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陶 陈 刚 王良模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是应对全球技术体系变革以及国内外环境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2025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迫切需要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这对我国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1-2]。 本文对新形势下车辆工程研究生培养需求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新举措,为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1)研究生教育实践如何提高与汽车企业发展的契合度,使培养单位能够根据汽车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本单位学科和专业优势依托产学研培养研究生,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目的。
(2) 针对国家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如何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化科研团队,最终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创新型研究生。
校企协同,优势互补,引进产业教授,共建导师团队;研究生选题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企业新产品开发,围绕新能源汽车等前沿技术,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与企业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开发有机结合。
依托产学研的研究生教育,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使研究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 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研究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南京理工大学与多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 合作企业每年为工作站安排专项科研项目和经费, 提供具有高水平的产品开发硬件设施和试验条件,全面应用数字开发技术,实现产品从设计到投产的同步工程。
依托产学研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研究生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兼顾高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2011 年以来,经江苏省委组织部、教育厅和科技厅严格的、高起点的选拔,学校车辆工程先后聘请了多位江苏省产业教授。 几年来,依托所在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或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产业教授积极推动所在企业与学校共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参与车辆工程学科团队建设。学校以高水平的产业教授为核心,聘请了一批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专家担任企业导师, 极大地充实了指导教师队伍的实力。企业导师积极参与指导研究生,推动所在企业成为学校研究生教学和实习基地。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大、复杂及前沿问题,与企业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在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真刀真枪”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进站研究生在企业导师带领下,深入开展专业实践,增强对工程的感性认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将所需解决的工程难题凝练为相应的研究课题,并结合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任务,一起开展合作研究。 进站研究生根据研究计划的进展,定期向企业导师、校内导师汇报在站工作、学习情况,导师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研究思路,鼓励研究生大胆创新。
围绕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致力于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 实施包括国际会议、联合培养等在内的多模式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3]。 学校先后出台多个国际交流文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师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和合作研究,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在国家外专局、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通过筹建的汽车动态模拟与仿真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合作,多次邀请美国密西根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Huei Peng 教授、 汽车研究中心Hulbert 教授、Z.D Ma 教授、机械工程系主任Kong-Well Wang 教授, 韦恩州立大学Chin An Tan 教授等国际车辆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到我校讲学和合作研究,为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直接交流和合作,研究生对无人驾驶汽车、电动汽车、 轻量化等车辆工程的前沿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和高水平英文论文写作,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建立了渠道。
在留学基金委和学校的支持下,机械工程学科教师通过访问学者、教学访问、英文授课培训及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分别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和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行交流和合作研究,赴外访问交流规模已达100余人次。 同时,先后引进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人才20 余名,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为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奠定了基础。
国家持续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支持力度,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国际生源到学校攻读研究生学位[4]。 通过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为留学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留学生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群体多元化,营造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氛围,丰富了学校车辆工程国际化办学模式,提升了学科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将产学研和国际化教育有机结合,以企业产品开发为导向,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密切配合,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研究生通过深入开展专业实践,增强了对工程的感性认知,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化合作教育使研究生掌握了国际上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又能为产学研的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