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城市化发展以来,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经济效益,成为城市科学发展需探讨与解决重要问题之一。将城市建设视为经济活动,根据新时代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建设活动,使城市建设能直接效益、微观效益、宏观效益、间接效益兼顾,同时关注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提高城市“大经济”建设有效性。文章通过探析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方略,以期提高城市建设综合质量。
[关键词]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4.020
新时代城市管理离不开城市建设,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以人居环境优化为导向,从城市系统升级、物质设施优化、基础服务水平提升等角度出发开展城市建设工作,同时有关工作具有阶段性、基础性、发展性、过程性,其本质是较为特殊的经济工作。经由城市规划投入建设并发挥服务功能,为城市正常生活生产提供保障。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通过劳动和商品对外交换获取社会劳动节约,其本质是在减少劳动耗费前提下尽量多的获得收益。经济效益是成本支出、资金占用、生产成果比较下的产物,经济效益好可表现为成本支出少、资金占用少、有效成果多。在评价经济活动时经济效益是重要指标,为此城市建设与经济效益关联在一起,能引领城市优化配置发展资源,为城市朝着集约型、智慧型、可持续型方向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却存在规划性差、缺乏鲜明个性、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理念有待优化、建设方式需要创新问题。基于此,为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探析新时代发挥经济效益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的必要性
1.1 解决民生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评价标准与周期型发展目标及其完成度有关,关注微观效益、宏观等效益。新时代民生问题主要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健康等方面,民生问题的解决客观上能反映城市建设成果,为此城市将增进民生福祉视为发展目标,为民解忧、为民谋利,达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目的。民生问题成因具有历史性、结构性、变迁性等特点,需在经济体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解决历史问题,通过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协调同步解决结构性问题,基于城市化发展应对居民流动挑战,以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服务水平为导向解决变迁问题。这就需要城市建设发挥经济效益,在健康、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领域调配经济资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规避外部环境对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台“稳就业”政策。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薪酬待遇,扩展乡村校舍及乡镇寄宿制学校规模。优化养老基金制度,提升城乡居民养老最低标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提高大病报销比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全民建设活动。上述民生问题的解决均要依靠城市经济效益的累加,继而减轻财政压力,使民生领域得以可持续发展。
1.2 实现城市化发展目标
通过对《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城市化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人文关怀,城市底蕴消磨殆尽,城市历史性欠佳;二是城市建设缺乏情感倾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街道空间规划、建筑立面缺乏新意;三是城市用地不合理;四是城市资源消耗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需针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加以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把握城市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增长动能,在改革開放前提下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涌入城市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当前经济发展动力发生根本变化,用“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服务业2019年增加值为GDP的53.9%,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趋近于60%。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经济增长作为支撑,在经济动力转变及结构调整背景下城市新增就业对经济依赖度降低。以“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为例,GDP每上涨1%,城市化就业率就追加100万左右,2019年GDP每上涨1%,城市化就业率就超200万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关系紧密,客观上能体现出城市包容度与吸附力,这说明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能实现城市化发展目标,为应对城市人口压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更新城市化改革与发展内容给予支持,凸显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必要性。
2 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
2.1 协调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关系
在城市化建设发展中社会效益是首要考虑问题,主要源于城市建设需解决人居问题,满足居民生活生产需求,为城市居民发展奠定基础。城市建设属于经济活动,需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展开建设工作,关注微观效益、宏观效益、间接效益、直接效益、长远效益及眼前效益,尤其在市场机制渗透性、吸纳性不断增强背景下,更要强调城市建设合理性、合法性、持续性,以政府为依托进行宏观调控,关注城市建设收益合理性,还要运用经济方法、经济手段开展城市建设活动,践行“大经济”理念,切忌有失偏颇、不顾大局,协调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关系。
2.2 协调城市建设及经济效益关系
