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标准研究

2021-07-09 16:28王尚
品牌与标准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学生高尚德行的重要方式,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抗疫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与素材。传播、弘扬抗疫精神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着力提升抗疫精神教育资源的价值,将其融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让大学生培育、践行、传承抗疫精神。

【关键词】 抗疫精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标准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2.003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 of the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WANG Shang

(Jiangsu Open University,Nanjing 210036,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ity,and it is the key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anti epidemic spirit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and materia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pread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anti epidemic spir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iversities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anti epidemic spirit education resources,integrate them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and let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practice and inherit the anti epidemic spirit.

Key words: anti epidemic spirit;moral education;fundamental task;implementation standard

高校开展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为了提升立德树人实效,高校要善于运用社会实例对学生进行德行的塑造。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高度凝练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主要学习者、传承者。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培育青年大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品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抗疫精神的内涵

1.1 人民中心、宽厚仁爱的生命至上精神

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贯彻落实,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患者的生命,每一位病患都得到了全力救治。国家在第一时间就宣布承担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全部医疗费用,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国家、党做到了不惜一切代价,彰显了生命至上的伟大精神。

1.2 同甘共苦、团结一心的举国同心精神

在这场抗疫大考中,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将自身与社会、国家的安危紧密结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最美志愿者”,坚守在基层工作岗位的服务者,还有听从指挥、居家隔离的每一个中国人,14亿中国人同甘共苦,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司其职,都在行动与努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团结一心,迅速形成全国一盘棋,全面防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举国同心的伟大精神。

1.3 视死如归、甘愿奉献的舍生忘死精神

危急时刻,是一个个视死如归、甘愿奉献的“最美逆行者”奋战在一线,不怕死,不怕苦,坚定地固守在抗疫最前线,为全国人民负重前行,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涌现了一批不惧困难、冲在前线、视死如归、有着民族大爱的抗疫勇士们。他们视死如归,面对危险,主动奉献,主动作为,展现了中国人民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1.4 求真务实、创新攻坚的尊重科学精神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并贯彻落实到战略部署、医学攻关、社会治理各个方面。科学研判疫情发展形势,听取科学家建议,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贯彻“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療”策略,抢建方舱医院,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在医学攻关方面,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并在控制传染、疾病诊治、疫苗药物研发、科技攻关等方面发挥了科技领军作用;在社会治理方面,实行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1.5 勇担使命、天下大同的命运与共精神

在这场疫情中,没有任何国家或任何人可以独善其身,中国政府始终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向全球众多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分享疫情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派遣医疗专家指导。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这些无不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是新时代命运与共精神的生动体现。

2 抗疫精神对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也是最基础的职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养不仅仅体现在丰富专业知识上,也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行、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大量真实的动人事迹增加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培养学生共情的能力,在抓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行的培养,是高等学校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2.2 现实意义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观念,团结一心、积极协作的精神,创新探索、攻坚克难的品质与心怀祖国、勇担责任的情怀。用大量直观生动的典型案例宣传伟大抗疫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引导大学生尊重、珍惜、敬畏、热爱生命,保持健康心理状态,长期来看,有利于维护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与能力,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个人的成才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探索、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为个人学习、生活、工作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厚植爱国爱民情怀,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人民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心怀大爱、涵养格局、勇担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的来说,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行品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实施标准路径

3.1 充分挖掘、整合、优化资源,提升资源价值

面对丰富多样的案例与资料,如何挖掘、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案例?如何将案例与教育教学融合起来,使之可以贴合大学生品德塑造与培养的特点?如何优化所选抗疫精神教育资源,呈现出适合大学生学情特点的表达?需要对原始的抗疫精神教育资源进行精确、系统、有针对性地整理、研究和优化,按照大学生教学特点,结合学情进行编制。

其次要注意的是抗疫精神教育资源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典型上,要注重由个人上升到集体,由点到面。围绕疫情防控中党和政府采取的系列举措,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科技、文化、民生、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4],挖掘中国共产党的科学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等方面的佐证素材,提升教育资源的格局与价值。

此外,要注重抗疫精神教育资源与专业教学的关系,进一步讲就是注重与专业教学的关系,两者要同向同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2 推进抗疫典型案例进课堂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讲好抗疫故事。为避免大学生接收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快餐化,应推动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的供给侧改革。

一是课堂教学,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面纸质教育教材,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利用多种更为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来与大学生进行互动。教师要善用典型案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领悟、培育抗疫精神。注重挖掘区域抗疫典型案例,通过讲座等形式,邀请区域抗疫典型到校分享事迹,与大学生亲密交流,将伟大的抗疫精神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正向灌输。

二是注重隐性课堂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大学精神建设与基层党团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宣传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专题文化活动,如抗疫演讲、抗疫手抄报、抗疫征文和在校园内文化建设专区设立模块等。善用新媒介,营造浓厚的宣传、弘扬、学习抗疫精神的网络氛围。如建立宣传抗疫精神的专题网站,通过学校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多媒体平台推送典型案例等。

3.3 开拓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可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实践中,如在学校门卫、食堂、浴室等公共场合承担引导和组织进出人员信息登记、体温监测、场所消杀等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也可与学校所在的基层社区、医院对接,让大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到社区、医院防疫宣传等志愿服务中,宣传抗疫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体会到学校、社区抗疫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体会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在实践对抗疫精神有直观的体悟。

由抗击疫情也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大学生也可以走上校园、社区、街道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与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街道创建活动相结合,并身体力行地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索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创新创业、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疫情防控精神宣传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做心怀祖国与人民、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邹绍清,杨敏.抗疫精神的硬核要义、时代价值及世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15-20.

[2] 武国剑.基于疫情防控教科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5):13-18.

[3] 苑素梅,亓萌雪.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7-114+124.

【作者简介】

王尚(1993-),女,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是关系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