中无法进行的展示性教学,有效地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自行设计微课,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下载使用,对于不懂的地方反复地观看温习,一直到真正地理解吸收为止。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线上跟教师请教,及时地进行知识巩固,科学地增强知识记忆的深度,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6.结语

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热门话题。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会具有越来越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为了有效避免教师滔滔不绝讲完之后,学生仍然一头雾水的状况,需要教师不断地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微课为重难点知识扫清障碍,综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缪洪荣.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科学咨询,2019(33).

[2]袁群春.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

[3]曹卫平.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19).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小组合作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作文评改“五步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