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影子
摘 要:本文以筆者自身学习经历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刘炳辰《欢庆》(又称《六字开门》)为研讨对象,通过对鲁西南鼓吹乐中唢呐曲的创作来源和创作的艺术特点的研究,对《欢庆》乐曲中的三次变奏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曲调来源;三次变奏;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098-01
一、民间曲调来源
《欢庆》的曲调来自于隶属于鲁西南鼓吹乐的开门调,它是鲁西南鼓吹乐最古老、最常用的曲牌之一。原是一种较为短小的器乐曲牌,后由民间艺人通过各种变奏手法,将其发展成为现在完整的较为复杂的开门。最早在梆子戏中由弦乐器演奏,后经唢呐艺人加工,成为鲁西南唢呐的代表曲目之一。母体只有基本的骨干音,无任何加花或装饰。《欢庆》是开门的变体,是母体的基本旋律经过各种加花变奏形成。
这便是开门的母体的主体旋律,结构方整,十分简洁,旋律单一,节奏也简单。而正是这一简洁的母体,使艺人们便于进行各种各样的形式变化,包括加花、变奏、移调和改变节奏等,衍生出了很多的变体。通过一系列的加花将单一的旋律音变得丰满、紧凑,使简单的八分音在演奏上有丰富的听觉感受,这也体现出了开门调在创作上强大的可塑性。
二、创作特色——三次变奏
《欢庆》的乐曲结构为四小节的引子接乐曲的“正曲”,然后是“穗子”,“正曲”和“穗子”中间是过渡乐段,“穗子”后面是乐曲的结尾。
如下图所示:
“正曲”是乐曲的基本曲调,也是乐曲的主要部分。这三次变奏则正是在“正曲”中体现出来,是通过开门母体的三次变奏而成。首先是一句四个小节的引子,然后直接上板,进入了第一次变奏。第一次变奏节奏不快,可以按照自己的演奏顺态进行较小的改动,比如说像 这里的第一个 6和 7之间是没有附点的,但是若顺着气息,稍微延长一点时值并且演奏时手指就像在唢呐杆上抹动,使听觉效果像是 时,旋律便如同一种惯性的滑音,多了一些韵味。尽管这一段速度不快,但是演奏前倚音、复垫音、吞吐音、弹舌音等技巧都要短促、灵活,却又不能缺失线条感。
第二次变奏时,速度提升至每分钟72-80拍,顺承第一次变奏的旋律特点,也是有起伏和线条感,在这一段变奏中,不仅是节奏变得稍微紧凑,演奏的速度加快,在后面的旋律上也进行了加花处理,比如说 这一句是加入了大花舌的长音;以及 ,这里在每个 上面都加了上滑音,效果就像甩音一样,有一种像弹簧被压缩到最大限度后松手,猛冲出去后回弹;还有 ,这句的 使用的是舌推音,这种往下级进的旋律也体现了紧密的节奏感。
第三次变奏的速度变化要比前两次稍大,达到了每分钟80-98拍。这里的旋律与第一、二次变奏的前14个小节基本一样。但是前面两次变奏后的旋律都进行了加花,而第三次变奏是单纯的速度变化,在旋律的处理上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此时的各种技巧仍十分自然的倚在各个音符之上,不会有脱节感,只是缩短了每个技巧完成所需时间。这段旋律的演奏效果就像是喷发的火山,不断的喷涌而出,旋律的爆发感十足,将那种喧闹喜庆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三次变奏,速度的由慢及快在三次变奏的前 14小节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在第一二次变奏后的旋律的处理与变化则让整个曲子的主题富有变化,不会单一、枯燥。整个正曲部分也由这三次性格迥异的变奏将主题十分明朗的凸显出来。
三、结语
本文对《欢庆》在创作特色上的分析还是比较浅显的,还有很多遗漏或者有偏颇的地方需要专家们指正。
其实,对《欢庆》的三次变奏进行研究分析的价值不仅在于对乐曲本身的探究,也在于通过对这首由民间乐曲改编而来的乐曲进行探究,使人们重新审视这些民间曲调,更加关注这些由民间曲调衍变而来的乐曲。这些民间乐曲的变体取材于民间曲调,但经过艺人们的改编之后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改编过后的乐曲不仅保留了民间曲调的特点,而且对于新发展的演奏技巧及创作手法也进行了很好的吸收,对这些乐曲的推陈出新更使这些乐曲不断发展、与时代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石海彬.唢呐必学教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荣蕙荞.鲁西南鼓吹乐曲牌《开门》及其调名溯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
[3]袁静芳.鲁西南鼓吹乐的艺术特点[J].音乐研究,1981.
[4]张志可.民间唢呐曲创作的文化内涵初探[J].乐府新声,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