城市建设需要资金投入,无论是绿化、环保、健身器材敷设,还是“双创”支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均离不开经济活动,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保障性条件,同时,两者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既互为因果,又对立统一,为此需城市建设投入做好“度”的把握,从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方案,同时该方案需与城市建设要求相符。基于此,新时代城市建设需讲究效益、厉行节约、适度超前、满足需求,例如有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较低,影响城市化发展成效,需在城市建设中投入人、物、财协调生态与城建关系,赋予经济活动前瞻性,满足区域性城市化建设需求。城市建设在立足原有渠道前提下还需能开展“再改造”活动,避免城市建设资金调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严重浪费、恶性循环,以城市建设基础为依托弥补发展短板,使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得以优化配置。
2.3 协调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关系
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地等自然条件的规划设计,为此我国推行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探寻与生态和谐共处路径,避免出现填湿地、填农田、毁林取石现象,虽然城市建设离不开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要想办法控制环境“赤字”,避免污染问题大量消耗经济效益且陷入“破坏环境—获取效益—改善环境—消耗效益”恶性循环,还有些环境污染问题并无法在短期内予以解决,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除在城市建设前提下树立环保意识并发挥经济效益外,还需通过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规避线路、管道乱架、乱铺现象,保障城市建设和谐,为未来城市持续扩建、改革、优化给予支持,继而在协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基础上控制环保成本投入比率,真正做到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实施、同步规划、同步变革[1]。
3 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的原则
3.1 产业化原则
在城市建设前率先针对本地区发展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规章制度、建设标准、法律条文、市场环境、经济发展规律等角度出发进行宏观且科学的调控,在国民经济计划内纳入城市建设经济,用搞实业的心态对待城市建设经济,针对成本进行核算,精心策划经济项目,结合实际计算盈亏,关注城市建设实况并妥善运用经济手段、经济政策,引导城市建设经济不断发展,使城市建设经济变成一项产业,为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全面预算、内部监督等经济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应用奠定基础,旨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
3.2 市场化原则
市场化原则最初在企业建设发展中予以应用,在宏观调控无法面面俱到且缺乏实效性的过程中需城市建设践行市场化原则,主要是指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以城市居民生活生产需求为中心,立足实际进行组织规划,正确解读区域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愿景、要求。城市建设需践行“居民至上”理念,将城市管理重心放在了解居民生活生产需求层面上,并通过开展经济活动满足相关需求,如“大健康”需求、教育需求、就业需求等,最终实现城市建设目标。以市场化原则为依托推行城市建设市场营销观念,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动能,即“居民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虽然市场营销观念由来已久,但与城市建设的融合与研究成果仍然较少,为提升城市建设竞争实力,城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意识到城市建设发挥经济效益必要性,以此为由提供城市服务并生产物品(公园、学校、图书馆等),使城市建设方向更为清晰,为发挥经济效益给予支持。
3.3 资产化原则
城市资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无形资产,如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城市特色等,二是有形资产,如城市设施、土地资产、矿物资源等,这是城市建设宝贵资源,需在建设项目中予以优化配置,还需遵照市场发展需求及供需关系增加总量、优化结构,使城市固有资产能滚动增值。例如,有些城市历史文化极具特色,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可加大旅游经济发展力度,建设传统手工作坊,将当地特色小吃、民俗作品(剪纸、泥塑、器皿、银饰等)包装成旅游纪念品并进行产业化营销,作为城市经济来源之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当地就业,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充分利用城市“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助力城市保护文化底蕴,以此为由吸引资本投入,为城市建设资产化运营提供保障性条件。
3.4 效益化原则
为践行效益化原则城市建设发展需树立效益意识,这是经济主体在运营进程中减少投入并自觉规避风险的重要思想观念,是产业化原则深入推行的保障,在公共关系中存在“二重性”。一是公共关系主体关注城市建设某方面的效益,如老年人关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等;二是公共关系主体较为关注社会综合效益,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例,其囊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等保障,其综合性随之凸显。城市建设要重视组织性经济效益,发挥组织机构主体能动性,维护城市及自身效益,重视经济文明建设,立足城市发展实况肩负“两个文明”重担,在利用公共关系助推物质文明进步同时还需改善精神风貌、优化思想素质、提升道德水平,重视社会综合效益,以公共关系为依托,确保整个社会关系看重组织行为利益作用与影响,使城市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与产品,满足当今社会“两个文明”建设需求,优化组织机构合作关系,经由不懈努力为公益福利事业、文化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事业做出贡献,使城市在居民心中的形象得以优化,为增强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给予支持[2]。
4 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的难点
4.1 规划性欠佳
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是一项系统性、发展性、战略性工程,需通过策划将可能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均纳入发展战略中,实现统筹调配经济建设所需资源目标。当前城市建设存在规划性欠佳问题,主要源于有关战略宏观性有余、微观性不足,为赋予规划建设一贯性凸显其权威,未能结合实际灵活调整,影响城市建设成效。
4.2 缺乏鲜明个性
