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静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的能力。与传统实验教学不同,研究型实验偏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流程的完整参与以及问题的自主解决,培养学生知识转化和问题探究能力,启蒙学生研究兴趣并增加学生的创新欲望。
微生物发酵是高中生物选修中的教学内容,其中泡菜制作、亚硝酸盐含量检测侧重于动手实践,需要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深入掌握课本知识。但现阶段教师对实验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实验形式单一,主要为观察、鉴别和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局限于教师课前准备实验,课上讲解实验步骤,巡视指导;由于学时限制,一般会选择开设部分实验,导致实验项目分散且连贯性差,学生不能连续完成实验内容,无法很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实验项目、授课模式等方面改进,本研究实验从前期资料查找、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操作、问题解决、分析总结等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去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开发综合型研究型实验项目
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被动性和不连续性不同,研究型实验更注重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实验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学生全程参与完成项目流程,将传统发酵技术、微生物培養、分离与计数、种群数量变化等优化整合,把单一、独立、不连贯的实验内容整合,开发综合型、连贯性的研究型实验项目。实验开始前,通过实验流程图,使学生了解各实验间的联系和设计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实验方案设计环环相扣,上个实验结果是下个实验的材料。学生了解实验总体流程后,就会明白各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思考如何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实验流程图使学生对整个实验原理和流程有了整体认识,为后续各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操作奠定基础。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后,能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更好地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中的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采用“互联网+实验”教学授课模式
受课时限制,一些耗时较长的生物学实验如泡菜发酵、菌株筛选等,都不可能在某个教学周或课堂中集中完成,需要合理安排分期进行。选取生物校本选修课,结合学校长短课,学生在一学期的校本选修课中完成整个研究型实验。具体安排如下。
理论教学 学生在实验前,教师对研究型实验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实验前进行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本实验第一节课以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设计实验流程图,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研究有机结合。
实验技能培训 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操作技术,避免学生实验技能操作不规范或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
“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为解决课时不足、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等问题,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通过录制短视频的方式制作实验微课,并在微课发布后要求学生就其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思考、小组讨论,方便学生反复观看,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的印象。二是提供微信公众号(如生物勘探、解旋酶等)和生命科学论坛(如生物谷、丁香园等),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前沿知识。三是微信群推送NCBI链接,指导学生在网上进行引物设计和序列比对等。“互联网+”技术的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提高了教学效果。
研究型实验的不足与完善
由于研究型实验开设时间短,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经验不足,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实验流程设计以教师为主,而非学生自己思考设计,若结合学生现阶段知识储备和能力,将一部分实验方案交由学生制定则能更好地锻炼其思考能力,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第二,受限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后续的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不能完全理解实验原理和目的、为了实验而做实验的现象。第三,虽然录制了实验微课,但由于基因工程实验具有操作严格、各试剂加入量精确等特点,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相对欠缺,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移液器的正确使用、试剂的配制、正确加入方法和顺序及材料的高温灭菌等。第四,历经一学期,选择校本选修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整个研究型实验,但如何在全年级学生中开展,在常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调整、实验室开放等方面仍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总之,通过设计目标明确的研究型实验,强调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学生为完成目的明确的实验内容而自主开展实验,对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