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卿
摘要:国有企业在进行采购管理工作时,只有不断规范集中采购,才能提高采购的效益和采购工作的效率。对国有大型企业来说,采购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实施集中采购,不仅可以扩张采购的规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购的议价能力。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传统采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国有大型企业集中采购规范化建设的途径,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大型企业;规范化采购;建设途径
国有大型企业具有庞大的运营规模,运营成本高。为了降本增效,就需要国有企业重视规范化建设采购环节的意义。在以往进行采购管理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缺陷,但国有企业在发展建设中也积累了一定的采购经验,为了在采购管理中不再重复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不断规范化采购工作。
一、传统采购管理存在问题
在以往进行采购工作时,采购的流程主要是互相传递物资供应商和物资计划员之间的信息,如果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部门环节出现了管理问题,就会造成企业各个管理工作互相脱节,出现采购数量混乱问题,比如物资重复性采购或物资库存不足等,同时还会积压大量的资金,难以获得比较优惠的采购价格。除此之外,传统的国有大型企业在进行采购时,机制流程会对该项工作造成影响,企业被迫实施电子采购模式和集约化采购模式。这两种采购模式都能满足现代化采购工作发展的需求,但企业由于没有较强的管控能力,所以无法提高采购效率。
为此,笔者总结了几点存在的问题:其一,企业没有对采购需求、审核及仓储等环节进行统一的管理,通常情况下都是“各自为政”,处于分散采购的状态。其二,企业所有的采购工作没有实现全流程控制,监督制衡的目的并没有体现出来。其三,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物资存储管理机构,所以各部门的存储物资信息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的需求,而且这一过程中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除此之外,因为企业部门较多,导致内部协调效率低下,采购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致使采购管理出现了问题,甚至还出现了资金长期积压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企业控制财务,还不利于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因此,要应对这些问题,填补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就需要企业突破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不断优化采购模式,提升集中招标,以此推进采购管理工作。
二、集中采购的含义与价值分析
在国有大型企业管理工作中,有两项非常重要的专项工作:采购工作和招标工作。为了构建更好的节本增效采购模式,就需要企业创建一支专业化的采购管理队伍,争取实现“零失误”的最终目标。企业可以打造一种双向控制的机制,以此来实现精细化采购管理的最终目标。此外,企业还要不断明晰采购的权责,不断规范化招标行为,使采购方式和手段都能呈现出信息化需求。同时,企业还应做好内外协调工作,这一过程可以借助内部和外部管控的手段,且通过挖掘物资效益和装备源头效益,来降低企业运行资本,实现节本增效,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国有大型企业集中采购规范化建设路径的开展
(一)明晰思路制定规划
在进行国有大型企业集中采购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构建一套高效、透明和集中的采购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在采购管理中需要把集中采购纳入到企业未来三年发展的规划中,通过采购模式和集中招标模式来优化原本的采购管理系统,并明确好实施的方向。当然,还需要企业确立责任明细制度,并开设阳光采购的格局,以此实现集约化管理,使规章制度更具实施性和透明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进行采购业务整合前,先要提升自身的议价能力,统筹规划集约化采购工作,之后借助先进的采购方式,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此外,开展统一和集中的采购工作,以及统一的监管工作,还能有效避免贪污腐败的不良行为。
(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
企业从集约式采购模式过渡到集中采购模式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进行实际管理时,需要分步实施,但这一过程要在模拟试验改革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来衔接下一阶段,使下一阶段也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整个过程可以实施梯次推进的方式,能有效避免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弊端。这种梯次推进的改革方式,很好地创建了综合性服务平台,也就是说,是采购、配送以及服务集中于一体的平台,从而形成了一个规范化、高效率的管理体系。
当然,企业在过渡集中采购的模式时,还要结合物资采购改革工作的实际状况,可以先从简单的项目来改革,之后逐渐向较难的项目过渡推进。这种改革模式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个准备时间,有关部门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对项目有所了解和相应的调整,并通过内部调整完成最合理的调整和分配。此外,物资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相关职能工作和人员配备工作,才能有条理地承接采购相关的业务,确保企业各部门的改革过渡和衔接工作,形成了采购业务流程闭环,从而实现了集中采购规范化建设。
(三)完善制度再造流程
在进行采购管理规范化改革时,企业还需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及明确的实施细则,来保障采购管理工作。如果采购业务存在变更问题,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再造流程很快地适应改革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