近年城市建设事业如火如荼,虽然人居环境有所改善,但城市特色消磨殆尽,出现“千城一面”现象,在单调的城市群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空间紧缩,城市逐渐丧失魅力,无法给国内及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城市不应是钢筋混凝土堆砌的堡垒,而是经由岁月雕刻并在时间中不断成长的生命体,这就需要城市建设优化机制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智囊团为基础,助推城市个性化发展,多渠道挖掘产业化建设潜力,焕发本土文化、生态资源生机活力,为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4.3 资源配置效率低
经济效益无法凭空产生其累加与发展离不开资源,如何配置城市资源,成为发挥城市建设中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当前城市经济化发展经验少,加之缺乏先进理念作为支撑,使部分城市未能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配置资源,影响资源利用成效,有碍城市建设与发展。
4.4 经济理念有待优化
经济理念与城市建设的融合有利于职能部门树立经济意识,引入市场机制,关注竞争压力,防范建设风险,为城市建设资本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当前城市建设经济理念有待优化:一方面需因地制宜借鉴城市成功建设经验;另一方面需通过创新最终形成契合本城市发展的经济理念,为有效指导居民、企业、政府、组织机构等主体参与到城市经济建设活动中奠定基础。
4.5 建设方式需要创新
创新是攻克城市建设发挥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亦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多数城市经济化发展方式有待创新,对国家政策过度依赖,未能调动社会组织主体能动性,同时建设方法存在脱离人民群众问题,无法改善民生领域,使城市建设本质追求与建设活动相悖,有碍城市建设及科学发展[3]。
5 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的路径
5.1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工作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我国建设潜能、开发密度、承载能力关系紧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是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新举措及新思路,可实现城市可持续建设目标,同时以人为本,尊重生态规律,突破行政区狭隘理念束缚,用长远战略思维为城市建设布局。城市建设规划需解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助推区域发展,保障区域协调,落实总体战略,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優势互补区域性产业结构,助推本区域内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能同步发展。加强欠发达城市扶持,侧重改善中西部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紧缩区域公共服务距离。针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区、人口较少民族、生态保护任务重等区域规设科学合理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转移,发挥帮扶优势开发产业项目,使城市资源优势能朝着经济优势方向发展,鼓励中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带动下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发达城市对欠发达城市需对口援助,创建市场为纽带、政府为主导、经济为主体、项目为依托互利互惠、共同进步机制,健全城市资源开发及补偿机制与有偿使用等机制,对资源枯竭且存在调配困难的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帮扶,增强政策导向性,根据城市资源、发展潜能、居民需求以弥补短板、发挥优势、享受公平、优化服务为出发点明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持下城市建设规划工作目标,保障战略定位清晰,区域性互动效果优化,缩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使城市建设规划格局更具科学性、人本性、发展性[4]。
5.2 赋予城市建设差异性,规避“千城一面”现象
为解决城市面貌趋同、缺乏文化内涵、丧失区域特色、建筑缺乏时代性、城地失调等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赋予城市建设差异性,规避“千城一面”现象。
第一,控制城市膨胀的“欲望”。詹姆斯特拉斐尔(美国著名城市研究专家)指出,欲望塑造城市品格,科技则能改变城市面貌,在新时代“智慧型城市”成为建设发展风向标,如何协调科技与城市品格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免于陷入“同质化”发展泥沼需解决关键问题之一,使科技能促进城市发展,还要控制城市“欲望”,避免发展过于盲目,为有差异性的发挥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第二,深入解读特色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因,只有在尊重基因前提下才能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为此特色城市需统筹文化资源,针对文化进行研究,看到城市自身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基于区域发展战略拓展文化资源整合范围,例如吉林省在利用冰雪文化谋求经济效益时可以东北地区冰雪文化资源为依托制定实践性方案,梳理当地冰雪文化脉络,挖掘冰雪文化资源内涵,以该文化为依托了解风土人情、特色习俗、传统运动等各个方面,看到特色文化价值,弘扬地域文化,继而树立城市文化自信,以特色文化为载体发挥经济效益。
第三,在战略设计中加强以人为本。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居民需求展开,不同时代居民需求存在极大差异,当前社会建设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要深植科学发展观,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区域文明与城市建设更为和谐,并利用科学手段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城市战略性设计质量,使城市能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达到将经济效益转化为化解城市建设矛盾动能的目的。
第四,关注整体与部分协调性。在城市建设规划进程中为增强其差异性需把握全局、明确定位、从宏观着眼,在展开区域规划工作时需区别应对。安东尼·维德勒(著名历史学家、建筑学家)指出,不能用不负责的态度、野蛮化手段以“现代化”名义重塑城市价值观,要用科学态度保护老城及建筑,使之成为城市建设亮点,为此需看到城市建设差异,延续城市文化脉络,重视保护特色建筑群,对城区展开“微更新”活动,把握城市建设“度”,使城市空间规划更为协调,“新”与“旧”交相呼应,成为城市一部分,使城市建设可有效发挥经济效益[5]。
5.3 优化配置城市建设资源
党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提高城市群、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及资源配置能力,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建设提出新要求,使城市建设效率及管理效果得以优化,顺应趋势、尊重规律,提高城市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性,继而解决新时代城市建设发挥经济效益难题。
