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英语翻译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策略

2021-07-08 06:14
关键词:英语翻译育人思政

王 冠

(陕西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也是高校实施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途径。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所谓课程思政,是指“统筹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政课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学校所有学科、所有课程为育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活动”[2]。在地方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英语翻译类课程具备与思政理念相融合的良好基础。一方面,英语翻译类课程既是面向全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又与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协同并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覆盖面宽,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和推进。另一方面,英语翻译类课程中有大量育人因素可供挖掘。翻译涉及文化交流、传播和融通,要求学生谙熟双语文化,在不同文化间搭建桥梁。教师可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互译中英经典文学作品来感悟不同文化精髓的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结合新时期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将相关课程打造成集知识、能力与价值导向三位一体的特色课程。因此,在地方高校的英语翻译类课程教学中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基础。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多。就有关外语类教学课程思政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从宏观政策角度讨论外语思政[3],以英语某门具体课程为例开展思政教学[4],从外语院校的特点出发讨论思政建设[5]和从课程内容方面落实课程思政[6]等方面。王珩[7]以《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为例,探讨了该书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启示。夏文红、何芳[8]主要讨论了英语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时代价值。虽然现有研究在一定层面为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了相应借鉴,但大多集中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价值的体现及教学初步的设想,对于在外语专业课程开展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教学改革的推进策略方面仍缺乏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重点围绕英语翻译类课程思政实践推进的具体策略和路径展开。

根据调研,国内众多地方高校,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的高校,往往由于办学经验和历史等原因,较之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对思政育人的理念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水平和思政能力参差不齐[9],欠缺具有专业化课程思政能力的教师队伍[10],在英语翻译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举措和推进路径、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差距。在整体设计上缺乏指导纲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资源支持,导致英语翻译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构建效果欠佳,进而导致师生认同感低,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本研究选取地方高校的英语翻译类课程作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探讨其思政实践推进的具体策略,以促进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拓展教学内容,凸显价值导向,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性,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地方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因“长期忽视思政教育”[11],教师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充分[12],仅限于表层提取,导致“翻译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两张皮”[13]。学生理解不到位,也无法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地方高校的英语翻译类教材,多以“文化单项输出”[14]为主,即多以英文原版为素材,西方元素占比过大[14],“难觅中华传统文化的身影”[15],造成了“西方文化浸入有余而母语文化失语”[16]的现象。授课内容层面,也过于凸显英语国家人文元素,过度宣扬西方的价值观、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等,缺少对思政主题和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扩充。这种文化的强势输入会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方面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削弱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因此,亟待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

英语翻译类教材同样具有文化传播和全面育人的功能。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首先应从教材选择入手,“选择积极正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9]。传统翻译类教材的层次不等,对于文化价值的体现程度不一。基于此,教师应选择文化价值高、能凸显文化特色和育人价值导向的翻译教材。如张春柏编写的《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宋红波的《实用文体翻译教程》等,均富含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中外经典译论,集传统与现代翻译研究之大成,关注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既涉及大量文化文学类经典译例,又包含多种体裁的实用文体语料,涵盖文体丰富,思政素材广泛。学生通过对这类教材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素养和翻译水平,同时还可以学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提高语言审美力,进而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彰显外语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此外,翻译类课程还应不断选择富含课程思政理念的教材,开发编写能体现文化特色的教材。教师通过对教材中涵盖的显性与隐性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和补充,结合专业知识讲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从具体实施来讲,英语教学的素材可从“典籍汉译”与“典籍英译”两个层面来扩充,通过文化互译来助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一)典籍汉译:引进西方文化经典,广泛吸收人文理念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7]。无论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的引入,跨民族与跨国别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都离不开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文学翻译让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也让中国接受世界各族文化”[18],这当中既包括引进优秀的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翻译,也包括对中华典籍的外译输出,应“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17]的基本原则。

西方很多经典文学著作中都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人生哲理。在典籍汉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进西方文化经典,在翻译教学中从创新意识、求真精神、自由与以人为本等西方文化的精髓中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讲授,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升英语翻译教学的思政育人效果。我们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19]。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这些作品的翻译技巧的讲授,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西方经典文学名著体会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当中可以采取译文赏析的方式来讲授。

