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雨
娄烨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较为独特的一位,创造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电影美学。有学者将其风格概括为“新感觉电影”,沿袭和继承了中国与日本的新感觉派小说,核心手法是将主观感觉外化,将主观感觉投射到客体中,创造和表现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感性事实”,以彰显个性。
一、转型前:独树一帜的美学准备
娄烨本身不曾为自己的电影划分流派,但他的创作与新感觉派联系紧密,例如,他导演的电影《兰心大剧院》就是根据新感觉派小说《上海之死》改编的。
从1993年的《周末情人》开始,娄烨已经执导了10多部电影。纵观这10多部电影,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出导演技术与气韵上的不断成熟,然而他情绪化的美学基调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奠定。其中,最为重要的主导元素——情绪,不仅是新感觉派美學的标志,也成为娄烨电影区别于第六代其他导演的最大特色。
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观决定客观、形式决定内容的手法被运用到电影的叙事之中,这是对第五代电影最大的反叛之一。情绪是电影结构中最不稳定、最丰富同时又最难以控制的。导演对于许多电影段落的情绪化处理产生了一种无法用理性解释的感觉瞬间。在剪辑方面,人物的情感起伏也成为镜头裁剪的依据,而不是遵循故事的发展脉络,因此在影片的最终呈现上,破碎化的剪辑往往会使故事突兀,但这使影片具有独特的生命感,情绪节奏所带来的“呼吸感”轻松打破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壁垒,让观众获得沉浸式观影体验。
情绪是主观的,娄烨也格外注重影片的真实,从其对手持摄影、DV和录像带质感的钟爱就可见一斑,这样的创作手法让朦胧穿上记录的外衣,主观与客观之间产生微妙的拉扯,并提醒大家他的电影不是幻想出的空中堡垒。
用客观的画面表现主观的情绪,这是导演自己的电影真实观,是一种主观真实。对于这一点,娄烨在接受采访时对于大学二年级拍摄清洗和修理摩托车的作业说:“当时一个是想实施双机的工作,第二想做过程的工作,过程是产生含义的,怎么让过程产生含义,就是我不改变整个过程,但要它成为我的过程。”
“回到最基础的,就是说摄影机将现实记录下来。你呈现的看上去像某个现实,这是可能的,但这是看上去像,对不起,这是你的现实。这就是安东尼奥尼的基本问题,主客观问题,摄影机是不是在场。这个是电影的基础悖论,是纪录片学派和很多电影导演遇到的问题,而处理这个悖论的方式,决定了这个电影和那个电影的不同。”对于娄烨来说,摄影机充当了眼睛的角色,成为一个潜在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正是观众本身。这就是娄烨电影真正打动观众的地方,也是他拍摄的电影的独特标签。
就题材而言,边缘人的故事是整个第六代导演热衷表现的对象。他们聚焦平民社会生活的多种样貌。边缘人物的戏剧性强、情感丰富,且与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是苦难的代名词,却也是自由与美的承载与追慕者。娄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拍摄手法,平日里微不可查的感情都可以在镜头和配乐的烘托下放大,感情超越“边缘”,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边缘的一定不是传统意义的美,脏乱差的意象时常在娄烨的影片中出现,带来了另外一种破败而诗意的城市影像。在《苏州河》开头的城市影像中,人们透过摄影机看到了光影中迷离梦幻的美学之境。灰暗的色调、乱糟糟的码头、熙熙攘攘的行人与各种各样的货物或许比很多人眼中的真实苏州河更加破败,透过投影机呈现在银幕上,观众仍旧会觉得真实,且会被夕阳照耀下的苏州河神迷,这是导演基于主观真实选择后的产物。
二、转型的因素
第六代电影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路走来,到现在已40多年。它们的诞生与成长是十分艰难的,不仅和前面根基深厚的第五代在创作上有很大不同,在制作模式上也有很大改变。
第六代导演从一开始就是独立制作模式,不像第五代导演那样从学院毕业进入电影厂。脱离体制带给导演很大自由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诸多限制。这催生了一大批先锋色彩浓厚的作品,与那个时期出现的先锋文学、摇滚乐等艺术形式交相辉映。
客观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市场的开放,第六代导演想要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长久之计,势必要进行转型,这有两个要求:一是向类型片靠拢,以收获市场;二是向审查低头,以获得公映。
2019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有人说这是娄烨拍摄的最为迎合市场的一部影片,比如类型化的剧本写作和启用偶像明星出演等,因此批评它不是“纯粹”的娄烨式电影。这个批判显然狭隘了,因为娄烨本身是一位在各个方面都不受限制的导演,只有娄烨可以定义自己的电影,在这次转型尝试中,他依然保持着颇为自由的创作风格,距离真正的类型片还有很大的差距。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拍摄依旧很“娄烨”,大量运用自然光、摇晃的手持摄影、演员素颜,并且给予演员很大的自主权……娄烨十分注重摄影机开拍前和开拍后的内容,因此摄影师常常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工作量加大,捕捉到了更多“火花”。这展现了娄烨拍摄技术的进步,同时又保留了他的美学核心。情、欲、利纠葛下的都市男女在镜头下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他们的情绪张力,这可以说是一次艺术追求与商业结合的成功尝试。
三、转型后:存在较大缺憾
对于艺术方面而言,娄烨乃至整个第六代导演都应该进行大胆的尝试与革新,紧扣时代脉搏,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时至今日,边缘题材已犹如开采殆尽的煤矿,同质化严重,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势必要另寻出路。边缘题材的敏感性是一把双刃剑,它不可能和主流市场达成和解,那么在内容选择上也要进行取舍。保留艺术手法、寻找新表现内容,成为现行条件下的转型道路。
对于主观因素而言,娄烨电影存在较大缺憾,他的作品总是存在爱的极爱、恨的极恨两极分化,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在影迷群体中,熟悉导演风格的人可以轻松理解其影片的内涵,但普通观众不认可这种电影拍摄手法。娄烨在拍摄电影长片的过程中,逐渐打破自己的壁垒,一步步开拓自己的语言边界,但遗憾的是,他未能达到语言与内容之间和谐、完整的贯通。
娄烨评价第五代导演时说:“实际上第五代作者的语言和作者的思想完全脱离,不匹配的,所以才产生了一批不匹配的电影。说得严厉一点,你能看到非常雄厚的精神和思想准备,但是你会看到极度贫乏的电影语言。”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的缺点在于语言落后,那么娄烨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则是语言超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后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批评方面主要存在两个声音,一是类型化和艺术表达未能很好兼容;二是剧情太过狗血,宛如一篇“知音体”小说,撑不起华丽的叙事手段。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观众看到了娄烨在电影语言上的进步,虽然新感觉派具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特色,但电影对于故事和人物的处理,依旧只浮在了情绪层面,未能进行深入探究,主体思想浅薄,这让整体艺术性大打折扣,着实可惜。笔者认为这也是阻碍娄烨成为电影大师的最大因素。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