第一,提升城市群、中心城市承载能力。根据国家政策加强城市建设体制改革,使中心城市、城市群产业、资金、人口吸纳能力随之增强,推动城市建设要素流动与集聚,同时针对土地管理制度、落户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等制度予以优化,保障城市建设空间对拓展,将落户人口与财政转移支付关联在一起,使城市群、中心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集聚、政策倾斜、释放能效、强度控制给予支持。
第二,提升城市群、中心城市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区域性城市群、中心城市资源配置有效性,抬升特殊城市地位,发挥特殊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这就需要提高特殊城市科研创新质量,追加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头部企业,丰富特殊城市产业层级。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群、中心城市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等环境,使之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优化。以城市群、中心城市为依托深入改善周边区域产业、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关系,打造联防联治、协作互助、统一管控高连接、高效率、高服务合作机制,为城市产业链分工及发展机制梯度调整给予支持。
第三,提升行政区划设置能力。在城市建设中国家针对行政区划设置予以调整,例如2011年成都、合肥、西安陆续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部分区域纳入原属范围,2018年国家批准山东济南及莱芜调整行政区划,将莱芜市撤销,作为辖区归济南管理,将地级市并入省会城市,使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成功的行政区划设置经验说明以区域建设及全国发展为依托消除城市联动障碍的必要性,同时需规避“垒大堆”“拉郎配”现象,扩宽城市发展中心,改善城市发展布局,拓展城市辐射领域,助推整个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经济融合发展[6]。
5.4 转变经济理念
第一,践行“双子星”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理念。在我国多省份存在省会城市与经济强市平起平坐现象,如山东的青岛与济南等,“双子星”由此产生,并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激活区域经济的重要理念,为此需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缩小城市分化发展差距、改善民生领域前提下推行传承创新、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原则,激发“双子星”城市潜能,以“双子星”城市为依托集聚生产要素,如资金、人才、科技等,通过政策支持、规划设计扩展“双子星”城市辐射带动经济发展范围,挣脱城市单一建设及经济发展束缚。
第二,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集约型经济理念优势。集约型经济理念主要是指通过系统性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综合利用率,在此前提下增加经济效益。城市在建设中集聚诸多生产要素,这就需要推行集约型经济理念,在成本低、消耗低、质量高、效益高前提下完成城市建设任务。
第三,发挥“互联网+”理念城市建设作用。信息时代高新科技影响无处不在,对城市医疗服务系统、教育系统及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发展意义深远,为此城市建设需发挥“互联网+”理念作用,制定智慧型城市建设目标,以此为由集聚信息资源,助推城市朝着智慧化方向演变,其间在经济领域释放技术红利[7]。
5.5 创新建设方式
城市建设若想提高经济效益需加强创新,为经济产业优化升级给予支持,例如城市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民生、经济、政策、资源等与城市建设有关数据信息输入信息系统,运用云存储、数据库、物联网等技术针对海量城市建设数据信息进行统筹、分析、处理、加工及挖掘,用以明确城市建设趋势、规律、需求,为城市规划、行政区划、产业转型、企业改革提供依据,实现城市建设发挥经济效益目标。再如,运用PPP模式,以市场竞争为依托提供服务,在城市建设项目加持下鼓励民营资本、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合作,为更多生产要素集聚城市建设领域给予支持。以PPP模式为依托,对冲项目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整体效率,扩宽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使私营机构、公共部门财务更具稳健性,继而助推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8]。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经济效益具有解决民生问题并实现城市化发展目标必要性,为此城市需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城市建设、环境效益三者关系,推行产业化、市场化、资产化及效益化原则,在明晰城市建设阻力同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工作,赋予城市建设差异性,规避“千城一面”现象,优化配置城市建设资源,转变经济理念,积极创新建设方式,达到推动我国城市新时代建设及经济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达,方翠薇.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经济效益风险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1):56-57.
[2]龍里,田琼,彭金财.永州市智慧城市水上交通建设与发展探索[J].科技风,2020(21):2.
[3]陆西兴.解读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经济效益[J].消费导刊,2019(44):178.
[4]苏正安,米玛扎西,王寿君.那曲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研究[J].中国水利,2020(9):34-36.
[5]单楚砚.丹东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新探索[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0(7):28,76-78.
[6]倪晨鸣,邓勇,钱晨.东方有线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探索[J].广播电视网络,2020,27(7):34-36.
[7]何晨曦,程新明,黄忠.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20(20):130.
[8]蒋素霞.通信铁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J].中国电信业,2020(7):63-65.
[作者简介]梁昀(1985—),女,汉族,山西襄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学历,讲师,中级职称,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基层治理、决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