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法案》中亚当的悲剧解读

2021-07-11 11:05王兆润
牡丹 2021年8期
关键词:菲奥娜尤恩亚当

《儿童法案》是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对于儿童福祉的思考。在《儿童法案》中,亚当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在于宗教信仰幻灭之后,他无法找到新的精神指引,从而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虚无。在这部作品中,麦克尤恩倡导一种理性的信仰,这种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一种信念。当律法、理性和信仰都为伦理服务时,人们才更有可能驱散内心的幽暗。

一、《兒童法案》概述

《儿童法案》是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对于儿童福祉的思考。在《儿童法案》中,菲奥娜是一名民事法官,她的工作决定她每天要面临很多抉择。其中一个案子是关于一个17岁的男孩亚当,他还有三个月才能成年。亚当不幸罹患白血病,急需输血,但是他父母以及他本人的宗教信仰使他不接受输血,而医院认为只有输血才能挽救亚当。因为亚当还未成年,所以他的父母代为决定,他们一致决定不输血。面对这个案子,菲奥娜一时难以抉择,在去医院见过亚当后,发现亚当热爱诗歌、热爱生活,他对于死亡具有浪漫化的想法,因此她裁决亚当接受输血。

结案后,亚当曾向菲奥娜寻求精神上的帮助,但菲奥娜因为案子已结,不想再和他有任何关系,便没有给他回复。后来,菲奥娜得知亚当白血病复发,这时他已经成年,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可是,他放弃了输血。菲奥娜非常后悔、自责,她从亚当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中推断出亚当死于自杀。根据法律条文,作为法官的她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但怎样才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菲奥娜曾经非常肯定法律可以做到,但她此刻陷入了怀疑。

二、亚当的悲剧解读

从亚当的故事来看,《儿童法案》讲的是科学与信仰之间的二元对立,整个故事也是宗教与人道主义的论战。这本小说涉及三种文化:科学(以医药为代表)、艺术(诗歌、音乐)和宗教(与世俗法律相抗争),三种文化互相冲突,彼此争夺主导权,这三种文化的争夺在亚当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亚当是一个充满活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男孩,他和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的宗教信条严禁输血。亚当对死亡怀有浪漫的想法,他把接受宗教信条而放弃生的希望当作英勇的殉道,他把自己的病情浪漫化、理想化,把自己想象成遭受苦难的英雄,认为所有伟大的诗人都必须经受苦难。他是这部扣人心弦的戏剧的主角,接受众人的瞩目和关怀,他并未直面疾病可能带给他的伤痛和折磨。

对于亚当和他的父母而言,信仰上帝可以帮助他们解除疑惑,上帝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虔诚的信仰带给他们确定性,不用受到怀疑的困扰,但同时,信仰也与人的利益产生矛盾。心理学家斯各特·阿特兰曾这样定义宗教:“所谓宗教,是指一个社区笃诚地信奉一个具有陌生且奇异中介的世界,而这类中介能够控制人们对人生存在(如死亡和欺骗)产生的忧虑。”对亚当来说,这种忧虑和怀疑的消除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盲目的信仰

盲目的信仰是危险的、挑战人性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福祉。麦克尤恩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对某个社会某个国家的人性程度的测量,一个最基本的准则是看他们如何对待孩子。”从这个角度看,菲奥娜遇到的很多与宗教相关的案件都体现出宗教信仰的弊端。在连体婴儿马修和马克的案件中,只有马克是正常的,马修虽有心脏,但几乎不跳动,也没有肺,而且大脑严重畸形,无法正常发育,马克维持着两人的生命,负担过重,如果不接受分离手术,兄弟俩必死无疑,但分离手术就意味着马修的死亡。他们的父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拒绝手术,因为宗教信仰使他们相信生命是上帝赋予的,也只有上帝才可以拿走。他们这种听任上帝处置的态度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放任了两个孩子的死亡。对此,菲奥娜判决连体婴儿接受手术,因为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死马修,而是为了拯救马克。

