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展
“难!难!难!习作难!难习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不乏听到这样的感慨。就单拿叙事作文这一习作常见内容来说,有人发愁写不长,有人发愁写不好,还有人发愁写不活,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写活叙事作文。
一、会说:让文中的人开口说话
每说起叙事作文,老师们总是很困惑,为什么每天身边发生那么多的事,可让学生写一件事,却总是三言两语、平铺直叙?我们一起来看,那些让人苦恼的、欠生动的习作是否都是这样的——
做晚饭时,妈妈发现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正在看电视,不肯去,妈妈非要让我去,我只好去。
在这段例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凡写不活的故事,故事里的人都是不开口的“哑巴”。妈妈怎样“非让我”去?我为什么“只好去”?这之间一定会说很多话,但是到了文章里,这些人就是不开口的哑巴,只言片语,惜字如金。我们不妨来进行场景还原——
终于等到《名侦探柯南》电影播放了,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呢,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说:“儿子,家里没盐了,你快到小卖部买袋盐去!”
“我正看电视呢,我不去!”
“没盐不能做菜,你快去快回,回来再看。”
“不行,回来我就跟不上情节了!”
“你今天晚上要不要吃饭?”
“我还不饿,就看电……”
“视”字还没有说出来,妈妈拿起遥控器,按下了红色键。我正看到紧要关头呢,情急之下就喊了起来:“我就不去,就不去,你把电视给我打开!”
“你再跟我这样说话!”妈妈虎着脸,把遥控器扔到了沙发上,向我举起了巴掌——
“我去,我去,我去还不行嘛!”
一见妈妈真发脾气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我马上软了下来……
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写活叙事作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故事中的“人”原来如此会“说话”。我们可以经常开展 “5分钟辩论”活动,即针对某个话题,如“老师说错话了,我该不该指出来”等,引发学生辩论,录音5分钟,然后逐字逐句播放,让大家做记录。按照200字/分的正常语速计算,五分钟就是1000字,还不包括提示语和描述性语言。当逐句记录写到手软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发现并且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意识,我们叫“人物一开口,叙事咱不愁”。
二、会看:让文中的人用眼观察
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段文字:“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在执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我们往往会设计“依文绘图”的环节,单凭几行简单的文字,学生是如何画出一幅“雪地捕鸟图”的呢?“扫”“支”“撒”“拉”“罩”,大量的动作分解把捕鸟的过程清晰地描述了出来,一幅捕鸟图也就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其实,生活中每件稍纵即逝的小事,只要“放慢镜头仔细瞧”,都会发现一连串的动作,比如:
老师端起杯子,打开盖子,撮着嘴,轻摇着脑袋吹了吹,抿了一口茶,眯着眼睛,咂了咂嘴,盖上盖子,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所谓“动作一出手,画面跟着走”“老师喝了一口茶”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因为“动连着动往下说”而变得鲜活、立体起来。在日常的习作指导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一个动作,多个细节”作为一种专项训练,就正在发生或熟悉的事情进行场景定格或還原,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把精彩的、有特点的动作捕捉下来,形成语言,丰厚文本。
三、会想:让文中的人动脑思考
人,是一种心理活动非常丰富的个体,比如,看到乌云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那是因为想到了“乌云黑,大雨来”。面对“疏忽”这个发现内部语言最大的拦路虎,如何引导学生透过习以为常的事情表面体察内在的心理活动?“猜字谜”,推荐给大家。
比如,十八口(打一字),学生们有的说“杏”,有的说“呆”,还有的说“困”……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发答案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想法;学生们会说“十八不就是个木嘛,口在上为呆、在下为杏……”这样的想法人人都说得出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化内心的语言,继续追问:十和八一定是“木”吗?……
在剥茧抽丝般的层层追问下,学生们的内心语言会渐渐变得细腻和多元。当然,不同的字谜,有的是学生能猜出来的,有的是猜不出来的,猜出来的写猜出来的过程,猜不出来的就写猜不出来的过程。比如,九十九(打一字)。
九十九,什么东西啊?九加九?九乘九?上面一个九?中间一个九?那还有一个十呢?到底是什么啊?九十九,九十九,一百,一百减一……一百减一?“百”减“一”,哈哈,想出来了,拿掉“百”字上的“一”横,一个“白”字!慢着,别得意,再验算一遍,九十九,等于一百减一,百,拿掉上面的“一”,剩下一个“白”字,对了,肯定对了!
这是猜出来的,再看一看没猜出来的学生怎么写——
九十九,打一字?我怎么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呀。竖着拼吗?上面“九”,中间“十”,下面“九”,那不成怪胎了吗?要不,横着拼,“九”加“十”加“九”,没见过这字呀,可惜没带《康熙字典》,或许上面有这个怪字。九、十、九,加在一起,二十八,“十”和‘八是一个“木”,二十八就是“二木”,两根木头,“林”?太棒了!可是,谁能替我证明,“九十九”等于“二十八”呢?
两段文字,猜的过程同样跌宕起伏,那种绞尽脑汁、反复思考的画面鲜活地浮现于文字之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心理描写,人“活”了,故事“活”了,文章“活”了,我们叫“内心活动巧记录,叙事鲜活又生动”。
在叙事过程中,将稍纵即逝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用文字有条理地定格下来,这是写作的真功夫,需要教师适时地指导引领和专项训练。说、看、想三步走,让叙事作文活起来,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