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2021-07-09 06:31:48李晨薛贤张晓乐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线分级心肌

李晨 薛贤 张晓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疏通闭塞的冠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病死率[1]。但以心脏为主的不良事件在PCI术后仍有发生,其中以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最为常见[2]。研究指出,PCI术后若出现MA可直接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转归及PCI治疗效果,严重可导致患者病死[3]。因此,早期若能寻找出可预测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指导早期预防尤为必要,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机制较为复杂,且目前与讨论疾病发生影响因素的相关报道较少,对预防干预计划的拟定不利。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冠心病PCI术后MA发生情况,并针对MA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本研究方案并批准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前瞻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93例拟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3例患者中男50例,女4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52±4.26)岁。纳入标准:符合《国家临床路径》[4]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符合PCI治疗适应证;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2 h。排除标准:室间隔穿孔、合并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接受血液透析;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

1.2 方法

1.2.1 MA评估方法 术后72 h内,参照相关标准[5]中MA评估方法: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和心室颤动。其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30 s室性异位搏动>100次/min;心室颤动:QRS波无法辨认,呈不规则心电图波形。同时存在VT和心室颤动归为心室颤动。

1.2.2 基线资料统计方法 设计基线资料统计表,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入院后心功能Killip分级[6](Ⅰ级:患者肺部无第三心音及音;Ⅱ级:轻中度音;Ⅲ级:两肺音各占一半以上肺野;Ⅳ级:心源性休克)。

1.2.3 血清指标检测方法 入院当天,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糖水平,采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

1.2.4 超声心动图检查 取左侧卧位,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飞利浦iE33型),探头频率2.5 Hz,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期望值<5采用连续性校正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A发生情况 PCI术后72 h内,93例冠心病患者MA发生14例,发生率为15.05%(14/93)。

2.2 发生与未发生MA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PCI术后发生与未发生MA的冠心病患者的Killip分级、血清hs-CRP、血糖、CK-MB、cTnI、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与未发生MA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n(%),(±s)]

表1 发生与未发生MA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n(%),(±s)]

注:hs-CRP=超敏C反应蛋白,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TnI=心肌肌钙蛋白-I,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性别项目发生MA(n=14) 未发生MA(n=79) 统计值 P值0.076 0.783男女 Ⅰ8(57.14) 42(53.16)6(42.86) 37(46.84)年龄(岁) 58.73±4.18 58.48±4.31 0.201 0.841 Killip分级2.945 0.003级?0 2(2.53)4(28.57) 50(63.29)5(35.71) 20(25.32)5(35.71) 7(8.86)hs-CRP(mg/L) 14.31±3.12 10.35±2.53 5.208 <0.001血糖(mmol/L) 9.53±2.13 8.17±1.85 2.478 0.015 CK-MB(U/L) 60.13±12.31 51.24±11.06 2.726 0.008 cTnI(μg/mL) 13.85±2.06 10.73±2.22 4.895 <0.001血钾(mmol/L) 3.98±0.72 4.13±0.69 0.745 0.458 NT-proBNP(pg/mL) 1 210.52±253.24 852.31±163.57 6.895 <0.001 LVEF(%) 53.42±5.56 51.83±6.43 0.869 0.387 LVEDD(mm) 53.54±4.22 52.85±5.36 0.457 0.649Ⅱ级Ⅲ级Ⅳ级

2.3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将初步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Killip分级、血清hs-CRP、血糖、CK-MB、cTnI、NT-proBNP纳入作为自变量并说明,见表2。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以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0”,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llip分级高,hs-CRP、血糖、CK-MB、cTnI、NT-proBNP过表达均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得到的影响因素纳入,并纳入性别、年龄、血钾、LVEF、LVEDD,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各个资料之间的影响后,结果显示,Killip分级高,hs-CRP、血糖、CK-MB、cTnI、NT-proBNP过表达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4。

表3 单项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PCI术后因心肌缺血再灌注、责任血管远端灌注不良等因素会加重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增加术后MA发生风险,直接影响PCI的治疗效果[7-8]。因此寻找冠心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拟定干预措施,改善其预后有积极意义。

屈洁等[9]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07%;本研究结果显示,93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72 h内MA发生14例,发生率为15.05%(14/93),低于上述研究结果,这可能与本研究主要观察的是MA有关,范围较上述研究狭窄。但值得注意的是,MA病情较常规的心律失常更为严重,为患者带来的风险也更显著,因此分析其影响因素是有必要的。进一步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Killip分级高,hs-CRP、血糖、CK-MB、cTnI、NT-proBNP过表达均是冠心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可能的原因。

Killip分级高:Killip分级高说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损害程度严重,有可能引起心室电重构的情况,促进MA的发生[10-11]。对此,建议医生应对Killip分级高的冠心病患者应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保护心肌,并保证患者情绪不要有太大波动,尽量减少MA的发生。hs-CRP过表达:hs-CRP过表达提示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可诱导多种炎性因子释放,引起心肌细胞膜炎性损伤,出现跨膜离子通道障碍,对钙、钾离子的跨膜转运造成影响,出现细胞膜动作电位不均匀的情况,继而可导致MA的发生[12-13]。同时hs-CRP过表达还提示冠心病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增高,可增加儿茶酚胺类血管活性物质合成,增强心肌细胞自律性,继而诱发MA[14]。对此,建议应完善冠心病PCI术前检查,若术前患者hs-CRP异常上调,应积极采取合理的抗炎治疗,以纠正患者炎症状态,减少MA发生。血糖水平高:相关研究指出,应激激素可能是冠心病PCI术后心律失常的机制,并提出应激水平越高,血清中儿茶酚胺的分泌量越大,且血糖水平高造成的应激程度更高[15]。高血糖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应激程度,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不仅提示应激程度加重,还表明了患者交感活性增强,这种情况下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且损伤程度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继而可诱发MA[16]。因此,临床医生除了要对冠心病进行治疗外,同时还需加强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与管理,如发现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应进行干预及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以降低MA发生率。CK-MB、cTnI过表达:CK-MB、cTnI均是主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二者水平升高说明心肌损伤程度较重,患者存在侧支闭塞,冠脉内血流减少,这类患者经PCI治疗难度大,获益相对较差,因此术后发生MA风险高[17]。对此,建议在PCI术前应检测冠心病患者的CK-MB、cTnI水平,以预测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若患者CK-MB、cTnI水平呈异常过表达,可为患者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并注重术中操作,同时在PCI术中可采用ECW导丝,以避免加重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继而减少MA发生。NT-proBNP过表达:NT-proBNP水平高低与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由心肌细胞分泌,若冠心病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说明患者的心肌缺血,处于心肌电不稳定状态,可引起PCI术后MA发生[18-19]。对此,建议在PCI术前应检测患者的NT-proBNP水平,对于NT-proBNP水平较高的患者可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降低血清NT-proBNP浓度,减少MA的发生。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风险较高,可在PCI术前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强化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的血糖管理,采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可能对减少MA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基线分级心肌
适用于MAUV的变基线定位系统
高技术通讯(2021年3期)2021-06-09 06:57:46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4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分级诊疗路难行?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50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45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