菲奥娜在这部小说中是理性的代表,她努力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维护儿童最大的福祉。在菲奥娜的信念中,“人”位于中心,而这个“人”并非自己,在为那些无法自己作出选择的人做决定时,他们的真正利益是她优先考虑的问题。

菲奥娜的工作意味着对他人的责任,麦克尤恩认可这种责任,但对他人的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干涉他人的生活,而干涉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合适的,这也是麦克尤恩在小说中提出的问题。

后现代多元社会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但也加大了选择的难度。麦克尤恩借助菲奥娜道出了这种困惑:“形形色色的宗教和道德体系(包括她自己的)就像从远处看到的绵密群山中的一座座高峰,显然没有哪一座比别的更高、更巍峨、更真实。那么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宗教信仰和道德体系的个人化使得不同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碰撞更加剧烈,问题和矛盾也更加突出,尽管在故事中,麦克尤恩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但他将这一重要问题提了出来,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二)信仰的幻灭

在《儿童法案》中,亚当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人,由于家庭的影响,他从小拥有真诚的宗教信仰,他从未怀疑信仰的正确性,也从未质疑父母信仰的虔诚性,他理解父母的选择和决定,输血尽管可以救自己的命,但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但当菲奥娜判决亚当接受输血,使亚当转危为安时,亚当因为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而难过,他的父母也在哭泣,但不是因为违背上帝而难过,是因为亚当得救喜极而泣。

亚当的信仰坍塌了,他从父母矛盾的感情中看到了信仰的虚伪。菲奥娜的欣赏和鼓励点燃了他对诗歌的热情,但失去信仰后,亚当陷入了迷茫,他的生活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所以他向菲奥娜寻求帮助,但菲奥娜却拒绝了他。

菲奥娜给了亚当希望,带给他一个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曾激起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菲奥娜给亚当的生活打开了一扇门,让他看到门外的美丽景色,但她没能带领他走到门外。在亚当的生活中,没人能给予他类似菲奥娜那般的见地。菲奥娜对于亚当寻求进一步帮助的拒绝实际上是关闭了曾为他打开的那扇门。亚当失去了对宗教的信仰,但他没有找到另外一种可以取代宗教的坚定信念,信仰既失,命运就还原为必然——终极的必然便是死亡。亚当对诗歌和自由的热爱曾有机会弥补宗教幻灭而造成的空缺,但菲奥娜的拒绝让他求助无门,当白血病再次复发时,他选择回归信仰,这实际是以信仰为掩护的自杀。

(三)信仰的起伏

“亚当”这个名字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亚当的故事隐喻了人类信仰的起伏。亚当曾坚定地信仰上帝,缺乏质疑精神,因为任何对上帝的质疑都是亵渎。在他生病住院时,菲奥娜来到病房与他交谈。菲奥娜冷静理性的话语给他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像亚当在写给菲奥娜的信中所言“我觉得您已经把我带向某种别的东西,某种美丽而又深刻的东西,但我其实还不知道那是什么”,这种美丽而又深刻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活力和意义,是一种新的看待生活的方式。

菲奥娜在离开病房之前吟唱的《柳园里》成为其与亚当之间联系的桥梁。这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蓬勃的生命力。“她嘱我淡然生活,像青草滋长于堤岸”,人的生命如同青草一般平凡、坚韧,这首诗歌在菲奥娜和亚当心中产生共鸣。亚当在康复之后仍旧每天诵读这首诗歌,既是对于菲奥娜的感激,也表明了他要好好生活的决心。

亚当的信仰坍塌之后,他找到菲奥娜,希望她能够给他指导,给他列出读书清单。他渴望拥抱生活,就像菲奥娜所认为的“没了信仰,这世界在他的心目中该是多么开阔、美丽而令人惊叹”。麦克尤恩借助菲奥娜指出宗教信仰对人的束缚,盲目的信仰使人的生活狭隘、缺乏生机。

