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伊雁
【摘 要】模型思想在數学教学中无处不在。以“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一步步地通过感知模型、构建模型、应用模型这三个阶段来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模型思想 植树问题
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里十个核心概念中唯一以“思想”指称的概念,也是三种基本数学思想之一,它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这一定位充分体现了模型思想本身的重要地位,更显示了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植树问题”是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学生模型思想的重要素材。通过对“植树问题”这一典型情境的学习,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将来应用到其他同类模型的实际问题中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材通过对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和一端种一端不种三种情境的比较,对间距、间隔数、种植棵树等几个关键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信息,了解这类数学问题的基本特征,感知数学问题模型;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逐步得出解决这种数学问题的基本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一、在情境中感知模型,培养建模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良好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激情参与到课堂探索中来。植树问题的数学情境在学生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自主建模。由此展开教学,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建模思想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师(课件出示学校操场旁的花坛):为了绿化校园,学校要在一条20米长的操场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
生1:4棵。
生2(哈哈大笑):错了,应该是5棵。
师:哪种是对的?4棵?5棵?大胆地猜想一下,有没有3棵的?
师:种的棵数跟哪些信息有关?
生1:与全长有关。
生2:跟每隔几米种一棵有关。
师:数学上把它称为间距,表示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同样的总长度,同样的间距,为什么棵数不同呢?
渗透模型思想首先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模型意识。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剥离其非数学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结构及特征,初步感知并建立模型,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植树问题”是相对独立的专题性知识,特征明显,模型清晰,学生自主建模难度不大。教材的编排顺序是先基本再变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针对如何让数学问题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学习“自己的数学”并顺利建构这一问题,课例选择了整体呈现,将三种情境通过一个常见的、开放式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抽象出数学信息,发现“棵数”都是与“总长度”“间距”等有关,从而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整体模型,猜想“同样的长度、同样的间距为什么种植的棵数不同?”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模型。
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模型,掌握建模方法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经历操作、观察、对比、发现等数学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引导学生及时地对信息进行加工与整理,最后进行判断与归纳,逐步将数学问题模型化。这样才能让知识在头脑中完整地构建,建模思想也不断得到渗透。
师: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上,每隔5米种一棵,要种多少棵?请你当一个小小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设计出植树方案,完成后可以与你的同桌交流。
生1:我是这样想的,用画图的方法,20里面有4个5,发现要种5棵树。
生2:我也认为是5棵,但我是用算式来计算的:20÷5=4(个),4+1=5(棵)。
生3:每隔5米种一棵,一个间隔对应一棵树,发现有4个间隔,4棵树,最后还多了一棵树,所以还要再加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同样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学生真实的课堂生成。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不同的解决方法,都是基于对问题模型的初步感知,教师的任务就是顺应学生的思路“往下走”,帮助他们进一步顺利建构模型。
师:这几个同学真了不起!不但得数统一,而且想法各不相同!他们长大了不但能当设计师,还能当数学家!在这么多种方法里,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种。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一看就知道。
生2:我喜欢第二种。因为第一种方法太麻烦了,还要画图,第二种算一下就好了,比较简单。
师:你觉得算简单,他觉得画一下也很简单,是不是?有没有选择第三种的?
生3:第三种也要画,也麻烦。
生4:我也认为第二种比较好。这里是20米,如果是100米呢?难道你也画?
师(把目光转向生1):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100米呢?1000米呢?你还能画吗?(生1 不语)
生5:我认为两种方法都好。当数量大的时候,画的方法比较麻烦;但是数量小的时候,比如10米长,那画一画的方法更简单。
师:你还会根据不同的數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更合理,更简便,真棒!那么算式最后的“+1”表示什么?
生6:表示从头到尾的最后一棵树或者从尾到头的第一棵树。这里的每一段都表示一棵树,所以最后剩下一棵树。
生7:因为两端都种,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
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用解决数学的一般方法——列式计算。算法优化的过程,实际也是一种数学归纳的过程,由直观到抽象,由千变万化的情境归纳到统一的数学模型中去,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意义,并在一步步的探究中掌握构建模型的基本方法。
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引导到了教学关键之处:怎样理解“+1”?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的认知难点,更是教师施教的关键之处。
师:一定要“+1”吗?有没有不“+1”的?
生1:老师,我不但不“+1”,我还“-1”!
师(故作诧异地):真的?可能吗?
生2:有可能。如果小路的两边都有房子,这样两端都不用种了,这时候只要种3棵就够了。
师: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是3棵吗?
生2:是的。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两端都种的情况下需要种5棵,现在两端都被房子占了,也就是少种2棵,就是5-2=3(棵),所以两端都不种只要种3棵就可以了。
师:还可以用我们刚才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你真会学以致用。
生3:我是这样想的,两端都不种的情况棵数要比间隔数少1,所以20÷5=4(个),4-1=3(棵)。
师:看来刚才那位同学说的“-1”也是有道理的。
生4:老师,那我也可以一端有房子,一端没有房子,这样就可以不加不减,间隔数刚好等于棵数。
在重点研究了“两端都种”基本模型,理解“+1”的本质之后,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1”或者“不加不减”。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探究模型的另外两种变式,从基本模型的规律中推理出变式模型的规律,不仅建构起清晰的数学模型,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三种模型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其实“两端都不种”和“只种一端”就是“两端都种”的特殊情况,从而理解植树问题模型的本质。
师:现在再来看刚才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感觉老师故意下了个套。
(师生大笑)
师:说得好!这个套在哪里?
生:没有说明是哪种类型。
师: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看看这三种类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1:它们相同的地方都有20÷5=4(个),都要先求出间隔数。
生2:类型不同,要种的棵数也不同,如果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如果一端种一端不种,棵数=间隔数;如果两端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
比较三种模型,也就是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自主寻找其中的规律,把握植树问题的本质都是总长度÷间距,不同点就是起点与终点的情况,对应的算法就是+1、-1或者不加不减,在对比、汇报、交流、总结中完成从具体的现实植树情境到抽象的数学模型的转变,自主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数学模型。
三、 在生活中应用模型,感受模型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学习植树问题后,让学生把构建好的模型应用到生活中的站牌设置、锯木头、爬楼梯、敲钟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中去,促进学生展开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在应用模型的过程中发现这类题目的共同之处。这样的运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这一模型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模型的魅力和价值。
师: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我们每天都要爬的楼梯中也藏着植树问题呢,你能找出它吗?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老师走到了第几层?
师:思考一下,这是植树问题里的哪一种情况呢?
生:两端都种,72÷24=3(个),经过了3个间隔,应该爬到了第四层。
师:再看看锯木头又是什么类型。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生1:锯木头应该是两端都不种,因为木头的两端都不用锯。
生2:分成5段,有5个间隔,那么只要锯4次,每次8分钟,需要32分钟。
师: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应用植树问题的例子吗?
……
师: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植树问题有着丰富的应用,比如:装路灯、剪绳子、敲钟等。我们要运用数学眼光找到它们的“总长度”和“间隔”,这样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模型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只有适当渗透模型思想,帮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经历感知模型、理解模型并应用模型的过程,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生命力,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