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中的应用

2021-07-12 09:30:18周忠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净高综合体砌体

周忠云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当前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如何将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高质高效发展,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工程概况

以某大型综合体工程项目为例,工程包含办公楼、公寓、商业及地下室等建筑,其中办公楼2栋、公寓2栋,地下室共四层,集合了商业、办公及公寓为一体。工程建筑总面积为36.9万m2,地下建筑面积11.7万m2。1号公寓楼高度106m,2号公寓楼高度136m。建筑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平均深度19.9m,最深处24.9m,属于超深基坑,开挖难度较大;地下结构施工采用半逆作法。工程特点如下:地下2、3层采用逆作法施工,通过结构兼具水平支撑作用,施工中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工程体量较大,施工中各专业穿插施工,工期较紧,管理难度大;地下室机电设备密集,安装难度较大。

2 、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中BIM技术的应用

2.1 实施流程

城市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中,整个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均需贯穿BIM技术的应用。从BIM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同一项目中BIM应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不同项目参与方、不同项目阶段、不同应用层次,而每个方面在项目实施中并非处于独立的状态,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信息方便具有共享与交互的特点。为确保BIM技术在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中顺利的实施,就需要对BIM实施的流程进行明确,如图1所示。

图1 BIM应用工作流程图

2.2 实施过程

(1)BIM应用准备。BIM技术在设计应用中,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施工管理方面需组建完善的管理架构,管理体系中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对不同人员的责任及分工进行明确,在软硬件设施方面配备完善。首先,在组织架构方面。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及需求,组建BIM技术小组,分贝设置组长、组员,组长与副组长通常分别由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总工担任,公司BIM专家担任顾问。其次,工作流程。在BIM应用实施前,对项目参建各方进行组织,参与专题会讨论,对BIM在项目中应用的具体流程进行确定,使项目参加各方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以便在BIM实施过程中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最后,软硬件配置。在BIM建模及应用过程中,用到的软硬件设施主要由3D MAX、Revit、AE、Navisworks、MagiCAD、广联达BIM 5D等软件。

(2)超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优化。在进行超深基坑开挖时,为保证开挖施工的准确、顺利实施,开挖前采用BIM虚拟技术,对开挖各个阶段的实际工况进行模拟,对不同模拟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出土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机械设备、人员的配置进行优化。通过模拟分析,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等进行识别与发现,提前制定防护与应对的措施;对基坑开挖后的成品做好保护措施,将此作为整个基坑开挖施工中需重点把控的要点。最终,借助BIM虚拟技术,对超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进行优化与确定。

(3)碰撞检查。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碰撞检查是主要的应用阶段,是借助BIM系列软件,对工程中的机电、土建、幕墙等专业进行建模,模型建立完成后,进行合模,即对不同专业的模型进行集成。然后,借助BIM软件中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查报告。再通过对报告中呈现出的碰撞点进行科学分析,对报告中合理的碰撞点进行排除,如填充墙砌体与电缆桥架的碰撞。组织参建各方对碰撞点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对建议的可行性提交设计院进行审核。设计院出具变更文件,对存在的碰撞点进行解决,之后才能开始施工,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对工期产生影响。

(4)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对机电管线进行布置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保证机电系统基本使用需求及功能的实现,结合吊顶高度,对合模进行深化设计。管线综合布置中,对重点部位管线的密集程度要重点关注,如地下室、走道、管井等部位,需遵循“小管避让大管、水管避让风管、有压避让无压、电缆位于水管上方”的原则进行布设,达到管线布设错落有序、多而不乱、走向合理、层次分明、安装美观的目的。

(5)净高分析。本工程在商业建筑方面,定位比较高端,由于商业建筑在投入使用后,计划引入多个国际高端品牌,而国际品牌在入驻时,对楼层的净高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旦楼层净高达不到品牌在合同中约定的高度要求,则业主会面临索赔的风险。为了规避此类风险的发生,就需要借助BIM软件中的净高检查功能,结合机电管线布置城固,对各区域净高分布图提前进行绘制,为建设单位在招商过程中提供可靠依据。对于部分区域无法满足品牌对净高的要求时,则需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提升净高。如图2所示为机电管线布设中,部分管线高程低于标高控制线,通过二次深化设计后,净高满足实际需求。

图2 二次深化设计

(6)砌体结构排砖深化设计。由于该工程的体量非常大,所以工程实施中涉及大量的砌体结构工程,如果在砌体结构排砖图绘制中,采用传统AutoCAD软件绘制,则工作量非常大,在繁重的绘图计算过程中也容易出错。而BIM技术的应用,在砌体结构排砖图绘制中,借助BIM 5D软件中砌体结构排砖功能,按照设计总说明及相关要求,在BIM逆行基础上,在软件中输入相关数据,系统能够自动向每面墙的拍砖图绘制出来,并对砌体的需求量自动进行统计,同时对相关AutoCAD文件也能同步导出。从BIM软件中该智能建造功能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使砌体结构排砖设计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工作质量也得到提升。

(7)幕墙深化设计。在进行幕墙模型创建中,采用Revit软件,该软件的优势在于对幕墙里面模型创建过程中,同时幕墙的大样、平面也同时做好,可直接调用节点,实现了幕墙设计的可视化,设计效率大幅提升。

(8)可视化技术交底。对于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而言,施工中包含诸多重点及节点工程,如高大支模施工、爬模施工等,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可借助传统图纸配合BIM软件生成的三维图进行展示,这样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中,能够直观的通过图纸、模型的观察来完成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更加具体、形象,减少了以往单纯依靠设计图纸时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的发生。

(9)实测实量二维码。在对BIM应用的特点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数据采集,在现场实测实量过程中生成二维码,提升了实测实量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将二维码张贴在墙、柱上,现场工程师只需要用手机扫满,实测实量详细数据就会显示在手机上,包含构件3D示意图、构件垂直度、构件截面尺寸、轴线位置、平整度、回弹强度值、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人、责任人、班组长及检测结果等,显示出的文件可直接保存在手机中,方便工程师随时查看。同时,数据还能同步到BIM 5D软件云端,提升了信息、数据的电子化水平。

3 、结束语

通过对BIM技术在大型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较传统施工建造相比,BIM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工程质量的提升、减少了返工情况的发生、节约了材料、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实现了建筑工程智能化建造与绿色施工的目标。同时,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指令执行不彻底、模型准确性核准困难等,还需将此作为BIM技术在大型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研究中的重点。

猜你喜欢
净高综合体砌体
浅析楼梯梯段设计的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川建筑(2023年5期)2023-02-12 22:40:03
基于BIM参数化的室内空间净高优化方法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3:28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现代装饰(2021年3期)2021-07-22 07:09:04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 07:06:16
论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
采高对砌体梁关键层位置的影响分析
室内净高:万科与中惠高差21厘米
消费者报道(2014年9期)2014-09-23 1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