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
摘 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学生,其个性和品质发展往往是不健全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学非常有必要。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幼儿园劳动教育,促进幼儿个体的身心健康协同发展,挖掘幼儿的劳动潜能,提高劳动能力,从而使幼儿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个性品质;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7-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90
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个性品质是决定发展前景的关键,在幼儿阶段要注重通过劳动教育发展幼儿的智能和体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打下积极健康的发展基础。当下受一些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参加劳动的机会较少,从而产生了如任性、懒惰、性格孤僻、依赖性强的不良个性品质。为了更好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势在必行,幼儿园教师要能够基于幼儿个体的实际認知特征以及心理发展阶段,运用劳动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个体能力实现综合发展。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很多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认为,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让幼儿进行单纯的体力劳动,这一教育观念并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劳动教育在于通过教学引导,挖掘幼儿对于劳动的自觉认知,从而养成劳动的习惯,进而热爱劳动[1]。具体来说,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能提高幼儿的独立自主性
让个体学会生存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而生存教育的根本即在于让个体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当下,很多幼儿最为缺乏的就是独立性,不仅在生活上较为依赖家长和老师,认知上也不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教育是可以提高个体的独立自主性的,这是因为劳动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自己动脑解决,久而久之,在独立劳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独立自主性也会得到强化[2]。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剥夺幼儿的劳动机会,反而要鼓励幼儿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避免产生依赖心理,并要鼓励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意识,促进个体独立自主性的强化。
(二)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思想品质
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责任感、磨炼意志,获得情感发育的机会。付出劳动之后,幼儿会渴望得到预期的劳动效果,而为了达到目标,劳动过程中需要有自制力以及毅力,这些品质层面的训练可以带动幼儿形成更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道德品质,明确作为社会人需要履行的义务以及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从而形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劳动过程中,幼儿还会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树立平等观念,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自觉以劳动成果为社会服务。
(三)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片面地认为,劳动只是一种机械运动,没有创造性,实际上对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来说,手脑之间的联动能够很好地带动个体构建创造力。教师在引导幼儿设计、制作生活用品和玩具的过程中,幼儿会投入思考,以劳动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呈现出来,而且劳动的这一创造性也可以反过来激发智力兴趣,让幼儿坚持探索。幼儿以手作为探索世界的工具,而劳动正是思考的体现,所以,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品质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通过劳动环境的塑造,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品质
环境能够带动个体成长,所以教师要为幼儿构建浓厚的劳动氛围,尤其要向幼儿强调劳动的美德,让幼儿接受劳动,并在劳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感受劳动之美。对于劳动实践环境的构建,幼儿园教师要在园内留出专门的劳动活动角,例如可以在幼儿园中规划出一块种植地,在里面种植一些蔬菜或者花草,教师要让幼儿担负起照顾植物的责任。除了要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之外,也要定期照顾和关爱这一区域,让幼儿将劳动转变为一种习惯。
为了更好地带动幼儿参与到劳动氛围的构建中,教师要注重尊重幼儿的实际感受。以种植地为例,教师要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在当下的季节中可以播种哪些种子,并让幼儿熟悉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并要求有专门的幼儿负责浇水、除草、捉虫以及收获,这些趣味性的情节能够让幼儿乐在其中,并在观察种子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3]。整个过程中,幼儿所掌握的不仅仅是种植植物这一劳动技能,还可以在讨论、交流以及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分享劳动的果实以及快乐。
(二)在劳动情境游戏体验中培养幼儿勤劳勇敢的品质
处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最喜欢的还是游戏,所以教师要注重借助游戏这种方法,将其和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为了让幼儿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在将劳动教育融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幼儿本身的生活体验,以生活作为情境,让幼儿融入其中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例如,针对小班的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玩过家家游戏时,要让幼儿多去模仿生活中的情境,像家人一样打扫卫生、炒菜、煮饭、收拾餐具;扮演司机的幼儿要擦玻璃、清理座位。这些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模拟劳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意义并掌握劳动方法。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让幼儿放眼整个社会环境,进行劳动行为的模仿,如扮演海鲜超市的老板,制作一些新鲜的海鲜产品;或者模仿服装店的裁缝制作衣服,从而还原各行各业的劳动状态。幼儿在此类情境游戏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劳动的认知以及理解,从而强化体验。
为了加强劳动游戏的效果,教师也可以使用一些真实的工具,让幼儿真正参与到劳动过程中,例如让幼儿完成手工制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劳动的主体交还给幼儿,即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强化克服困难的决心,幼儿在参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强化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遇到困难时共同解决[4]。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件劳动成果。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幼儿会积极开动脑筋,勇敢地面对困难以实现目标,而且在劳动过程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操作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强化。
(三)将劳动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格
由于当下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在家庭环境中不让幼儿进行劳动,这种包揽幼儿一切事物的教育方式反而让幼儿丧失了独立意识,导致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幼儿阶段是个体各项能力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缺乏相应的引导,没有让幼儿养成劳动习惯,幼儿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劳动的责任和义务,在其他行为上也会依赖他人。所以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强化劳动教育,并让家长在家庭中给予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质。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包括自己进餐、喝水、睡觉等,开展劳动教育时要注重和幼儿的这些生活结合在一起,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实现身心发展。例如,当幼儿来到园内之后,教师要让幼儿在签到纸上打钩、签名,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值日生负责班级内的玩具以及图书整理,监督其他幼儿洗手帕,整理桌椅等。这些劳动都能够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在开展此类劳动的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地提升对自己的要求。教师还要多鼓励幼儿,帮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树立自信,当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服务意识得到提升时,教师要立刻给予表扬,并向幼儿强调“你一定行”“你会成功的”“你真棒”,用这类话语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从而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四)在有趣的种植劳动中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的品质
劳动教育也可以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完整地感受劳动的过程并收获快乐。例如对种植园区的规划能够让幼儿每天都有常规的习惯,对种植物进行细心管理,并且通过这些植物发现生机和活力,实现劳动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5]。在种植植物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先思考即将种植的作物会有什么样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养成事先规划的思考习惯。对于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最终幼儿会在收获劳动成果时有效塑造其思维能力。
教师要多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及尝试,并让幼儿将劳动的喜悦分享给他人。种植劳动也可以延伸到家庭,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在细心呵护植物的过程中,发觉劳动的不易及乐趣。家长要加强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幼儿在整个劳动过程中的态度以及改变,积极地影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最终实现用劳动带动个性品质形成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代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个体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也要有健康的体魄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为了帮助个体打下扎实的根基,幼儿阶段要注重个体的劳动教育,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掌握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通过劳动打开视野,挖掘自身潜力。劳动作为一种个体与外部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是构建健全人格的有效方式。通过劳动,个体的团队协作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幼儿园教师要注重通过劳动教育让幼儿学会生存以及生活机能,与他人和社会构建积极正向的关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具备时代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琦奇.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探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8):37.
[2]李作林.勞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J].创新人才教育,2019(2):33.
[3]赵树勤.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游戏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J].新一代(下半月),2018(4):184.
[4]陈静.浅谈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60.
[5]何柏秀.关于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