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龙
摘 要:銅管乐器是人类发明最早的西洋乐器之一,传入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铜管乐器和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碰撞、互补、融合,逐渐获得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青睐。目前来看,虽然铜管乐器在我国的发展比较快,但和国外相比,演奏人员、乐器数量、作品创作质量等仍存在较大差异。文章根据铜管乐器演奏的经验,对当前铜管乐器演奏基础训练展开了思考,以期提升铜管乐器的演奏质量,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关键词:铜管乐器演奏;基础训练;气息训练
铜管乐器演奏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艺术形式,不仅对演奏人员有着一定要求,还要求演奏人员具备良好演奏素养。具体来说,想要在演奏中充分发挥出铜管乐器的优势,就必须提高演奏者的身体协调性,任何一个身体部位在实际演奏中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前很多铜管乐器演奏者,其专业性较高、演奏效果较好,但还是有一部分铜管乐器演奏者无法掌握铜管乐器的演奏技巧,在演奏中过于模仿国外演奏家的动作和神态,忽视了自身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使铜管乐器的演奏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铜管乐器演奏中基础发音技巧的训练
无论什么乐器,乐器发声状况会决定乐器表演队质量,同时带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开展铜管乐器基础发音技巧练习时,教师可以要求演奏人员在练习前开展模拟练习,如让演奏人员先在脑海中想象一个铜管乐器,按照吹号的方式,用气息冲击上嘴唇和下嘴唇,使嘴唇产生振动,然后发出“扑扑”的音,随后深吸一口气,用呼入的气体支撑身体中的横膈膜,同时嘴角要保持微笑,保持吹奏的动作,缓慢地发出“吐吐吐”的声音。
要想充分发挥出西洋管乐的声音优势,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官体验,顺利地做出各个音的变换,在基础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口型大小、嘴唇薄厚等先天条件,合理地选择其适用铜管乐器的种类,以便促进演奏者快速顺利地掌握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技巧。如对于嘴巴小、嘴唇较薄、牙齿整齐的演奏学习者,教师可以在训练中让其多接触圆号、短号等乐器,嘴唇相对较厚、嘴巴相对较大的学习者,要让其接触长号和低音号等乐器,但长笛、萨克斯等乐器对学习者自身条件没有要求。在基础模拟训练中,演奏人员要放松自己的身体,避免嘴唇做出过多的动作,同时重视乐器和自身条件的匹配度,促进音型顺利发出。
二、铜管乐器演奏基础训练中的气息使用
在铜管乐器演奏中,具体来说,演奏人员只有确保自身气息流畅、快速、饱满呼出,才能带来一场良好乃至完美的演奏。但目前来看,在铜管乐器演奏训练中,有的演奏者会在面临演奏时或演奏中出现无法进入状态、自身情绪控制不好、身体紧张、找不到灵感的状态,无法准确定位音符,从而对演奏的效果造成了影响。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大多是演奏者对气息的掌控和理解较差,大多只记住了在静止吹奏时要下压自身的横膈膜的理论,忽视了此类气息运用的弊端,从而出现身体僵持、进气的情况,对演奏音色造成影响。
想要有效地改变此类问题的出现,相关演奏人员就必须在铜管乐器基础训练中强化对气息的运用,从丹田中发力,用自身小腹横膈膜收缩的力量来推动气息,同时借助放松的上下嘴唇集合气息,带动铜管乐器管内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共鸣。但在此过程中,演奏人员要注意不要用自身的胸、肩等僵固的力来带动乐器的发音,避免空气柱的反向振动使声源体振动离开自己的频率范围。所以在实际铜管乐器吹奏过程中,演奏人员要保持自身呼吸平稳,将自己的状态保持在良好的范围内,有意识地感受气息的深度和力度,确保气流呼出、呼入平衡,促使气息对流,里外结合,演奏出铜管乐器的独有音色。
针对以上内容,想要有效地提升铜管乐器基础气息训练的能力,演奏人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通常会双手合十在其中哈气,在哈气的那一瞬间,人的身体会自然放松,且口腔和喉腔会保持在打开的状态,如果演奏人员在演奏中猛烈、快速地呼出气流,那么此时产生的就是冷气,所以,演奏人员要缓慢地呼出气流,放松自己的口腔和喉腔,用暖气流来带动铜管乐器的发声,声音自然会较为动听;第二,在实际铜管乐器演奏中,演奏人员可以将自身的气流速度放慢,同时增大放出的气流量度,并根据演奏的练习曲适当地进行调整,以便能演奏出较为轻松、流畅、浑厚的低音,相反,将气流加快,流量减少,那么则可以形成明亮、顺畅的高音,以此确保演奏的顺利。
三、铜管乐器演奏时的面部肌肉
