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学文
摘 要: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一直是当代中国电影人很难把握的问题。文章通过对20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最辉煌的时期进行回顾,吸取了当时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传统文化剧本中设计元素混乱而造成的失败案例。我国的动画电影想要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要求动画创作者不仅要从传统民族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更要在深度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兼顾中西方的美术思维。只有合理利用好“民族化”这一特点,中国动画电影才能走向世界。
关键词:民族化;中国动画电影;造型;美术思维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动画电影业也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从1941年的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到中国传统神话动画电影《姜子牙》,我国动画电影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材、造型及风格等不断变化,赢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可,创造了票房奇迹。但是当前,国产动画电影整体上依然与美国、日本的动画电影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为国产动画电影在设计和内容上更多坚持了“民族化”的特点。因此,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一直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80年代是我国动画发展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很多令人难忘的经典动画电影。这些带有我国独特印记的影片在当时的国际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我国对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纵观这些影片,虽然它们在选材、造型及风格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它们都共同具有“民族化”的特性。比如国内1960年摄制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原型出自齐白石的水墨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该片用灵动的国画笔墨,不但唯美地为小朋友们普及了自然知识,还将我们独立探索和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表达得淋漓尽致。196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推出了更为成熟的水墨动画《牧笛》,片中不仅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民族化”特性,还将国画中特有的构图方式及散点透视的观察方式以动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其音乐是由作曲家吴应炬根据我国南方民间音乐曲调创作而成,选用了大量中国传统乐器,如箫、高胡、扬琴、三弦等,用各种民族艺术语言将声画交融在一片江南诗画的美景之中。还有《小鲤鱼跳龙门》《人参娃娃》《渔童》等动画作品,在人物设定上融入年画、剪纸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改变了那个时期古板教育的倾向,以多样性的艺术手法,将民间传统艺术与动画这种新型艺术表达形式结合起来。这类影片在国际动画舞台上,无疑带有明显的中国“民族化”标签。
《大闹天宫》里的造型设计主要源于民间艺术,由艺术家结合中外多元化审美需求创新而成,并赋予了各个角色鲜明的个性。设计师在对人物造型或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依靠了自身的民族美术素养,还吸收了国外美术作品的特点并将其体现在了设计作品中。比如导演万籁鸣从小自学美术,还学习了与国画笔法迥异的油画,受到国内外美术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古今中外兼容并蓄的风格,这也是他的动画作品能为中外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原因。而该片的美术设计张光宇不仅以漫画作品闻名,对年画、版画和剪纸等民间艺术也很有研究。因此,《大闹天宫》中的角色造型设计受到了融合中外美术元素后形成的装饰性审美范式的影响。例如,玉皇大帝人物造型设计的原型是中国南方传统民俗中的灶君。通过对灶君的形象进行了变形和夸张,使得玉皇大帝的人物造型设计不但体现出浓郁的民间造型特点,而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画出了人物庄严的外表下包藏着的邪惡内蕴。再比如《大闹天宫》中太白金星的人物造型设计,长长的胡须,肥大的道袍,以及一对狡黠邪恶的眼睛,把此人老奸巨猾的性格显露无遗。从人物造型上不难看出,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不仅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夸张,还对人物的整体形态进行了调整,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区分人物的善恶忠奸。在花果山、天庭、东海龙宫等场景的设计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其中部分还吸收了国外水粉画的技巧,营造出既真实又写意的环境氛围。尽管《大闹天宫》是早期的动画电影作品,有着非常浓郁的政治色彩,但是其整体设计上都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能够使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层次的观众对影片产生不同理解和看法。这部动画电影除了在整体设计上具有民族精神的特点,还蕴含着某种共通的人类情感,使得国外观众也能对其进行品读,并从中了解中国文化,这也是其能够走向国际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90年代的动画电影在制作上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已经开始不拘泥于传统的二维动画,图像仿真技术为动画艺术的造型与叙事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动画电影制作步骤都被数字化,而且在内容上由先前的说教式动画逐步转向既适应观众趣味又兼顾商业美学的动画。这就要求我国的动画电影不仅要在技术上与时俱进,还要在整体造型设计和制作内容上有多层次的电影语境。从当今的动画市场来看,一味地强调动画的“民族化”已经不占优势了。美国、日本作为商业动画的大国,他们的动画作品为了世界票房,在题材、音乐、美术设计等方面利用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创作。例如美国的《功夫熊猫》《花木兰》和日本的《孙悟空》《七龙珠》等都选用了中国的文化素材,并且利用中国的“民族化”艺术元素为动画作品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
1999年中国迎来了首部SID数码立体声长篇动画电影《宝莲灯》,该片大量采用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相结合的制作方式,面向的观众年龄段也较同时期其他动画有显著扩大。该片的题材来自中国元明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带有“民族性”的特质,具有广泛的市场潜力。但《宝莲灯》也折射出我国在新时期动画电影的弱点,即人物造型设计缺乏统一性,导致人物刻画有拼贴感,比如二郎神、土地爷、沉香等人的造型有着中国的传统风格,而有的角色的造型却有着属于西方的风格。此外,为了满足各个年龄层观众的需求,角色造型略显牵强,没有把传统文化符号与造型特点有效统一起来。比如沉香出场时是一个7岁的孩子,圆头圆脑,剑眉大眼,穿着镶有红色布袋的黄色上衣和暗红色的小裤子,但是7年过去以后,沉香的外观服饰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只是手腕多了一副红色的流行护腕,裤子颜色变成了黑色,脸型变成瘦长脸。虽然看起来很干练,但是反映出制作方缺乏对我国传统服饰、发型及其他细节的深入研究。其中嘎妹的形象变化更是让人感觉很牵强,很突然地就从大眼睛、厚嘴唇、头戴玉佩的少数民族少女转变成短上衣、短裙子的时尚少女。这种莫名的变化不仅无法突出角色本身的性格,还导致角色在情节中的错位,甚至造成片中角色生命力不足,以至于影响了影片的整体气韵与情绪。反观《大闹天宫》,片中没有国外元素的嫁接,更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也获得了国外观众的好评,其关键原因除了故事结构的完整性还有整体设计风格的前后连贯性。
如今,随着动画电影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动画电影都融入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包括宗教、音乐等诸多元素。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通常也会掺杂着很多国际元素,如其他国家的文化理念、背景及风格。世界性、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审美认知。但是一部优秀的动画往往离不开“民族化”的特点,想要利用“民族化”制作动画作品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开发。《功夫熊猫1》的制作者在学习中国文化十几年的基础上,才制作出如此精良且带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动画大片。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人物设计师也是在深入研究了中国戏曲、中国北方人物的特点和性格之后,才设计出了花木兰的形象。同时,这个形象也得到了国人的高度认可。我国动画创作者利用“民族化”的特点制作影片时,首先要脱离美国、日本动画风格的影响,更深层地挖掘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把握形式元素背后的文化脉络,从而形成独具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风格。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孙平.文化与审美:中国动画学派的启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20:79-86.
[2]孙立军.中国动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56-88.
[3]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16.
[4]李铁.中国动画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66-80.
[5]张启忠.中国动画电影造型意指及其历史演进1926-
2009[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1:7-10.
[6]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77-80.
作者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