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布迪厄理论提高学前教育教法课效率

2021-07-12 07:50:25胡辰方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布迪厄教法教师应

胡辰方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阜阳236000

引言: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课程目标需要不断调整,以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求。教法课程改革需要重视教法课的实践性特征、体现幼儿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要求。教法课的实践性特征尤为突出,其重点内容是实践教学。而现阶段师范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因此本文就如何运用布迪厄理论提高学前教育教法课实施效率的问题展开了探究。

场域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场域中的主体扮演着行动者的角色。在将布迪厄实践理论应用于课程教学时,高校和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课程实践能力的作用[1]。学生的学习实践除了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外,还具备教育实践的基本特征。因此,高校和教师要重视创新教法课实施策略、提高教法课程的效率,这也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精髓的体现。

高校和教师应根据布迪厄实践理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对学生课程学习实践的差异性、历史性和情境性等特征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促使学生转变教法课的学习过程,达到由实践到反思再到升华的过程。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学生将更加重视总结习得知识的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反思学习经验,从而提高教法课的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一、基于布迪厄理论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目标

(1)不断满足幼儿教育需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课程目标需要不断调整,满足幼儿课程的发展与改革以及幼儿教育工作的需求。在国外幼儿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逐渐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以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这五大领域为主的课程体系。其中各个领域的知识不再被单一科目所涵盖,而是被一个以满足幼儿成长和学习需求为目标的知识领域包含在内,五大领域课程在教育部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后被国内幼儿园普遍接受。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要以扩大幼儿课程知识领域教学方法为导向,覆盖五大领域的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满足幼儿园的课程标准。

(2)重视教法课的实践性特征。在学前教育专业众多课程中,教法课的实践性特征尤为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实践教学,突出教法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是学校和教师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法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只有深入课程实践,学生才能逐渐掌握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教法课应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幼儿园中学习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要求开展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其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的幼儿教育技能在实际训练中得到提高[2]。同时,教师应提高学生反思学习经验的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专业知识。

(3)重视幼儿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幼儿园课程教学经过发展与改革,逐渐演变为以五大领域为主的课程体系,这是课程整合性的典型标志。因此,教法课程的教学也要在发展中不断满足幼儿课程标准。教法课应重视幼儿课程的教育内容、活动目标与教育方法之间的相互渗透,体现幼儿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不能被裂解开来,在幼儿课程体系中应当处于相互融合的状态。例如,在制定幼儿教育活动目标时,学前教师应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幼儿心理、认知和能力等及其个体差异,以促进幼儿综合发展为导向,满足现代幼儿教育观的要求。

2 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实施现状

(1)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在师范院校中的开设历史较短,科班出身的教师在该专业所有教师中的占比很小。多数师范院校对教师入职的学历要求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中多数教师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同时,大部分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缺乏年轻教师,且多数教师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不足,难以满足教法课中实践教学的要求[3]。由于教法课教师数量不足,学校会将教法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交由其他科目教师承担,降低了教法课教学的专业水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短缺,呈现出教法课教学成效低下的状态。

(2)课程教学内容有待完善。现阶段,教法课实践教学中的内容存在重叠现象。多数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授课程内容,教法课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容易带给学生教法课实用性不强的假象。同时,教法课程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程度不足,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由于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校外实习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幼儿教育活动的认知不全面,不利于学生形成幼儿教育理念。

(3)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目前,根据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部分学生对专业相关的科目普遍缺乏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对口职业不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内,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教师讲授课程的方法较为枯燥,将趣味性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的意识薄弱。同时,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难以深入发掘教师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弥补教师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4]。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不够客观,教学评价缺乏反馈性,不利于促进教师完善教法课的教学方法,间接导致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足。

3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实施效率的实践路径

(1)充分调动学生对教法课的兴趣。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学前教师,而学生对该职业的认同感较低。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并非符合个人意愿。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对课程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兴趣[5]。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学前教育专业及其对口方向的职业,促使学生认识到学前教师承担着为祖国的未来培育花朵的重任。此外,学校应尽早为学生安排职业规划课程,培养学生对学前教师以及本专业未来就业方向的职业认同感。

(2)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根据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施情况,教法课教学活动的组织工作主要包括设计教案、准备教具、模拟教学和活动反思等,教师要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的幼儿教育情境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多媒体技术及教具的运用能力、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各项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教育活动内容的练习效果。例如,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

(3)科学构建课程评价体系。高校和教师应构建科学且规范的教法课程评价体系,促进五大领域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法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反馈,强化教法课程的改革成效[6]。另外,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幼儿教育活动,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活动的动力,提高教法课的实施效率。

(4)健全教法课程实践通道。教师应通过完善教学方法的途径强化学生的课程理论基础,学校要拓宽学生的实践和实习渠道,为学生争取参与幼儿教育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中实践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安排学生参与幼儿园实习工作或校外实践活动,学校应定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让学生熟悉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近距离接触并了解幼儿,深入了解幼儿教育工作,进而丰富自身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满足幼儿教育工作对学前教师的要求。

结语

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法课程教学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构建科学且规范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动力。此外,学校应定期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和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幼儿教育工作。通过对教法课实施策略进行创新,教法课程的实施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论基础和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布迪厄教法教师应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