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娣 温朝玲 李 媛 潘 云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241000)
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在全球范围兴起,我国也掀起了建设和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的热潮。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自2014年以来,建设了多门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其中重点建设内科护理课程,内科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课程组在过去两年内完成“内科护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在e会学平台投入使用。目前,“内科护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尚处于建设和使用的初步阶段,课程建设如何做到应用驱动、建以致用,如何确保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课程应用效果如何亟须探讨。现将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护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在线开放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内科护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省级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保证本校学生的课程完成率,加强在线课程师生互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解决校内和校外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1],争取把内科护理在线课程建设成为引领教学改革、支撑我校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国家级高水平特色课程。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学习方式[2],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以必须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材内容。
“内科护理”大规模在线课程由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内科护理课程团队创建。课程团队是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兼教师共10名,其中,专任教师6名,兼职教师4名;专任教师中,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素质教师6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4名。2020年,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负责理论教学内容建设。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大规模”是指参与人数众多,课程不存在数额限定。“在线”是指教与学均发生在网络环境中,没有时空的界定[3]。“开放”指学习者克服经济的障碍,免费注册任意课程进行学习[4]。内科护理在线课程受众主体为我校全日制高职高专学生。因此,根据学生学情,内科护理课程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形式。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课程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成教学生、专升本学生和社招学生也是内科护理在线课程的主要受众,同时,内科护理在线课程也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
内科护理在线课程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卫出版社出版的《内科护理》为根本,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两个模块,即教学模块和考核模块,其中,教学模块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模块包括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理论模块包括9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微视频、讲义和PPT,1个单元测试、1个单元作业。每个单元按照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小节,每小节1~2个视频,每个视频约10 min,内容包含知识点讲解、相关案例讲解及情景模拟操作[5]。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内科护理课程中理论和护理常规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因此,有效地监控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探索一种能连续、动态地监测教学活动、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是教学相关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6]。内科护理在线课程采用追踪方法学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质量监控。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护理在线课程还处于建设和使用的初步阶段。在此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并亟须解决。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课程监管不到位,课程完成率不高。在期末统计中,内科护理课程参与者达两千余名,但只有27%的学生拿到学分。再者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讨论区的留言极少。因此,在设计和发展护理慕课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尽量选择趣味性强、学生容易自主完成的课程开展慕课[7]。教学评价方面只针对课程建设团队进行了质量监控,而对参与者学习效果监控不到位。在校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课程并通过考试,学校教务处进行学分认定,但是针对社会学习者无法进行学分认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要求学生使用了内科护理在线开放课程一个学期,学生返校后进行学习质量监控,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期末测试平均分比往届采用传统线下教学的学生平均分低5分左右。可见,在线课程完全在线不可取,应采取线上教学和线下监控相结合模式。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内科护理在线课程已成为护理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应结合学生需求和疫情情况不断完善在线课程,使在线课程更贴近现实,更有吸引力,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课程互补。各医学院校应有效规划课程目标,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明确课程受众,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同时期待有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有更多的精品开放课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