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远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学校办公室 广东 珠海 519088
2016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标志着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在经过前期筹备与实施后,进入了新的时期。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在2017年4月发布《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十三五”“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围绕着广东省对“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内容与评价体系做出的调整进行整体规划。“创新强校工程”体制机制改革,旨在破除制约高校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1]
2014年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启动伊始,体制机制改革就是“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内容的重要一环,只是作为“2011计划”的延续,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一起组成了“创新强校工程”的重要内容。历经两年建设,到2016年“十三五”时期,“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内容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正式拆分,“创新强校工程”建设内容正式确立为体制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部分。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包括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机制改革等五方面内容。总体而言,以“创新强校工程”为引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代表了民办高校的上层建筑的建设规划方向,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正是体制机制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内容为依法依章程治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董事会与院长办公会、学术管理体系以及民主监督。2017年,内容调整为依法治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董事会、院长办公会与党委会,学术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民主参与制度。2020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内容确立为党委领导,依法治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董事会、院长办公会与党委会,学术管理体系与民主参与制度。
1.“依法依章程治理”与“依法治校”。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6修正)》的颁布,在2017年9月1日将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之下,2016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首要工作内容是“依法依章程治理”,将学校类型选择非营利性办学类别,修订完善学校章程。
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之后,学校将“依法治校”纳入学校“十三五”工作规划,成立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依法治校办公室、学校普法委员会等依法治校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织制定依法治校工作规划与方案,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建设,旨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推进校务信息公开,强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维护和保障好师生的切身利益,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除了开展制度与理念层面的依法治校工作,学校还通过在校内举办校级规章制度系列解读会,为在校师生解析规章制度内容的方式,宣讲“法治”精神,开展文化层面的依法治校工作。文化层面的依法治校,不只是将依法治校当成一种制度化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一种文化意识,使师生员工通过对学校制度的遵守、学校理念的认同来逐步培育一种“法治”的“文化”和“传统”,使师生员工都能逐渐接受或习惯依法治校的运作,从而实现依法治校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扎根、植入、嵌入和渗透,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下的优良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理念支撑和文化创新。[2]
2.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又是“依法治校”的外在表现。现代大学制度不仅要求我们制定中规中矩的“死规矩”,更要注意到其中“现代”的含义:与时俱进、继承创新。创新性的大学章程能够充分地保障学校的制度管理和学术研究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发展。[3]
就顶层规章制度而言,学校制度体系已较为完善,出台了包括学校章程(含董事会和监事会相关制度)、院务委员会会议、党委会会议、学术学位委员会、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学生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根据学校章程,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立了董事会、院务委员会、监事会、党委会等顶层组织,同时在学校章程中明确各组织的权责范围与议事规则,最终形成董事会决策引领、院务会执行落实、监事会监督保证、党委为政治核心的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内部治理体制机制。
针对工作的不同领域,学校将规章分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国际合作”、“实验室工作”以及“综合类”等八个类型,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定期开展规章修订以及清理工作。从划分类型上看,学校的规章划分基本是按照职能处室的责任分工进行,在保证各处室按章履职的同时,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学校师生通过规章监督职能处室按章办事,有效地杜绝了“人治”,实现了校园“法治”。
3.学术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在学术学位委员会下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聘任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和各专业学院分委员会等组织,形成了以学术学位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学校定期召开学术学位委员会会议、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教学督导委员会会议,按时组织开展各类委员会换届工作,确保学术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学校学术学位委员会承担两部分职能,在学术领域对学校学术事务开展审议、监督、决策等职能,同时承担对授予学士学位事务进行审议与决策,对学士学位的授予进行评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审议、监督、指导,下设有教材、实验室、教学学风等三个专门委员会,工作内容覆盖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审议、实验室建设、教材改革、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等。教师聘任委员会的工作侧重于人才引进与职称评定,同时负责学校的中长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学术道德委员会主要受理各类学术不端投诉与举报,组织调查鉴定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不端行为人提出认定以及处理意见,行使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相关权力。教学督导委员会承担学校教学活动的调查研究与监督指导,反馈教学工作信息,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学校建立以学术学位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旨在建立相对独立的学术权力体系,推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平衡,营造较为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克服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同时,以学术学位委员会为核心,可以以治学科研为本,切实督促职能处室为师生服务。以学术学位委员会为例,学术学位委员会成员为治学科研的教授及教师,同时学术学位委员会下设有执行机构办公室,将办公室设立在教务处,可以推动教务处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事务服务。同理,教学指导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均设置在教务处,而教师聘任委员会办公室设置在人力资源处,学术道德委员会办公室设置在科技处,学校形成以学术为中心,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加强党的领导。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同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随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实施,文件要求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中共广东省委通过选派学校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中共珠海市委选派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的方式,将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纳入全省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
在“创新强校工程”的考核体系下,自2018年开始,党建工作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首要工作实施。根据学校章程,学校党委在学校顶层设计中起到政治核心作用,依据《学校党委议事规则》,定期召开学校党委会。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实施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的思政工作大格局。
5.民主监督与民主参与制度。学校民主参与制度主要涉及学校工会、教代会、学生会、校友会等组织。学校设立校工会和各基层单位工会小组,学校教代会、工会各专门委员会,出台了《工会章程》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
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在各专门委员会等机构中吸纳教职工代表参与,部分组织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每学期组织学校教师座谈会、专业学院教师座谈会,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在实际操作层面,教师座谈会所吸纳的意见与建议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后勤保障、教师福利等关键议题,还有对学校各职能处室形成事实上的问责与监督,打造了职能处室年终述职总览全局、教师座谈会推敲细节的二轮监督体系。
同时,学校建成主要由学生自治管理服务的大学生事务中心,形成学生座谈会、校友座谈会等常态机制,充分赋予学生民主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权利。学生座谈会、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等新形式,在有效规避校园舆情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校园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校事务当中来。
民主监督方面,学校制定了校务公开制度,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征求意见与公示制度,并及时处理教职工的反馈意见。
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创新强校工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主要侧重于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与依法治校,在前期制定规章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补充,保障以学术为中心、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