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条河流

2021-07-08 17:33叶伟厅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5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枇杷树

叶伟厅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情感体验,将朴素生活的隽永情感娓娓道来,把深情蕴藏在日常的生活小事里,真挚感人,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但是文字激荡人心的力量,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然体会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设置有效的问题去启发、引导,从而发掘这期间的深意,达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也需要在体验中获得。以往在执教《项脊轩志》时,我总是僵化地去分析归有光的“悲”与“喜”,却不知从整体的生命维度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悲”与“喜”。所以,本文就试以“言”探“情”,来感受归有光的文字魅力,让学生能获得真正的文字体验,从而获得生命是一条河流的哲理思考。

一、原味:品读文本,珍惜自身阅读体验

从学生时代读《项脊轩志》,心里就萦绕着一种悲情挥散不去。当时不懂为什么,只觉得归有光笔下的那一个个人物仿佛就在眼前。听大母的的泣诉,想念妻子的音容笑貌,却不能深刻地懂归有光的深情。

成为教师以来,已经多次执教这篇课文,除了感动依旧,却也深感教学的尴尬。所谓“前人之述备矣”,要把这篇文章教扎实、教新鲜、教出情感的深度,实非易事。

那么切入点在哪儿呢?为什么每次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总能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庭前的枇杷树,总能一次次牵走我的思绪?这一次,我想探究每一次阅读时所共有的情感体验下的“为什么”,解开字里行间的情感密码,也带领学生在读懂清人梅曾亮所言的归有光“借一阁以记三世之遗迹”的同时,也希望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体会归有光从“身旁琐事着笔,给人以清新之感”的妙笔。

二、新味:寻找线索,引领学生思维提升。

《项脊轩志》以一阁为线索,睹物思人,串联起对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的回忆。悼亡追念之情,世事沧桑之感,皆诉诸笔端,可谓情深意切,哀婉动人。因此,有人说,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在写“我生命中的三个女人”。于是我有了这样一个疑问:这篇文章里就不能找到他对男人的怀念吗?

(一)“他们”给了“我”———荣耀、使命、梦想

《项脊轩志》的第一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一句判断句,但是我们却能发现看似平缓语气下的不同深意。为什么他的书房名字叫“项脊轩”呢?课本注释说:作者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作者以此作为室名,以示纪念。这里,我们就发现了归有光生命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男人,他就是其远祖归道隆。

归有光曾言:“吴中之归,皆宗宣公。”意思就是:“我们吴中那个地方,姓归的人啊,都是宣公的后代啊!”那宣公又是谁呢?原来,在唐代的天宝年间,文学界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归成记。归成记曾经官至翰林学士、皇太子侍读,所以他去世之后,皇帝就给了他一个谥号,叫作“宣”。所以,无论是书斋的命名,还是从归有光其他文字的借鉴,我们都不难感受出,归有光对自己身份的认可和一种由衷的自豪之情。可以说,祖辈给了他生命的荣耀。

再来聚焦第二段的结尾: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这里出现了第二个男人的踪影:大母的太长公。此,指代的是象笏,即官员上朝时使用的东西。可是宣德年间,到归有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了,为什么奶奶还留着这一百年前的木板呢?足见祖母对其的珍视与爱惜,在这陈述句的背后,同样也有一种自豪的情感隐匿在其中。在读出这种自豪感之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祖母又为何将这象笏传给“我”,而不是家中的其他男子呢?学生们一时炸开了锅众说纷纭,我赶忙引导用文中句子来回答。原来,归有光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其实,“迨诸父异爨”也能从侧面印证大母的判断。古时候,家族多以聚居和门庭兴旺为荣,可归家到这一代,却是各自分居而住。文中说道:“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能造成如此鸡飞狗跳残局的长者,实难继承祖业光耀门楣。可是为何大母就认定“我”一定可以呢?这一次,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原来,“我”平日成天在书斋里读书,大母都看在眼里。“我”的“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也从旁印证了“竟日”之说。大母将象笏赠予“我”,是希望并且相信“我”能像太长公一样走上仕途,她将家族的希望倾注在“我”肩上,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责任与担当。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这是归有光十九岁作此文时写的结尾,教材虽把它删去了,但是引用过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归有光深藏于胸的抱负和不轻易言说的家国情怀。这段文字提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蜀地的寡妇清,一个是诸葛孔明。不难看出,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世特点,那就是曾经都“昧味于一隅”,而后都实现了自己生命的辉煌,为后世所纪念。这不正是少年时期的归有光所向往的人生吗?自己现在虽居陋室,相信假以时日,定也能实现抱负为国效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归有光学着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的笔法,煞有介事地写道“项脊生曰”,这其实是归有光在向自己的偶像致敬。在《史记》的《货殖列传》《游侠列传》里,也讲述了这样一种从底层逆袭的人,他们虽出生贫寒,但是最终却扬名天下。所以,在十九岁的归有光写下这段文字时,感受到的,是梦想的召唤,是使命必达的信心。

(二)“她们”给了我———关怀、期待、温情

然而先辈们终究离“我”太远了,真实存在“我”生活里的,還是那些女人们,这也是文章最真挚感人的部分。文中运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的叙事,老老实实的回忆,道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人物的对话看似口语化,实则是经过作者精心加工处理过的,使人读来合情合理而又不事雕琢,而情感又在字里行间默默地流淌开来。只要针对性的设问,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质变的提升,获得情感的体验与领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设问一:老妪对我讲述的只是日常生活中两个极其平凡普通的生活细节,为什么“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妪连接的,是“我”对大母的怀念。文中说:“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一方面,是母亲生前待老妪极好,因而老妪常常跟“我”提及母亲生前的事;另一方面,归有光八岁丧母,可以想见,他对母亲的记忆是少之又少的。而老妪所提及的“某所,而母立于兹”,仿佛让“我”在空间上架构起了对母亲的记忆,虽不能亲见母亲,但此时此刻站立之处,却似有母亲的余温尚存的慰藉。妪又提及的母亲对吾姊的嘘寒问暖,虽也是再寻常不过的话语,但是这些我都不能再亲历了。正是因为不能拥有,因而每次被唤醒,总是痛难自禁。

