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花
摘 要: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以此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对此,历史教师应改进现有教案,明确突出学生主体,并围绕历史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立足整体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切实践行素质教育相关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新课改后,要求高中教育调整应试教育模式,高中历史教师需结合素质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问题。教学期间,想要充分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重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历史价值观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合理规划历史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改要求,在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时,教师应合理规划历史教学目标,通过改进教学方案,将学科素养与教学目标有效整合,为开展教学提供科学指导,充分落实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在遵循新课改要求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需设置“三维教学”目标。如教学“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时,教师需立足三方面设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本课基本内容,如维新变法理论等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想,对比、分析相关知识点,以此提升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历史现象中观察历史本质。(2)过程和方法。针对此目标,教师需要将学生分组,使学生在组内合作探究,通过积极交流,使学生分析相关史料,并采用历史比较法,进一步探究理论知识的实际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方面要求学生重点感悟我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艰难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维新变法代表人物的爱国与创新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这三点目标下,分别培养了学生的唯物历史观念、史料解释素养与家国情怀素养,对促进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具有重要帮助。
二、设置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知识点
设置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还可以加强学生分析、归纳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情境教学法将学生从传统学习模式中脱离出来,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方法。对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围绕历史知识点,针对性设置历史情境,将学生充分吸引到情境之中,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例如,在讲解“西周政治制度”时,教师可通过提问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如:“西周天子共有两子,长子为妃妾所生,次子为皇后所生,那么按照宗法制度,西周天子需要将皇位传给哪个儿子?”在提问后,教师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对这一问题开展细致讨论。此问题与宗法制内容息息相关,在学生深入研究与分析下得出问题答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本质的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如讲解“戊戌变法”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变法的相关背景,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随后,教师可以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通过课件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感,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三、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较高,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讨论与探究,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可以深刻把握历史知识的内涵,并使学生在小组内得到良好成长。并且,小组合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促进学生发展与后续教学任务的实施具有重要帮助。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两点教学原则,即小组内应求同存异,各小组间应保持一致,并合理进行分组,在分组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相关任务。通过此种方式,使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并讨论相关的历史问题,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了解。一般情况下,历史教师需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搜集相关史料,并针对相关史料,要求学生分析教材并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史料证实素养。如讲解“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教师可引用历史人物提出的名言,以此指导学生分析当时两派的不同主张,即“顽固派”与“洋务派”,使学生明确掌握两派的实际差异与开展变法遇到的阻碍。随后,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探究两派最终的实施效果。通过此种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良好合作,并运用比较等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四、结语
综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需要较长时间,其内容极为丰富,与学生后续学习息息相关。上文提到,高中历史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就应重新规划历史教学方案,在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有效方案开展教学。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加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屠俊杰.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J].新课程,2015(6):102-103.
[2]趙建奇,白玉梅.探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20(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