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宸影
玉溪窑青花瓷烧制技艺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久负盛名,它代表着陶瓷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较高水平。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青花热”,于是玉溪青花被顺势推上了热浪的顶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青花元素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最为出名的应用就是与瓦猫结合形成了“青花瓦猫”这一独特的创意品,仅用一个物件便同时宣传了云南两种民间文化,实属不易。
玉溪窑历史悠久,始烧于宋元。玉溪青花瓷器造型粗犷、纹饰生动、着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是云南陶瓷界的翘楚。而瓦猫作为云南民间艺术的代表,其文化保存与延续早已因社会变迁遭遇了危机与瓶颈,恰逢“青花热”的兴起再度带火了玉溪青花,这不仅是玉溪青花文化传承的机遇,也是瓦猫文化重生的契机,二者的奇妙融合是灵感的碰撞也是艺术的创新。
青花瓷的发展与“青花热”的出现
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虽然它历经沉浮,但依旧熠熠生辉。据史料记载,现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源于唐代。根据近年考古发掘,文物工作者已经确定河南巩县曾经生产过青花瓷器,但是这时的青花胎质粗松,烧结底较差,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未迅速发展,到宋代便渐渐走向衰败。发展至元朝时期,稳定性更强的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得以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使得青花瓷也终于在这一时期成熟,并以豪迈张扬的气质、鲜明大气的风格、沉稳敦实的造型,成为我国瓷器艺术之园里的一朵奇葩。后世的明清,虽然对青花瓷这一瓷器艺术形式也有创新,比如出现了五彩青花瓷、青花粉彩瓷等品种,但这一时期的青花渐渐沦为一种装饰技法,成为其他瓷器类型的点缀,再难有较为独立的风格出现,青花瓷因此渐渐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的发展,青花斗彩装饰艺术进入了多元化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千年来青花瓷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它从未离开过大众视野,虽受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历经沧桑,但依旧掩盖不了它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青花热”一词是近些年的新提法,该词的提出是国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觉醒,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从荧屏热播赵雅芝主演的《青花》到风靡大江南北的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从奥运会水上项目的“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到北京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立柱,“青花瓷”已更多地成为彰显中国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玉溪窑作为青花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不仅为滇境陶瓷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开拓了玉溪对外贸易的主要产业。当“青花热”风靡时,玉溪青花所承载的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工艺,还代表了中国形象与文化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下,青花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玉溪窑青花瓷器烧制技艺”被列入了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艺术價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随之提升,之后云南玉溪青花逐渐走出滇境,多次出现在南博会、广交会、上海茶博会以及国外的一些大型博览会上,并获得了大众关注。玉溪瓦猫正是借助玉溪青花的热度找到了瓦猫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创新之路,开启了新的瓦猫时代。
瓦猫技艺传承遇危机
瓦猫,又名“镇脊虎”,常安置于房屋门楣或屋顶正脊飞檐上。它除了装饰房屋建筑的作用外,还具有镇邪驱鬼的功能。民间认为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以前人们将瓦猫神化,把自己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和对妖魔的惧怕之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之心寄托于瓦猫这类屋脊兽身上。正因如此,彼时的瓦猫是镇宅护院,招财纳福的神物,置于房梁,轻易不可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人们的文化观念和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因而瓦猫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减,发展前景堪忧。为了瓦猫今后的留存与发展,人们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其定义已不是简单的“镇脊虎”,而应改为同物不同意的新生命。其实民间文化的传承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然传统瓦猫的生存空间受限,就该跨出舒适圈,找寻新的生存出路,为文化的延续出一份力。
