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华
通过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碰撞的过程,更是两种教育运行机制交锋的过程。其中,教育评价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顺应国家开启“五破五立”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大方向,在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更新理念为先导,重视建立和运用督导评估机制,把方方面面进一步引导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无疑是牢牢握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指挥棒”。笔者认为,紧紧执住教育评价的“牛耳”,强化督导评估的引领作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运行机制,应当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精准切入,持续发力。
一、完善评估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导向保障机制
实行督政督学并举,建立并完善对各部门、各类教育及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校园安全等诸多层面的综合、专项评估评价体系是关键。评估评价体系在指导思想、指标设定、权力分配和评价办法上,应符合区域发展状况,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和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切实体现指导、激励、约束作用,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指标内容应紧扣时代要求,并具有多元性、简便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特別是要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实施多维度评价,从学业成绩、考级评分转向德商、情商、智商、财商、逆商、体商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多维度成长评价,建立符合青少年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抓好督导队伍建设,建立有力的督评参与机制
严格选配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聘任教科研、教育信息化、教育装备、教育学会等有关部门人员为兼职督学,聘请教育领域威望较高的老专家加入督导评价组,形成督导室牵头统筹、各部门联动协作、老专家指导支持的合力,让督导教育的行为更专业、更有效。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家长、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依法有序参与教育评价和督导活动,推行督学责任区、责任片、责任块制度,根据区域划片和教育分类划块责任包干,对督学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三、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机制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当以课堂教学的管理与评价为“重中之重”,对课程要素进行全面管理,对教学环节进行全程管理,既要聚焦影响教育质量的普遍性、实质性、关键性问题,又要关注教育细节和个性化问题。在评价中,应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科学考察、综合分析、鉴定诊断和调控指导,促进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和教研教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还要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巡课督导模式,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四、注重自评自查环节,建立持久的自我调控机制
制定自评自查制度,将督导评估建立在基层单位和学校及教师的自评基础之上,层层开展经常性、制度化的自评自查活动,积极发动和组织教职工全员参与,对照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主动纠正各种违规现象,做到能早改的不拖、能自改的不等,把评估变成学校和每一个教育人的自觉行动,真正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五、严格督导评估程序,建立有序的操作实施机制
按照定期评估与随机评估、专项评估与综合评估、过程评估与终结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弱性评估与刚性评估“五结合”的原则,着重抓好开学、期中、期末三个时段的重点督查,围绕全区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开展优化教学过程、减轻课业负担、转化薄弱学校等深入细致的专项调研督查。每学年末,先由学校自查自评,写出报告,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再逐级上报政府教育督导室,由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学校进行复评并向教育部门提交报告,最后由教育部门评定后反馈到学校。
六、贯彻分类推进原则,建立有效的动态激励机制
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和不同类型的教育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评估、分类表彰,不仅评定结果优劣,也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程度。制订素质教育合格校、优秀校、示范校动态等级评定办法,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大胆试验,创全面发展之优,示素质教育之范,把它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交流推广;另一方面对薄弱学校确定阶段性目标和评估标准,实行阶段性整改目标责任制,鼓励引导学校之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使区域内不同基础、不同层面的所有学校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投稿邮箱: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