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地铁设施消极空间改造提升策略研究

2021-07-12 10:24陈格格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冷却塔消极轨道

陈格格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人们对城市空间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广州市,城市轨道网络布局逐渐成型,但也渐渐暴露出一些轨道地面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消极感受[1]。地铁站点一般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站点数量繁多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带来的社会矛盾尤为明显,长久以来引起社会多方重视。近年来,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轨道建设单位及城市规划单位等机构都积极为地铁设施消极空间改造提升出谋划策并提出实施落地方案。为优化城市市政设施公共空间,当下亟需摸查轨道设施消极空间现状建设情况及群众改造意愿与意向,提出地铁设施消极空间改造策划方案,改善已建成站点周边公共空间,并对在建及规划中站点提供周边公共空间开发指引。

1 广州市地铁设施消极空间改造提升思路

广州市作为轨道建设的先行城市,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技术不够成熟、建设资金紧缺、建设条件限制、缺乏公众参与等缘由,难免会忽略一些建设细节,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往往会产生一些城市消极空间,遗留下一些城市病[2]。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城市不仅要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高度便捷,达到工程技术先进水平要求,显现地铁站点周边综合开发优势,更应该大力推行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在轨道建设过程中,应倾听民众心声,紧密结合广州市政治经济具体情况,开发应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及时对轨道地面设施进行消极空间改造提升,实现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

地铁线路网络的形成撬动了站点周边片区的综合发展,交通便利成为地区经济腾飞的动力源泉,但轨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遗留下的轨道设施消极空间给人们带来不少困扰,已经成为典型城市问题,且各个站点产生的问题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对症下药的提出改造策略,针对性解决城市问题。首先,要做到具体地块具体调研分析,因地制宜,深入思考地铁景观的特殊性,做到个性化节点定制设计,尽可能实现一体化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地标效应;其次,在改造提升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民众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改造提升方案的设计宗旨,在注重空间形式美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空间的实际功能,提供休憩、集聚、交流、展览、展示等空间场所,同时优化地铁站点的交通服务功能,提升市民出行质量;最后,要了解本地文化生长历程,延续历史文脉肌理,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结合当地自然资源,融入传统地域特色,做到片区整体风貌协调发展。

2 广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萧岗站地铁设施改造提升方案

2.1 项目背景

广州地铁2号线南至广州南站,北至嘉禾望岗站,跨越番禺区、海珠区、越秀区、白云区四个中心城区,是广州市域内南北向极其重要的连通桥梁。2号线地铁站点萧岗站位于广州白云新城北端,于2010年底开通运营,萧岗站C出入口被“珠江·岭南”系列高端住宅区环绕包围,但地铁站点的风亭、冷却塔等配套设施与周边优美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周边居民不断提出改造申请,引起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2.2 现存问题

地铁2号线萧岗站C出入口坐落于白云山脚,且位于广州白云新城生态中轴中心,拥有富饶的自然生态资源,但现状站点周边缺乏整合设计,地铁设施丑陋突兀。关于出入口,场地现状为一条一百多米的直行铺砖通道,生硬衔接市政道路与地铁口;关于风亭,场地内分散布置六个边长五米的方形敞口风亭设施,每个风亭简单环绕着一圈灌木绿化;关于冷却塔,冷却塔宽约二十米,长约三十米,简单设置了方形混凝土顶盖进行遮盖。场地内将风亭与冷却塔用绿色屏障进行围蔽处理,不允许行人进入,通往地铁出入口的通道两侧无遮荫处理,也未设置休憩座椅及景观节点,行走过程枯燥乏力。风亭及冷却塔噪音常常影响周边住户休息,且杂乱无章的地铁地面设施给周边的高层住宅住户带来极差的视觉感受。

2.3 设计手法

为响应广大民众的呼声,轨道建设单位邀请设计单位参与地铁设施改造提升方案研究。地铁设施改造优化方案以空间消融作为设计主题,隐去地面邻避设施,将其改造升级为岭南风貌园林。方案主要采用了“方园”空间融合、“山水”人景互动及“木棉”曲径通幽等设计手法,打造岭南意境的地铁景观园林。

2.3.1 方城绿园 ——“方园”岭南园林

方案设计将方形死板的地铁设施与曲线屋顶建筑物相结合,且灵活运用“方”、“圆”几何形体进行空间串联整合,让建筑的有形与国韵的无形取得共鸣,引入“天圆地方”的东方美学理念,打造岭南意境园林,并选择透气格栅作为屋顶建设材料,满足风亭空气流通的物理要求。