举例来说,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歌颂了主人公自强独立的品质。小说中处处可见反讽修辞,是翻译教学的良好素材。教师在翻译讲授中可通过对王科一、孙致礼和张玲、张扬三个经典汉译本的比较鉴赏,让学生在体会中华词汇精妙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该书的主旨,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渗透育人价值。同样,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中表达了对不同类型女性人物的赞美。如马奇太太体现的女性伦理上的自强,梅格呈现出的女性情感上的自强,乔体现出的女性逐梦事业的自强,贝思在女性道德层面的自强以及艾米在人性自我完善方面的自强。教师可通过洪怡、叶宇和刘春英、陈玉立两个汉译本的对比讲授来给学生渗透文学翻译的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经典著作中不同女性人物的品质。这些良好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英语翻译课程的育人要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饱含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赞誉。教师在翻译讲授时可以朱生豪经典汉译本为例,与英文原著进行对比鉴赏。一方面学生可感受到莎士比亚对英语语言超凡的组织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学习到朱生豪的汉语用词之精妙,在此基础上还能增进学生对书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此外,教师可让学生就书名RomeoandJuliet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蝶恋》进行联想对译,加深对文化意象转译技巧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引进西方优秀文学名著的汉译本,并进行鉴赏讲授,能有效凸显文明互鉴的思想,实现翻译的价值导向功能。

(二)典籍英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育人理念

在典籍英译的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文化走出去的理念。即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迎接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积极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助力,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传译到西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在教学实践中可从题材选择和语料选择两个层面展开。

1.题材选择

题材的选择应向与课程思政相关联的内容倾斜,可集中讲授文学文本、旅游文本和新闻文本的英译。就文学文本而言,可将中国典籍文本的英译作为切入点,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诸子百家文化、四大名著、中国名家名作的英译本等。让学生从中外不同译者,尤其是海外汉学家的译文对比中体会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起到价值引导作用。如《红楼梦》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个经典英译本,《水浒传》赛珍珠和沙博理的两部英译本,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楚辞》《元曲三百首》《诗经》《汉魏六朝诗》英译本,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全集,哈罗德·阿克顿和陈世骧合著的《中国现代诗选》英译本,还有近几年火遍海外的《狼图腾》英译本,《三体》英译本等。让中国典籍通过英译走向世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旅游文本的英译讲授可从文化着手。旅游文本英译多以目的论为原则,即将中国文化准确输出给西方读者,有利于文化输出。由于旅游文本翻译与文化差异密不可分,要想准确传译出中国的旅游文化,就应谙熟中国的山水、饮食、诗词曲赋、戏曲舞蹈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旅游文本英译的过程中,可补充中国民俗文化、节日文化、京剧、秦腔等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思考如何将中国特色旅游文化词语准确传译给外国读者,让西方人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闻文本的英译讲授可联系国内重大新闻和社会热点,如有关中国抗疫报道的汉英新闻、“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和中国“新四大发明”的英文新闻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的国际贡献,树立家国情怀。此外,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诠释抗疫精神的相关报告的英译,也可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战疫到底的强大信念,激发年轻一代弘扬新时期抗疫精神,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语料扩充

课程思政资源的语料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丰富。

其一,补充新的外宣翻译材料。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翻译素材,以保持教材的时代特性。如在教材中增加关于中国人民伟大抗疫精神的英文报道,补充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中英文双语材料,以凸显翻译类课程人文教育的时代特性。

其二,吸收新思想新理念。例如,教师可引入有关“互联网+”时代下AI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发展前景、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人才培养等话题的探讨,让学生接触新思想和理念,拓宽其国际视野,丰富其翻译技能,不断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

其三,融入地方文化译例。鼓励学生多关注地方文化的特色和翻译,关注身边的标识语翻译、红色文化的翻译、菜单翻译等,并多钻研能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翻译语料。如在课本中加入诸葛古镇、褒斜栈道、拜将台、武侯祠、张良庙的翻译,让学生从中感受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的魅力,学习历史英豪的优秀品质,以达到该课程的价值引导效果。

其四,拓宽渠道来源。除了充分利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双语版等纸质材料外,还可从多个渠道获取资源。平台方面,学习强国上的“习近平说”双语专题等,均有助于阐释“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便于西方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追求睦邻友好和世界和平的理想;记录片方面,CGTN的系列专题片和CNC出品的《四季中国》等中国专题纪录片准确诠释了文化差异,能让国外受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自然之美,扩大了中国作品的海外影响力。

通过选择和讲授这些题材和语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力,也能让其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积极的价值观。西方文化精髓与中华文化经典互相滋养,互融互通,使得翻译的价值引导功能得以凸显。以上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举措可完整体现翻译的四个维度价值[20]。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素材选择架构图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落实思政育人理念

教学内容完善后,教师还需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和英语翻译类专业课程的知识有效衔接起来,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然而,地方高校往往由于其“学科建设的不均衡”[10],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师生互动平台,缺少专业化和分类管理的有效教学创新手段和方法”[10]。英语翻译类教师多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形式讲授,造成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翻译教学在第二课堂开展思政的形式较少[14],借助互联网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的形式也不多,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性”[21],“教学手段缺乏常态化和互动性”[10],课程缺少独特性、创新性和多样性[22]。且往往“教学班级人数过多,课程考核流于形式”[23]。尤其在翻译考核层面,各项测评指标比例设置欠缺合理性,期末考试成绩仍然占据较大比例[24]。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对于英语翻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课程思政的理念理解也较为欠缺。为了改善上述情形,应建立由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对比教学和翻译工作坊等教学方法构成的混合式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不断促进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一)课前设置思政任务