其一,划分工作界面。这一点是指划分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物资使用部门与物资装备部门的业务。可以转变以往单一化对接的方式,避免对接过程出现沟通不通畅的问题。总之,这样的划分方式,能够确保采购工作中衔接工作和协同工作的效率。其二,管办分离。这一方式不仅能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还能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改革时需要企业分开运作一些工作环节,如招标评标、计划管理以及合同执行等,各部门就能落实好各自的工作。只有在各部门间形成互相制約和相互衔接的关系,就能真正规范化整个集中采购工作。这一过程是靠各部门间的制约来规范自己行为的,并且使采购中的各环节形成了一个闭环,只有这样,采购部门就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还能进行最有效的监管。其三,规范计划提报。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做的就是规范计划提报,因为集约式采购模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任何时候有需要就进行提报,导致对规范化的工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不能及时有效地避免重复采购、过度采购和重复提报的问题。所以,就需要规范化的整改提报工作,比如可以采取年度提报、季度提报或是每月提报的方式进行提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规范化计划提报,还能在采购过程中形成非常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采购的效益。当然,企业也要结合实际状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采购审批流程,才能实现对相关权利、相关责任和业务连续性的划分。这一过程能够提高节点的互补性和管办的协调性,可以为体系化和制度化的采购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规范性的建设
1. 建设集体决策机制
在开展采购工作前,采购部门需要明确决策的权限,也就是说需要负责采购工作的部门和管理层办公部门明确具体的业务。当然,权限之内的采购事项要靠采购部门负责,一些具有重大变更的事项要安排于专门负责此项业务的工作小组。比如,专项物资定价研讨小组,安排其负责物资采购的预算工作、商务谈判工作、供应商报价核定工作等,确定最终的价格后向相关部门汇报审批。
2. 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采购工作,可以有效比对材料供应、提报汇总等相关信息,还能进行线上操作,如拟定招标合同、签发招标合同等。这样可以实现业务公开化,有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此外,还需要企业清晰地划分职责,这样不仅能缩短采购周期,还能提高采购效率。在初期进行集中采购规范化时,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都会得到提升,这非常有助于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还能形成规范化采购系统。
3. 建设供应商数据库
企业在进行采购工作前,应当深入调研物资供应市场,来搜索采集有关供应商的信息资料。通过对比信息后,就可以选择出最适合的供应商。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设种类齐全、数据全面的供应商数据库。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相关负责人调用相关数据,还有利于相关研讨小组分析相关数据。
四、轮岗交流
除过以上三点规范化建设内容,企业还需要结合岗位需求划分岗位,如可以将岗位划分为:一般岗位、辅助岗位和关键岗位。尤其是关键岗位的人才,企业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尽量做到人员满三年进行轮岗交流,还有关键岗位人才的选聘工作,要求人员必须具备基层岗位锻炼的基础。同时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测评人员当月的工作状况和业务完成情况,并将考核成果作为岗位晋升的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大型企业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需要企业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应对这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采购管理,企业只有不断规范化采购工作中的各个流程,才能帮助企业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凡.国有大型企业集中采购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7):12-23.
[2]孔曉明.浅析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1):249.
[3]陈广宜.综合型国有企业集团集中与分散采购研究[J].现代商业,2017(07):126-127.
[4]胡开炳.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探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7(09):38-39.
[5]王育才.材料物资集中采购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07-118.
[6]武文卿.《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颁行[J].中国招标,2018,(16):13-15.
[7]叶维东.国有企业物资集中采购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J].财经界,2018(03):110.
[8]王延国.国有施工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实践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40.
(作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山西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