2.3.2 山水岭南 ——“山水”画卷意境

整体环境提升设计寄情山水,以山水元素刻画格栅幕墙的立面肌理,将山水自然的动态变化融入到建筑语言中,让层次变换的立面格栅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将唯美诗意的岭南意境娓娓道来,并选用穿孔铝板隔声材料修建外墙,起到噪音隔绝作用。

2.3.3 木棉花开 ——“木棉”慢行步道

提取广州市市花木棉花“花瓣”元素,打造连通庭、园、院蜿蜒而上的慢行步道,生成灵动的游园路径,花瓣状曲径与沿路种植的木棉花相映得彰,形成地标效应,沿路提供休憩、驻足、展览空间,将场地现状消极空间改造升级为城市趣味网红节点。

2.4 方案效果

方案设计兼顾岭南传统风格和现代建筑理念,以山水元素与山峦的走势相呼应,以木棉主题的花道展开景观画卷,营造了岭南别院与现代化社区相融共生的和美场景。

地铁设施改造前后对比图(作者自绘)

3 广州市地铁设施消极空间改造提升策略

地铁站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保障其使用功能及运营需求以外,更应该扩大研究范围,结合周边建设现状及生态风貌,将地铁设施融合于现状环境当中,并通过片区综合提升、景观设计、创意改造、工程一体化建设、噪音消除等技术手段巧妙消隐消极空间,增加有益的公共活动空间。结合以上地铁设施消极空间改造的具体案例,可以总结分析相关类型空间改造提升的共性策略。

3.1 出入口

出入口作为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地铁设施,首先要满足全民便捷安全出行的基本需求,站点出入口应设置在醒目易达的位置,并设置完善的无障碍出行系统,满足各类人群的出行要求。在此基础上竭力打造趣味型慢行系统,让人们在通往公共交通工具的同时,可以在沿途漫步欣赏公园景观,也可以在公共空间交流休憩,或是通过展览墙了解奇闻轶事,以此激活城市公共空间。

3.2 风亭

地铁风亭主要作用于地铁站体内的空气循环流通,通过通风换气使车站内保持空气清新流通。受工作原理影响,在改造地铁风亭时,顶棚必须开敞或采用特殊材质遮蔽,保持物理通风。风亭四周可环绕设置座椅,并搭配遮荫植物打造惬意的休憩场所。风亭改造提升应格外注重第五立面设计,形成良好的顶视效果,避免在城市地面暴露大量井口状地铁设施。

3.3 冷却塔

冷却塔作为地铁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积较为庞大,一般为大型桶状。它的作用是通过热能转换原理,利用大量水体的循环流动,吸收系统设备的热量,将热量转换为蒸汽排放到大气中,反复滚动利用水体,以此达到为地铁站内空调系统降温冷却的目的。由于冷却塔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及噪音,对人居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在功能布局上要做到边缘化设置,并尽量美化构筑物,在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结合当地人文特点进行外观设计,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呼应,并与周边建筑类型保持风格一致。

3.4 交通衔接设施

地铁站点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往往配备充足的交通衔接设施,如公交站、出租车及网约车停车场、社会停车场、旅游大巴及旅客集散中心、自行车停车场等,以此满足各类人群对不同交通工具的需求。交通衔接设施应合理接驳地铁乘客,打造便捷交通核并进行零换乘设计,同时结合候车空间设置展示宣传设施及休憩座椅,舒缓乘客等待的急切心情。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将广州打造成轨道上的城市的同时,应时刻跟进轨道设施消极空间改造提升工作。但通过现状调查和案例研究发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地下轨道设施工程与地面环境修缮工程隶属于不同管辖部门,造成了管理和建设脱节,导致工程一体化设计出现阻力,轨道设施与周边环境难以相互融合建设;另一方面,快速现代化进程打乱了城市自然生长节奏,地域文化内涵被轻易打破,轨道设施的出现常常与当地风俗风貌产生冲突。为达到轨道建设工程中景观效果和应用效果双优的成果要求,我们不仅要不断改造提升既有轨道设施消极空间,更应该优化轨道设施工程一体化设计及同步建设技术,在轨道交通开发建设过程中就杜绝城市邻避设施的诞生,达到精细化设计水准,将轨道设施消极空间转化为富有特色的地区站点名片。

猜你喜欢
冷却塔消极轨道
冷却塔若干设计问题总结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无填料冷却塔冷却性能的试验研究
西门子S7-200PLC在火电厂冷却塔风机控制中的应用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太阳轨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