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一品
摘 要:德沃夏克是捷克乃至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钢琴组曲《诗意音画》是其在钢琴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具有标题性、民族性和交响性多种鲜明的艺术特色,集中展示了德沃夏克独有的审美追求。基于此,文章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起,就作品的特色进行了解读,并就如何高质量地演奏作品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沃夏克;钢琴组曲;《诗意音画》;创作特色;特色诠释
一、德沃夏克与钢琴组曲《诗意音画》
德沃夏克,捷克音乐家,捷克民族乐派代表性人物。1873年,其康塔塔作品《颂歌》首演成功,并受到了勃拉姆斯的赏识。同时在勃拉姆斯的帮助下,他陆续创作出了多部歌剧和交响乐。1892年,德沃夏克远赴美国出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先后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音乐人才。1904年在布拉格与世长辞。
德沃夏克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而钢琴始终是一个重要方向。钢琴组曲《诗意音画》就是其代表作。1889年前后,德沃夏克的创作正值高峰期,为此他特意在布拉格附近的乡间建造了一所房子,每天散步或者与农民聊天,生活十分惬意,并萌生了将这些感受写成钢琴曲的想法,《诗意音画》应运而生。整个作品共包含十三首曲目,均有着十分明确的标题,或是对一条小路和周边景色的描绘,或是一段民间舞曲的再现,或是面对远山时的沉思,呈现出质朴、真诚、淡然的艺术风格,而且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一经问世,便获得了普遍的认可,直到今天仍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二、钢琴组曲《诗意音画》的特色和诠释
(一)标题性特色和诠释
标题是诞生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创作理念和手法,是指由作曲家为作品标上一个题目,或写下几个短语,阐明作品的主旨,便于观众更加准确和快速地感受作品。《诗意音画》中,每一首都有着明确的标题,每一首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如《春之歌》,顾名思义,就是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作品选用了大调式,引子部分由分解和弦构成,且起伏较大,正是對激动心情的真实再现。然后又用半音对冰雪融化、小鸟鸣叫、嫩芽吐露等细微景象进行了描绘。结尾则与开头相呼应,感叹春天的到来是多么美好。《闲聊》描绘的是夕阳西下,作者与农民坐在一起欢乐交谈的场景。对此德沃夏克特意采用了回旋曲式,表现出了轻松和诙谐的味道。主部旋律的起伏不大,意在突出一种叙事色彩。中间部分则加入了跳音,好像又有新的朋友加入,聊天的气氛也更加热烈。结尾部分,音乐逐渐平静下来,整个交谈在轻松愉悦中结束了。《酒神节》赞颂的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人们在酒神的庇护下,得以风调雨顺,大获丰收。对此德沃夏克特意采用了很多小跳进的小音程,以快速的节奏和跳音、颤音、小琶音等来表现欢快的气氛。可以看出,作品的标题与内容是完美契合的,这也正是德沃夏克精湛创作技法的直接展现。
针对这种标题性特色,演奏中包含两个要点。第一是要做好充分的案头准备工作。演奏者首先要对德沃夏克的生平、主要创作经历、审美追求等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再具体到这部作品。作为德沃夏克在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需要演奏者对每一首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真正明白每首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然后再进行演奏,验证自己的体验是否准确和到位。第二是要充分展开想象。这部作品中有多首都是以第一人称形式写成的,如《春之歌》,就是作者对早春的赞美。因此演奏者要回忆自己是否有过观察和体验早春的经历,同时可以借助一些影音资料,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这种状态下的演奏才是声情并茂的、富含艺术表现力的。
(二)民族性特色和诠释
19世纪后半叶,伴随欧洲各地民族运动的兴起,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并产生了以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等为代表的民族乐派。他们主张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于创作中,在突出作品民族风格的同时,使民族精神得到彰显,民族文化得到推广。这种理念和追求在这部作品中有着直接的体现。首先,德沃夏克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旋律进行了广泛的借鉴。在旋律方面,斯拉夫民族音乐中,常用三度以内的音程,整个旋律线较为舒缓,很少出现大的跳进,情感表现也较为真挚。比如在《黄昏小路》中,一开始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小乐段,前两句旋律呈下行走向,像是一个人的轻声叹息,后两句则使用了颤音,且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衔接十分紧密,虽然没有太大的旋律起伏,却同样传递出了一种真切的情感。其次,德沃夏克对民间舞曲进行了直接表现。如《富丽安特舞曲》,就是斯拉夫民族音乐典型的舞曲形式,德沃夏克以钢琴的形式进行了再现。可见,德沃夏克对民族民间音乐是极为珍视的,将其和创作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责任。