在铜管乐器演奏过程中,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训练外,控制面部肌肉也是较为重要的方面。目前来看,刚刚开始学习铜管乐器的人员在吹奏时面部特征千奇百怪,且有小部分铜管演奏学习者无法控制面部,大部分学习者对面部肌肉的协调不重视,缺少认知,这种思想会导致学习者出现面部肌肉不自主抖动、松弛、嘴型固定不住、漏气等问题,甚至出现病理性问题,影响其生活和音乐道路的发展。具体来说,导致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初学铜管乐器的人忽视了面部肌肉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在演奏时口腔两腮肌肉不配合,没有和嘴唇肌肉进行相互运动,导致面部肌肉丧失作用,上下嘴唇较为僵硬,无法流畅地进行振动,发出的铜管乐器音色枯燥、没有穿透力,在演奏高音时非常费力。
在铜管演奏过程中,演奏人员需要面部肌肉控制的时间较多。因为初学铜管乐器的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面部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在演奏时通常会让人感受到其一直在笑。所以在铜管演奏基础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演奏者面部协调控制的训练,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实时关注和告知演奏人员注意自己的嘴型,微微绷紧嘴唇,以便在接触铜管乐器时能自然而然地振动上下嘴唇,使其流畅、轻松地发出铜管乐器特有的音色。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以使用特定的身体收缩功能,使唇部肌肉放松,从而演奏出良好的音色。但演奏人员不能掉以轻心,完全依赖于自身的身体机能,而要在日常的铜管乐器演奏中,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下颚的平展,以便让自己养成口腔内上牙和下牙处于上下平行的演奏习惯,更好地进行演奏。
四、结合练习曲开展铜管乐器基础训练
在铜管乐器演奏教学时,教师要树立先培养基本功和基础知识,后开展练习曲辅助教学的思想,根据演奏人员的特点和进度,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内容。如对于基础较好、刻苦努力的人员,可以全面使用练习曲进行辅助训练,同时将练习曲作为作业布置下去,也可以使用非常规的跳跃练习曲对其进行训练,适当地提升乐曲的数量、难度等,摘选出练习曲的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着重练习。此种方式能让基础较好的演奏人员强化对乐器音段、音节的掌握,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提高演奏效果。
对于基础较弱、乐器演奏效果较差的演奏人员,教师要将强化其基本功、优化其薄弱部分作为培养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曲和乐曲辅助训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常规化的乐曲练习方式,从简到难,再从难到简,提升训练的速度,选择质量较高的练习曲。练习曲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人员对铜管乐曲练习的积极性,稳步地提升其演奏能力,帮助其夯实基础。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在其演奏过程中播放相应的音频和视频,提升学习人员对演奏作品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使其感受乐曲的变化。此外,在铜管乐器演奏中,想要充分地展现出乐器自身的音色和特点,带给观众不同的视听体验,那么做好基础训练是每一位演奏人员需要注意的重点。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发音技巧、对气息的使用方式及面部肌肉的控制方式,还要引导其阅读相关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史,提升其审美能力,以便学生能在铜管乐器演奏中全面、快速地发展,从而成为真正的演奏者。
由此可见,在实际铜管乐器演奏基础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演奏人员呼吸的训练,确保长音、短音、促音等音能够平稳发出,同时要加强其面部肌肉的协调控制及嘴唇口缝的训练,引导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提升演奏质量,为铜管乐器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金龙.练习要领在铜管乐器演奏时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7(6):151.
[2]窦迅飞.呼吸要领在铜管乐演奏时的分析[J].艺术家,2017(1):85-86.
[3]俞慧军.浅谈铜管乐器演奏的呼吸方法[J].牡丹,2015(24):161-162.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