课前,教师通过各种APP、平台等搜集与翻译教学主题相关的思政材料;翻译类同课头教师也可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完成思政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课件制作等任务,构建思政学术共同体,形成英语翻译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库。而后,教师可利用各种线上课程平台,如智慧树、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为学生上传资料,并布置相应翻译主题的思政资源搜集任务,让学生以翻译工作坊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并于线上提交。

(二)课中丰富教学方法

课中,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对比教学和翻译工作坊的优势。比如,在旅游景点翻译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情景教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具体来说,由教师选择我国一著名景点,如诸葛古镇、虎门等,由学生以翻译工作坊小组为单位,还原演绎该景点曾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或文化典故,然后对该景点进行交替口译练习。又如讲到潇湘馆、蘅芜苑和怡红院等景点的翻译时,让学生进行宝、黛、钗三人的角色扮演,并从其性格、姓名隐喻的角度来评析音译、字面直译或意译哪种翻译方式更好。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任务驱动下,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查阅、整合和课中的讲解、演绎等环节既锻炼了表达、交流技能和小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多采用译文对比式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以工作坊为单位,根据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文展开翻译赏析和翻译批评,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式教学,学生能深入理解中英文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语用功能,并能在典籍互译的实例中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和人文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课后反馈学习成效

课后,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在线上课程平台围绕本节课的收获、感想提交课堂反思。此外,教师还会设置一系列线上互动模式,如各翻译工作坊按月进行定期翻译术语打卡等。每个翻译工作坊小组须按月定期在翻译课程平台上传一些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新词新语的英译文,制作成双语新词术语表,由各工作坊针对新词翻译的优劣进行评议。而后由教师进行在线评分,集中点评和答疑互动。通过这些新词新语译例的收集,可让学生在感受中国社会变化和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同时,在英译文中体会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课后线上资源的拓展与任务设置能及时补充线下授课的内容,实现延展性教学,突破翻译教学的时空界限,通过师生之间的在线互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见图2所示。

图2 教学模式改革框架图

三、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强化思政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隐匿性及过程性[25],因此需要健全的评价体制保障。然而,目前的翻译类教学普遍存在侧重课程思政的定性考核,而忽略量化考核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缺乏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标准[26],“在思政课程评价方面大多采取的还是课时量、科研分的方式进行”[27],缺乏对教师课程思政绩效的考核评价及相应激励政策,导致“评价不公,激而不励”[27]的现象。教师在开展英语翻译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时缺乏专业性指导和考核评价的具体标准。在翻译类课程平台的建设上,课程资源库的数量和建设标准也不明晰。学生方面,对其教育效果的考核指标也较为缺乏,导致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程度无法直接体现。这样的评价机制既扼杀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创新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因此,地方高校英语翻译类课程思政的推进应从评价方式、主体和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评价方式上,应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线上,学生的作业提交和学习过程都留有痕迹,像学习通、雨课堂、批改网等平台对于客观题都有直接的给分系统,学生提交后可立即得出分数,批改效率会大幅提升;线下,教师可通过纸质作业、测验的批改和课堂任务的完成进行随堂打分。在对学生的最终考核评比中,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估参数仅作为考核的一项依据,甚至占比会逐步缩小,而对于平时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翻译工作坊小组的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价值取向等指标都应作为翻译课程思政的主要评估依据。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英语翻译类课程思政教学应将教师自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互评五方面内容有机结合。教师方面,首先,可通过书写课后教学反思来检验自己对于翻译课与思政理念的融合效度;其次,可设置同行听课等模式,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价;再次,教师会收集到来自于学生对翻译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反馈,以此来督促自我不断改进思政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创新水平。学生方面,首先,学生的总评成绩会来源于形成性和终结性分数,综合反映其线上、线下表现;其次,学生可针对课前、课中及课后自己对于翻译类课程思政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再次,每个翻译工作坊小组可根据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贡献率进行组内互评,每组也可根据翻译成果的课堂呈现、完成度等进行组间互评。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提高,思政意识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课后反思可相互补充,从而提高翻译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评价主体构建图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

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课前,翻译工作坊小组对于思政内容的搜集和线上平台的提交情况;课中,小组对于作业的呈现度,对翻译场景的完成度等;课后,翻译日志和反思的撰写情况,翻译术语表的提交和积累度等都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指标。在学期末课程结束,教师可依据学生期末试题的完成度作定量评价,也可以每个翻译工作坊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作为考量依据。这样以来,完成度高的学生将得到嘉奖,学生也不会因单次较差的完成度被一票否决。这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会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帮助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和自我改进,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总体而言,通过对评价主体、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完善,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都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