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完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在初中教学课堂教师也需注重此类课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为逐渐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教师也需从展示案例、提出问题、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出发,促进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真正帮助学生,引领学生学习与理解,完成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学生
在目前的课程改革要求下,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紧跟教学步伐,教师也需从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出发,鼓舞学生,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建设。同时,道德与法治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而应在课堂内有效发展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吸收知识。为达成目标,教师也需紧跟步伐,创新方案,以严格的目标要求自己。
一、案例展示,明确目标
在具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严格遵循一小时学习计划建设,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各类知识。在具体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完成预习,把握学习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教学,完成学生能力的双重发展。在重难点教学时,教师应明确把握学习目的,采用双目标学习模式,在难点部分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的针对性问题,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果[1]。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此特点,引导学生将课本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例如,在学习“灿烂的中国文化历史”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想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历史。在这样的学习方案要求下,学生也会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完成能力提升。
二、提出问题,不断解决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应突出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开始之前,积极掌握相关资料,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在促进科学设计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能力发展,促进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提升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入[2]。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我们是负责任的公民吗?公民该向哪方面负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在这样的问题模式下,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产生全面的思考模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自身言行,严格要求自我,因为初中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发展的范本。在教学的路上,教师只有树立良好的德行,才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学生前行。
三、营造氛围,不断向前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一门与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而应以联系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课堂良好氛围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引领学生不断前进。此时,教师可以将具体的课程内容与泰晤士报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促进学生前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搜索政治信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重视自身的主导地位,利用各类课堂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网络传播新空间”这一节时,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先谈及互联网,让学生认识互联网与学习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过度使用互联网会伤害身心健康。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网络,让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进行交流。通过此种模式,教师可最大程度地引领学生,也可以从生活出发,用一些生活案例创造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相关不良网络与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全面思考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学习,此时学生也能通过互联网树立道德观念。在这样的良好课堂氛围中教师最大限度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多元化情境中达到双倍学习成果。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改革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自我出发,提升学生能力,转变课堂思维,帮助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提高。而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有效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采取全面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参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唐飞.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1).
[2]穆国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究[J].神州,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