设问二:“一日,大母过余曰”“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顷之,持一象笏至,曰”,这三个“曰”字,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大母过余,见“我”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在表面的疑问语气之下,也深藏着对“我”能潜心学习的惊喜,充满了爱与关怀。第二句的“以手阖门”透露出一种小心翼翼不想打扰“我”的心思,后面的“自语”,大母甚至是带着一种激动之情的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充满兴奋的期待,读来让人也跟着油然而生欣慰之情。待拿了象笏又回来,最后一句“他日汝当用之”,至此,可以说,大母已将光耀门楣的期望直接明白地交付与“我”,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期盼之热烈,情感之厚重,让“我”在瞻顾遗迹之时,“长号不自禁”。

设问三:归有光之妻在世时,他俩一定有过不少甜蜜的回忆,可他为何只提笔留下妻子转述的这一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文中交代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可見,妻子常常来这项脊轩中与“我”交谈,向“我”学习。归有光与他的妻子,虽然在文化程度上有所差异,但是爱却让他们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我们不难想象出,妻子在回答小妹的“且何谓阁子也?”的问题时,心中也一定洋溢着一种荡漾开去的幸福,甚至还有对丈夫的崇拜。所以,能被这样的女子深爱着,对归有光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自豪与温暖呢?

可以说,归有光的内心,是坚韧又柔软的。男性的责任与使命,给了他追求理想的坚定的信念,家中女性所给予他的爱与期待,又让他充满着温情。这些都是滋养他生命的养分,没有这些人,这些事,也就没有其读书的根基,其思想的沉淀。是这些可敬可爱的人,像流水一般,默默地浇灌着他的心田。

三、深味:比较阅读,感悟意在言外的深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简简单单的写景却令全文摇曳生姿,读来风韵疏淡却又令人潸然泪下。归有光在悼念其母亲的文章《先妣事略》中,曾以这样的结尾来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那么,如果我将它修改一下:“项脊生曰:世乃有如此伤心之事!天乎,痛哉!”以此作为此篇《项脊轩志》的结尾,你认为怎么样呢?

明人王锡爵曾评归有光说:“所为抒写怀抱之人,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虽然“天乎,痛哉”的直抒胸臆让我们感受到了归有光在丧妻后的痛不能抑,但是一比较,不难发现,原文的结尾的含蓄隽永,却更能娓娓道出他的款款深情。仔细品味,“今已亭亭如盖矣”短短七字,包含了这样三种感情:

(一)对死亡的无奈

生前,归有光与妻子恩爱有加,而生死鸿沟,让一切温馨幸福的温度都只能是回忆。文中说:“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不是不能修,而是不愿修了。良辰美景固可有,但与何人说?“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亦是不愿居罢了。妻子离世后,一切百无聊赖,内心的无奈之情在面对今已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时,更加浓郁悠远,这也让作品多了一层悲剧的意味。

(二)对真爱的渴望

妻子亦妻亦友,却不能相守。“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而今树已如盖般茂盛,它让时间有了度量,让思念成了可数。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妻子是一个好学的女子。“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读书”,吸引她来这间阁子的原因,不仅有对知识的渴望,更大程度上是怀着对丈夫的崇拜、敬仰之情。在当时的社会,得此妻,夫复何求?“亭亭”本为状树,实则写人。枇杷树的“如盖”本意言树,实则也让作者的思念有了停靠点,时过境迁,树已丰茂,人却不在,睹树思人,“如盖”让这份思念变得如此真切,让这份思念绵延不绝。

(三)对岁月的怀念

句末一个“矣”字透露着世事无常的感慨。这两段文字,属于作者的后记,众多时间语言的描绘,“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都向我们传递出光阴流转变幻的莫测。回望归有光的一生,35岁中举人,60岁中进士,其间八次会试不第,亲人相继离世,仕途坎坷命途多舛。在他十九岁写下这篇文章时,结尾“扬眉、瞬目,谓有奇景”,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念洋溢在字里行间;而三十一岁再来作此文,世事变迁,境遇坎坷收笔作结为一个“矣”,对岁月的无限感慨,浓缩在这一株枇杷树里,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人的生命是流动和变化的,这种变化可能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变化,可能是对生命感悟的一种变化。生命历程里来来往往有过诸多人发生了如此多之事,他们曾经给过他荣耀、使命和梦想,她们也带给他关怀、期待与温情,在仕途不顺的际遇之外,他却终于成为了一个大散文家。清人梅曾亮评价此文“借一阁以记三世之遗迹,此神明其法者也”“此种文字,直接《史记》,欧韩不能掩之”(《评校古文辞类纂》)。钱基博说:“此意境人人所有,此妙笔人人所无,而所以成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明代散文》)……原来,那些生命中最初的柔软都没有消失,后来他一直关注民生与社会,他始终对底层女性怀有悲悯之心,这所有的后来都印证了那些“曾经”。

生命是一条河流,你我就像河床,我们在《项脊轩志》中读到的,并不仅仅是作者一时一地的情感,更能看到一个大文学家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的。由此,我们还将思考自己的生命长河经过岁月的淘洗,它逝去了什么,沉淀了什么。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枇杷树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永远的陪伴
老徐的枇杷树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院子里的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