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高维川、赵春利、徐刚、陆安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资中心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事故预防则是其面对的主要难题。航天作为高危险性行业,风险隐患较多,安全生产是其永恒的主题。实践证明,仅从改善设备设施可靠性、作业环境等方面着手,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安全水平。研究表明,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安全管理软实力的象征,是企业预防事故和本质安全建设的根本来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建设具有航天特色的安全文化,激发航天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引导不同层级员工从“要我安全”逐渐过渡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航天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切实做到为科研生产保驾护航。
“安全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估会议总结报告中,该报告描述的安全文化是指组织和个人的一组性格或者特点、态度的集合。另一个广泛使用的定义由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提出,这些机构把安全文化看作组织与个人的价值、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对安全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程度。Cox S&Cox T(1991)在 对员工安全态度组成因子的研究中,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共同持有的态度与信念。Neavestad(2010)在研究中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一种促进安全的共享参考模板,其主要作用是教育员工怎么识别危险,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罗云(2002)站在“大安全观”与“大文化观”视角,在对安全文化起源与人类安全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让人们普遍理解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定义:安全文化是指人们生产、生活中与安全紧密相关的一些行为、物态、精神以及观念的集合。黄吉欣等(2006)通过深入分析安全文化定义存在的两大争议,即安全文化是否包含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在精神层面之外是否包含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提出了包含“精神层―制度层―器物层”的安全文化模型,指出安全文化不仅包含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内容,还包括物质和环境等因素。傅贵等(2013)通过对国内外已有安全文化定义的梳理分析,总结出“安全文化是组织层面的问题、安全文化是组织安全业务的指导思想、安全文化是一个专业术语且其整体性不能拆分”这3条重要论断,并最终给出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这一简洁定义。
“安全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估会议总结报告中,该报告描述的安全文化是指组织和个人的一组性格或者特点、态度的集合。另一个广泛使用的定义由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提出,这些机构把安全文化看作组织与个人的价值、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对安全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程度。另一个广泛使用的定义由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提出,这些机构把安全文化看作组织与个人的价值、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对安全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程度。
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积累了较多经验,其优秀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经验被许多国家的企业借鉴和效仿。如美国杜邦公司的十大安全理念、壳牌公司独特的安全文化等。与国外相比,我国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刘德辉(2006)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中探索 出ESCSE(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System Establish)模式,即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1个概念、2个部分、3类对象、12条准则、4个阶段、8大影响因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陈默等(2012)结合企业实际,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ABCD”工程,即包括安全文化的评估体系(assessment system)、手册(booklet)、载体(carriers)、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的系统建设,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健康科学的发展建设。傅贵等(2013)根据行为安全“2―4”模型,研究了安全文化的建设内容与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得出建设与完善安全理念条目、提高组织成员对安全理念的理解程度、建设安全文化载体等3个方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其评估指标体系由安全理念系统性、安全理念理解程度、安全文化载体状况等9个指标组成。
我国部分优秀企业在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切合企业实际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例如:中国石油“2110”安全管理模式、中国石化“九大安全理念”特色安全文化、潞安集团“弓”安全文化模型、鞍钢“0123”安全管理模式以及鸡西矿业集团的安全文化长廊、安全工业广场等。
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可知,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行业和不同视角对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而得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影响因素数量和意义上的不同。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不同学者得出的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多个因素在相关研究中都作为安全文化影响因素的核心部分,这些核心因素被研究者当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安全理念、制度体系、员工行为、安全培训、领导关注、安全激励、全员参与、安全意识、安全监管、职业健康等。
企业安全文化的共性特征是指企业中共同具有的,有利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性质、特点或特征,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2008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评选及示范工作,截止2019年共有210家企业获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称号,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市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中,其安全文化建设各有特点,具有重要影响力,对其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提取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为航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导,笔者从北京市安全文化促进会获得了2008~2019年154家北京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的创建申请与评定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简介、安全文化相关获奖、证明材料以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专家打分资料等。根据专家打分统计结果绘制相应的柱状分布图及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建设水平排序折线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影响因素建设情况分布图
由图2可知,北京市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共有12个安全文化影响因素,其建设水平不一,即各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同,示范企业的整体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全员参与、安全行为、组织保障、作业环境、激励制度、职业健康、安全设备设施、安全诚信、持续改进。为提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即核心安全文化影响因素,参照《评定标准》中自评80%的基准线,笔者以80%的示范企业共有的安全文化影响因素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归纳统计出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为:先进的安全理念、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全员参与安全、正确的安全行为。
图2 示范企业各安全文化影响因素建设水平排序图
以安全文化建设的共性特征为基础,借鉴航天企业发展形成的航天“三大精神”、党建工作精细化流程管理、“长征班组”建设等优秀管理和建设经验,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主体责任,建设具有航天特色的安全文化要素体系,具体包括:安全理念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安全行为规范体系、工会班组全员参与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航天企业安全文化要素体系
安全理念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活动载体、物态环境载体、艺术载体以及传媒载体4类。无论哪种形式的载体,最重要的是能够将安全理念的本质和内涵准确且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员工易于学习并乐于接受。以安全理念活动载体为例,其包括宣传、推广企业安全理念的各项活动,有较广泛的传播对象,企业管理层、一线员工、员工家属以及外来参观人员均可参与。结合航天企业党政工团联动特色,可举办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宣传表彰、安全演习演练、安全会议以及各类安全专题活动等六大类,其详细分类如图4所示。
图4 安全理念活动载体分类
为有效发挥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示范、带动、辅射效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或研究院级安全管理部门可通过举办安全文化经验交流会的形式,邀请航天科技集团或研究院内安全文化建设的优秀企业进行现场说教,向其他企业传授、分享其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并进行现场参观学习,也可通过“一对一帮扶”指导等形式,逐步提高航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由上级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对于下属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同时体现了航天科技集团或研究院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能够增加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经验交流会的举办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会议流程
搭建航天企业安全文化宣教基地,宣传、推广航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和做法。该基地可结合航天企业已有的工会小家、学习园地、图书角等特色园地进行建设,对内可协助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指导等工作,主要负责企业的安全文化教育与培训,是“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的主战场;对外作为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窗口,为本地区、本行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做出应有贡献,有效发挥航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安全文化宣教基地可包含安全文化展览馆、多媒体安全培训中心与实景式安全体验馆3大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