针对这种民族性特色,需要演奏者在技术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在《黄昏小路》的演奏中,为了表现出赞叹的感觉,演奏者应该适当放慢速度,在整体演奏力度上设计为由强到弱,然后再保证小乐句的力度与旋律上下行的变化相一致。而在《富丽安特舞曲》的演奏中,重点和难点在于八度演奏。就该曲来看,八度演奏应该选用一指和五指的指法,同时充分放松手臂,以尽可能保证演奏效果的统一。另外每一个八度的时值都要足量而精准,然后不露痕迹地转向下一个。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准备和运用,才能使作品的斯拉夫风格得到全面的展示。
(三)交响性特色和诠释
交响性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一大特色,旨在让简单的作品呈现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和丰富的音色变化,使主观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这一点在这部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农夫叙事曲》,该曲的别出心裁之处在于,采用两个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叙事。高低两个声部分别代表两个农夫,音高上一高一低,力度上一强一弱,具有突出的戏剧化色彩。而且到了再现部分,作品采用八度和弦的形式进行表现,意味着两个人已经结束了对话,投入了欢快热闹的篝火晚会中。《英雄的墓碑》中,为了突出英雄的悲壮色彩,特意采用三行谱表的形式,意在使钢琴这门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大幅度起伏变化的旋律、复杂多变的织体,都营造出了一种磅礴的气势,给予英雄最壮美的礼赞,也将作者对钢琴这门乐器的驾驭能力予以了全面而深刻的展示。《丑小鬼之舞》中,音符排列密集,力度变化频繁,意在营造出一种鬼魅的氛围,在观众面前展示出一种忽远忽近、忽明忽暗的视觉效果。正是对“音画”这一关键词的最佳展示,它也获得了只有交响乐才能呈现出来的感官效果。
针对这种交响性特色,同样也需要做好技术准备。《英雄的墓碑》中,面对左手连续的八度和右手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进行,演奏时要充分发挥手腕的连接和带动作用。可以将小臂和手腕固定在与琴键齐平的位置上,以手腕为轴,将小臂和手掌自然组成一个整体,既能保证演奏的准确性,又能够奏出轻巧灵动的音色。《农夫叙事曲》中,为了使音响效果更加突出,并表现出农夫在田间劳作挥汗如雨的情景,作者多次使用了节奏踏板。因此演奏时要保证踏板与节奏的一致性,手脚齐上齐下,保持一致,从而奏出浑厚而干净的音色效果。《丑小鬼之舞》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带有跳音的分解和弦,具有较高的演奏难度。要点在于演奏者要使用手臂和手指相结合的方式来演奏,手臂力量主要运用于和弦之间的连接,手指力量则用于跳音演奏,二者分工合作,既能保证乐曲的流畅,又能使跳音得到突出,将小丑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综上所述,作为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性人物,德沃夏克不仅以《诗意音画》奠定了其在钢琴创作领域的地位,更将其特有的创作理念和风格予以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他通过对大量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和技法的运用,将捷克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世俗生活予以了生动地展示与刻画,所以作品更像是一幅水彩画,一首散文诗。由此获得的启示和借鉴也是十分丰厚的:在中国钢琴曲创作和演奏中,一方面要求创作者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共同构建起丰富的中国钢琴作品体系;另一方面则要坚定地走民族化方向,在遵循钢琴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彰显民族精神、风格和气派。这样中国钢琴艺术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体现中国这个钢琴大国对世界钢琴艺术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臻.德沃夏克钢琴组曲《诗意音画》的作品简析与演奏探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2]潘静.德沃夏克钢琴组曲《诗意音画》的音乐语汇分析[J].大舞台,2014(11):149-150.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