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东 胡 祺 高 蓉 陶传洪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〇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四川 绵阳621000)
龙达足沟泥石流位于马尔康市白湾乡色理村,地理坐标为经度:102°1'53",纬度:31°53'20",方向22°,该沟是典型的降雨诱发泥石流沟,该沟流域面积约3 km3,流域最高点海拔3 703 m,沟口海拔2 498 m,相对高差达1 203 m,主沟长2 600 m,沟道内平均纵坡降463‰。
龙达足沟沟道内松散堆积物较为丰富,主要以崩坡积物和沟道松散堆积物为主,泥石流物源比较丰富。总体上,沟域地形陡峻,地形临空条件发育,为沟域内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以及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的汇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强降雨作用下,该沟很可能暴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对沟口的村落产生直接威胁,甚至导致堵河溃决等严重地质灾害。
龙达足沟泥石流的威胁对象为沟口的村民聚集点,主要包括9户42人,具有较大的隐患。由此,在工程治理措施尚不能满足的时候,自动化监测预警由于其特有的精准预警能起到良好的防灾和减灾效果,在很多地方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因此,对于该泥石流沟,降雨监测是其核心监测方法,可以采用降雨和泥位综合监测的方法进行有效监控,从而防范泥石流灾害。具体思路为:
1)泥石流发生前,需要及时关注天气状况,随时掌握雨季气象,即未来数日发生强降雨的可能性,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强降雨措施,如疏通排水管沟、储备应急物资等,并熟悉应急撤离路线,为后续可能的灾害制定充分的应对措施,这一过程主要是从第一阶段泥石流尚未暴发的降雨预警。随着强降雨的到来,通过有效的自动化监测预警实时监测泥石流流域形成区内的降雨量大小。当强降雨持续并且超过预先设置好的临界雨量预警阈值时,启动相应的泥石流防灾预报,提前撤离危险区内的人员,并时刻掌握降雨的后续发展趋势。
图1 白湾乡龙达足沟泥石流区域影像图
2)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泥石流后,进入第二阶段的预警工作,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泥石流,基于泥石流从形成流通区冲至沟口的时间差,为沟口堆积区的人员提供撤离时间,具体可通过在泥石流中上游的流通区内设置泥位监测站实时监测沟道内泥石流泥位大小,判断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并及时预警,在泥石流冲出沟口前撤离相关危险区域,还可以结合群测群防,利用专业自动化监测的精准性和群测群防的及时性提升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在自动化监测实施过程中,监测组织与质量保障是确保监测预警效果的重要支撑。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灾害监测任务的特点,同时结合泥石流灾害监测的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泥石流监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可以由具备丰富经验的相关人员组成,小组的结构整体上可以采用总负责人全面领导、技术负责成员分别负责具体事务的方式组成。在该团队中,总负责人全面掌控整个泥石流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工作,从监测方案的设计、设备材料的进场、具体施工的实施过程、现场资料的整理汇总以及后续归档、监测设备的验收应用等全方面进行参与并进行质量控制,从组织上确保了泥石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确保每一项技术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并且分工合理,各个工作之间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干劲和活力,提高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质量。
同时,在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的质量交底、责任落实等工作,从技术到方案到最终验收都能有详细的保障措施。在监测工作任务完成以后,还需要组织专人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验收,通过可靠的责任制和交接检查程序确保监测数据能达到相关的精度要求,保证监测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监测过程中应及时与灾害点所属的政府部门负责人积极沟通,及时反馈监测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连续不间断;
(2)监测方案实施中,对于监测设备的布设,需要专人负责核验、确保监测设备安装位置准确、设备质量可靠、稳定耐久性良好,在此过程中,应当由相应的验收记录和负责人签字以备后续查验;
(3)监测设备完成后,还需要针对每个监测布设点的设备制定可靠的设备防护保护措施,确保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不被人为损坏或干扰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甚至无监测数据;
(4)如果在监测过程中采用人工监测设备(如全站仪等仪器用于监测泥石流流域中崩滑物源变形情况),需要专人专用,并且定期校准校核,确保仪器精度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准确度;
(5)所有的监测设备都必须采用合格产品,并且在使用前应当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检验,确保符合监测要求,监测过程也需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龙达足沟泥石流是一条小流域降雨诱发的沟谷型泥石流沟,降雨和泥位监测是其自动化监测的核心要素,能较好地对这类泥石流进行监测预警和防灾防控。在监测实施过程中,有力的监测组织与质量保障措施是使自动化监测达到监测效果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