根据笔者调研走访得知,玉溪瓦猫的制作是一个看似简单而操作不易的过程。它不像呈贡瓦猫拉坯成型,而是需要粘合成型,所以泥料干湿的快慢决定了粘合的质量。同时每个师傅的捏制手法也会影响各个部位的大小、粗细等,因而学徒需要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其塑型的准确度,后期还要磨炼上釉、烧窑、控温等技术。每一步的传授,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瓦猫文化的传承。虽然这些步骤可以影印成文,方便学习,但无法达到口传身授的精准度。另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年轻一代纷纷涌向城市寻求发展之路,不愿留在家乡学习或继承这一耗时长、效益低的古老技艺,这应是如今手工技艺传承中最大的难处了。年轻一代鲜有能耐住寂寞,沉浸感受手工艺的魅力,长时间反复、单一的生活是年轻一代却步的理由。现在还能继续制作传统瓦猫的家庭,要么是对瓦猫有着深沉的热爱之情,要么就是希望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正因有这些人的坚持,所以瓦猫还能存于世间,但是传统瓦猫的未来是否可观,这门技艺是否会断代,仍需我们关注与思索。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改变了玉溪传统老式房屋的建构,走访得知,瓦猫如今的需求量直线下滑,传统瓦猫市场一度惨淡,究其原因,与人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云南自古就有寓虎于猫的观念,人们认为将瓦猫放置于房檐之上就是将百兽之王老虎请至家中,任何邪魔歪道都没有办法再靠近家宅,保佑了家中的安宁,给家中带来了好运。以前人们依赖神灵,崇拜动物,对于瓦猫的需求更像是一种信仰的寄托,但以新时代的视角去审视,这些行为就变成了封建迷信的做法。正因如此,现在的人们不再执着于瓦猫的神化效果,更多是依靠科学的力量解决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瓦猫的市场需求量直线下滑,原本的瓦猫市场收益惨淡。至此,传统瓦猫面临生存空间缩减与市场需求量下降的两大危机。只有创新才能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只有创新迎来生机,这才是瓦猫继续传承的最佳方式。
通过笔者前文的叙述,可以发现传统的瓦猫无论是制作还是市场都已不再适合瓦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此瓦猫需要经历革新,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恰逢玉溪青花文化的盛行,带给瓦猫一丝生机。青花瓷与瓦猫虽同属陶瓷品,但是百年间却从未有人想到将二者合二为一共同传承,直到二者遇到了王子强才发生了质的改变。
王子强作为近年来发扬玉溪瓦猫文化第一人,他不仅对玉溪传统瓦猫的造型进行了脱胎换骨般的改造,还完成了瓦猫从镇宅物向实用品的转型,打开了瓦猫的新市场,让这个云南的“小可爱”走进了大众视野。他制作的瓦猫不似从前那般凶恶威严,形态呆板,造型统一。他对瓦猫进行了拟态化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瓦猫的制作局限,发掘了瓦猫新的功能与价值。但这些还不是王子强最大的贡献,他最大的创新就是将玉溪青花元素与瓦猫合二为一,为瓦猫创出了新的形象——“青花瓦猫”。据笔者调研后得知,王子强之所以会想到这一创意点,与之前的“青花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玉溪青花随着“青花热”再度被炒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一中国特有文化并来到玉溪寻找青花瓷,王子强认为若将青花这个题材绘制在瓦猫的身上可以达到同时宣传两个文化的效果,这也将成为瓦猫重新打开市场的一个契机,所以他开始了这项创新。
虽然想法甚好,但理论创新的过程却异常艰难。首先传统瓦猫的烧制温度为800℃,但青花的烧制温度却是1230℃~1250℃,如果使用傳统瓦猫制作泥料,不仅达不到青花的烧制温度,还会因为泥料粗糙,不耐高温,导致成品炸裂,影响成品率,所以首先要改变泥料。其次是干湿度的把控,传统瓦猫泥质粗糙,气孔较大,泥料的干湿度对后期粘合影响不大,所以炸裂率较低,但改换后的泥料泥质细腻,气孔很小,风干过快将无法刻画或是粘合;潮湿入窑烧制又易炸裂影响周遭成品,因此干湿度的把控尤为重要。最后就是釉料的选择,传统瓦猫虽然上釉,但很粗糙,并无审美效果。而今要呈现青花的效果,就需考虑其工艺美感、釉料选色等问题,即使选好釉料仍需历经半年左右的试验周期,反复试其配比及温度等,再经三至五年的磨合期,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青花色泽。整个过程每一步均会出现不同问题,以致失败成为家常便饭,但王子强并未放弃,他不断摸索,从泥料的选择到釉料的配比再到烧温的控制,最终将瓦猫的烧制温度与青花的烧制温度保持在了1270℃,该温度下产生的瓦猫呈色稳定性高,青花色泽鲜艳,精致耐看,“青花瓦猫”就此诞生。2018年,王子强为自创的“青花瓦猫”这一瓦猫摆件申请了专利。
“青花瓦猫”的诞生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新组合,可以说青花这项非遗工艺借瓦猫这一载体继续发扬光大,也可以说瓦猫利用青花的元素为自己增值转型。自从申请了“青花瓦猫”摆件的专利后,王子强的瓦猫就产生了很多青花衍生品,如茶壶、茶盏、茶罐等,这些茶具完成了瓦猫从装饰品向实用品的转型,同时因当下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瓦猫除了实用性外其美观性也随之提高。正如王子强所言:“现在民众认识他做的瓦猫就是等于将两种文化同时宣传推广,不仅了解了玉溪青花文化,也带动了瓦猫市场的复苏与兴起。”在国家大力倡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青花与瓦猫的结合不仅激活了玉溪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促进了云南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与转型,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的载体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人会有意识地学习、交流与吸收不同文化,形成与当地文化、历史和民族特色相适应的活态文化存在形态,就像青花与瓦猫的组合,乍看是一种偶然,实则是一种必然。“青花瓦猫”无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的典型案例。通过对“青花瓦猫”这一非遗传承新组合的探究,旨在丰富云南非物质文化研究的内容, 彰显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对其他地区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与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项目编号:YB2018037;2.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花腰傣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乡村振兴的田野调查,项目编号:xk201804。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民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