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智障儿童的感恩意识

2021-07-11 12:17刁晓辉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培养对策

刁晓辉

摘 要:智障儿童生活范围和交际范围很窄,在和同龄伙伴相处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势在必行。针对智障儿童培养现状,结合劳动技能教育提出了四点具体对策,以期用爱感召智障儿童,使其劳动技能与感恩意识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劳动技能;感恩意识;培养对策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其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还应培养其良好的劳动技能与感恩意识,以帮助其在未来生活、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爱与鼓励,可以更好地融入班级、集体生活中,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未来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劳动的环境

传统教育理念下,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通常以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不僅德育知识传输效率低,而且容易使智障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挤,不利于健康道德意识与正确行为习惯的形成,甚至容易导致其产生反抗、抵触等不良情绪障碍。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为智障儿童创设适当的劳动环境,以使其像正常儿童一样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每周一次的大扫除,安排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组完成简单的劳动活动,包括清扫、擦桌、擦椅、打水等。其次,教师要重视培养智障儿童的模仿意识,通过共同参与,模仿正常儿童完成最基本的劳动任务,并对表现良好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肯定、鼓励等语言,引导智障儿童学会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感恩班级,并在未来的成长、学习过程中愿意付出更多的劳动去回馈他人与社会,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

二、开展丰富的活动

受个体因素与智力缺陷的影响,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与感恩意识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其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应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培养智障儿童在获得一定生活能力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尽可能让其回归正常的方向,缩小与正常儿童的距离,达到超越障碍、开发潜能的目的。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依附一定的载体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以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达到健康成长、学习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特定任务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完成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通过劳动经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关系。可以创设“我是小农民”情境活动,同时可以组织智障儿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伯伯一起参与插秧、种植、除草等互动,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与勤劳,既将感恩教育活动付诸生活实践,又突破传统说教模式的限制,为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感恩意识找到了适当的载体,从而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在日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会珍惜、感恩,更好地回馈父母、家庭与社会。

三、建立激励机制

培养智障儿童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不仅可以让其在和谐社会环境中培养与他人良好沟通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形成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保证教育实施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为其健康成长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多以理论、教材、教师、讲台为主,机械反复的模式限制了其劳动技能的形成,增加了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未来生存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当结合劳动教育理论,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智障儿童体会表扬、肯定、努力的喜悦,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思想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长时间的学习活动之后,智障儿童会熟练掌握一项生活与劳动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其参与复习、巩固比赛,并对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使其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实施鼓励式教育时应当注意时机,让其逐步感受表扬、肯定、奖励的过程,通过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提高其对生活、生存的信心。其次,教师在组织劳动活动时,应当根据智障儿童的喜好、特长,让其更容易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生活上的自信心与自律能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

四、争取家长配合

对于智障儿童这样的特殊家庭,传统的感恩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与优势,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与延续性,在培养其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学会感恩。比如,教师可以号召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给智障儿童布置一定简单的劳动任务,并充分指导、积极配合,以让智障儿童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父母的不易与辛劳。比如,家长可以辅助幼儿完成洗衣服、打扫等简单的劳动任务,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促使其既体会了帮助父母的快乐,又形成自强不息、珍爱生命的精神,有利于感恩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分辨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欠缺,而常规的教育方法对智障儿童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与优势,通过创设劳动环境、开设丰富的活动、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促使智障儿童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成为一名适应社会、被社会接受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卢丽华.浅谈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培养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6(5X):293.

[2]陈晔.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当代家庭教育,2020(6):49.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培养对策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常怀感恩之心,共筑和谐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