然而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束缚之后,亚当为何还是决意走向死亡?这是因为他放弃了熟悉的生活,冒着风险努力追求的东西无法得到,失去了方向,陷入了虚无。麦克尤恩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宗教禁止好奇心,我给了亚当好奇心”,“菲奥娜并没向亚当灌输无神论。但因为亚当自身就有一种好奇心,他允许这一束光亮进入了他的生活”。因为这束光,亚当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狭窄和单一,看到了宗教之外的世界,这开阔了他的视野。

亚当选择在白血病再次复发之时回归信仰,放弃输血,意味着他已放弃了对生命的渴望,从他写给菲奥娜的最后一首诗歌来看,亚当回归信仰并非出于虔诚,而是借此放弃生的希望,是以宗教为掩护的自杀。

从坚定的信奉上帝到信仰的坍塌,亚当的故事是人类在信仰破产之后陷入虚无状况的隐喻。宗教信仰的权威性已降低,西方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崩塌,没有了上帝,生活若不是恐怖的,就是荒诞的,然后是沉默,这便是丧失意义的后果。宗教信仰坍塌之后,被释放的本性需要得到有效的疏导,为人的生活提供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寻找一种信仰或坚定一种信念成为必须和必然。人的存在需要一个立足点,它能指导人生的方向,使人避免陷入空虚和麻木,亚当的悲剧在于他失去了这个立足点。

三、理性的信仰

《儿童法案》中,通过菲奥娜审理的几宗案件,麦克尤恩客观地描述了宗教信仰的利弊。麦克尤恩虽然不是一个反宗教者,但他非常关注宗教信仰对人的影响,一是宗教的盲目性,二是丧失宗教信仰后的虚无状况。

麦克尤恩并不否认宗教信仰曾起到积极作用,这一点从他对亚当的父亲亨利的描述中可见一斑。亨利借助信仰,经历了从颓废、失败到振作的过程,他逐渐有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面对儿子亚当的白血病,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他信仰的终极考验。从亨利身上可以看到宗教的积极作用,即确定意义、坚定信念、明确方向,这可以帮助人们熬过艰难的时刻。

但如果信仰陷入盲目,其带给人的消极影响也是巨大的。就像亨利以及连体婴儿的父母等人在面对宗教与伦理冲突时,作出侵害人们权益的决定,这样的信仰就失去了积极意义。同样,如果没有信仰,人就成了一个行走的影子,丧失了方向、目标和动力。

麦克尤恩倡导一种理性的信仰,这种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一种信念。在小说中,菲奥娜没有明确表达她是否信仰宗教,但讀者可以确定她对于宗教的态度是理性的,支撑她的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宗教,即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儿童的福祉,同时这也是菲奥娜的职责所在。坚定地按照原则办事,按照自己的信念行动,正是这一信念和原则让菲奥娜可以越过表面看到人们深层次的需求。

在亚当的案子中,当菲奥娜不确定什么决定对亚当最好时,她选择亲自到医院与亚当交谈,发现他真正的需求并不是为宗教献身,他内心充满了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因此对亚当来说,最大的福祉是让他延续这种对生活的热情,实现他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四、结语

在《儿童法案》这部小说中,麦克尤恩将菲奥娜设定为一位法官,在各种纷扰冲突的矛盾中作出裁决,她理性但并不冷酷,她信念坚定但并不盲目,她具有正确的伦理观、同理心,她作出的裁决合情合理、让人信服,这一人物设定表明了麦克尤恩的立场。在法律与宗教、信仰与伦理的冲突中,麦克尤恩借助菲奥娜的裁决表明了科学和宗教都会对伦理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人们应该珍视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有不同的暗示。科学和宗教若服务于伦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若统治伦理,就会产生糟糕的效果。当律法、理性和信仰都为伦理服务时,人们才更有可能驱散内心的幽暗。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王兆润(1977-),女,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生在读,讲师,研究方向:英国现代小说。

猜你喜欢
菲奥娜尤恩亚当
如何唤醒他
与白求恩一起来中国的护士琼·尤恩
最温暖的馈赠:1250万美元的遗产
伊恩·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
亲密的朋友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风暴将至
语言层次
话语、视角与结构:伊恩·麦克尤恩的创伤叙事艺术
亚当·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是什么?——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