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童
山东省禹城市督杨实验学校
“心理营养”一词是马来西亚心理学博士、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师林文采于2008年提出来的。心理营养分为五种:无条件接纳(0-3个月),重视(0-3个月),安全感(4个月-3岁),肯定、赞美、认同(4-5岁),学习、认知、模范(6-7岁)。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九年连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包括一至九年级。本人在学校承担初中班主任、语文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等职务,接触到许多厌学、网瘾、打架斗殴、早恋等案例。人的天性是渴望获得父母、老师等外界的喜爱和认可的,出现偏差行为等问题是由于巨大的心理营养缺口无法获得满足。接下来本人将从小、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运用心理营养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案例两方面进行阐述。
小学生常见问题主要有啃指甲、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太过焦虑。林文采博士指出,4-5岁,即幼儿园阶段的孩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6-7岁,即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当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需要一个可以模仿的偶像,而承担模范责任的最好是父母。当他们成功解决问题时,需要父母、老师及时的肯定、赞美、认可。如果他们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或者认可,就会在学习、人际交往中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6-12岁正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时期,挫败感会直接导致自我形象感降低,增加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针对这一问题,本人建议小学部教师承担起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挖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特长,及时肯定、认可学生做的好事,激发其参与课堂管理的热情,努力培养成就感,降低挫败感。比如,每周选出上周表现好的学生当选班干部,时长为一周;及时颁发进步之星、助人之星、卫生之星等。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家长情绪稳定。当学生不再过度焦虑时,以上问题就有所缓解。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生理上处于第二性征开始显现,生长激素大量分泌时期,心理上处于起伏波动剧烈的过山车时期。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的人会经历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即我是谁?我这个人怎么样?别人怎样看待我?经过自我与多重自我的整合,学生的人格会趋于稳定并维持下去。而学生的自我整合需要依靠重要他人,尤其是同伴的肯定、赞美、认可。这一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网瘾、自残、早恋、打架斗殴、考前恐惧症等问题,归根到底是心理营养匮乏,导致出现偏差行为、情绪问题及人际关系问题。
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同伴的影响大于老师、父母,所以本人在班级管理中尤其注重班风的养成,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涉及志向、感恩、梦想、旅行、恋爱、为人处世等方向。身在一个和谐、互助、关爱的班级,学生知道老师、同学充满善意,心中安全感会提升,情绪稳定,班级的凝聚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其次,本人注意运用心理营养中的肯定、赞美、认同提升学生价值感。及时、具体地肯定学生所做的积极行为,放大其优点,做到正向引导。及时挖掘学生身上善良、乐观、助人、自信等良好品质,并颁发星星卡。星星卡根据等级可以兑换不同奖励。这样的正向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形成良性循环。
再次,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感受。当班级内部发生吵架、斗殴事件时,先认同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互相说出自己的期待和渴望,引导他们互相理解,学会一致性沟通。
此外,对于出现偏差行为等问题的学生,遵守“三个不做,做一个”原则。即自己不过度焦虑,不侮辱学生人格,不当众说让学生没面子的话,只做心理营养。本人的学生王某每到周一就请假不能上学,及时来到学校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现象。本人意识到这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症状,在他请假在家时只问候其身体状况,在他在校期间会让他帮忙做一些小事情,然后真诚感谢、认可他。和其他任课老师交流沟通,一方面及时提供补交补学,一方面在课堂上提问他从简单到复杂的相应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他在校期间情绪相对稳定,课堂表现良好。此时,加入心理辅导。通过空椅子、接小孩回家、画冰山等专业技术,引导他意识到问题原因是对自己期待过高,导致的过度焦虑,进而引起了躯体化反应。当潜意识转化为意识时,他对上学的恐惧导致的躯体化反应不治而愈。
学生在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往往采用不上学这一办法逃避,但究其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价值感低,有些是人际关系存在障碍,有些是安全感不足,有些是过度焦虑,有些是渴望得到重视。身为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首先要看到学生的渴望是什么,是因为缺少了哪种心理营养所以导致事件发生,才能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不同的心理营养,才能引导他们更好的社会化,成为情绪稳定、人格统一的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