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老年人急救知识影响因素及培训效果

2021-07-06 09:24宁敏郑海华姜冬辉曾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调查员掌握情况问卷

宁敏 郑海华 姜冬辉 曾慧

(1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心肺康护科,海南 海口 571100;2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突出的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1〕。国家统计局老年人口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3%〔2,3〕。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较快,老年人在医疗、护理、康复和照料等方面的需求也增长较快,这对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都将是新的巨大挑战〔3〕。随着老年人对社会服务要求的不断扩大,老年人迫切需要紧急救助、日常照料、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服务,其中紧急救助是老年人的一大需求,解决老年人的急救知识需要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问题〔4~6〕。本文旨在分析海口市老年人急救知识影响因素及培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抽样方法及样本数量确定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中的抽签法,从海口市4个行政区域随机抽取3个行政区作为样本来源地,抽取部分老年人作为急救知识的调查对象。样本量计算参考《护理学研究方法》的计算公式至少需要抽取694个调查样本。纳入标准:65~80岁;能够听说读写,无认知障碍,且愿意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排除不愿意参加及不能完成问卷者。共发放问卷694份,回收有效647份(93.23%)。其中男121人,女526人。年龄65~74岁435人,75~80岁212人。

1.2问卷的制定与信效度检验 通过参考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及培训相关文献咨询从事急救医学、老年医学及护理学等领域的临床专家和高校教师,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采用头脑风暴法自行设计《老年人急救知识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急救知识培训情况。其中急救知识掌握情况为问卷主体部分,包含5个维度,18个条目问卷经课题组反复讨论和修改,邀请7名专家对问卷条目进行独立评议,检验问卷内容效度,再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问卷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请专家组〔老年医学2位,老年护理1位,急救护理3位,护理教育1位;专家学历:博士(正高)2位,硕士(副高)2位,学士(中级)3位〕。最后得出调查问卷各条目的内容效度较好。

1.3问卷调查方法 选取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具有5年护理经验以上的护士作为调查员,首先对调查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及如何和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尽可能保证他们保质保量完成本次调查及完成问卷后回收。从694例调查样本中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出158例患者,由调查员对其展开干预。培训内容涉及如下知识项目,分别是:心肺复苏(CPR)(单人法)、CPR(双人法)、环形加压包扎止血法、骨折固定法。培训形式采取现场示范辅以口述解答的形式,每次培训时间限定在1 h,理论及答疑时间在20 min,患者实践操作时间限定在40 min。由专人负责录制各培训项目视频,通过电子拷贝形式给到患者,指导其在每日入睡前浏览观看,并将存在疑惑的地方通过微信留言的形式传达至相应调查员,由调查员于次日再次加以巩固性指导。每次培训后,由患者对对应调查员的培训情况展开调研,以督促调查员进一步改进。调研内容涉及:调查员的态度、表达、语速及授课技巧。由专人负责收集158例患者在培训前、培训后的CPR(单人法)、CPR(双人法)、环形加压包扎止血法、骨折固定法等项目的急救技能得分。另外,在结束培训后,由专人负责收集158例患者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行方差分析,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老年人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 根据调查,除了医疗急救电话掌握情况较好(55.2)之外,其余老年人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均较低,均不足30%,见表1。

表1 老年人急救知识掌握情况〔n(%),n=647〕

2.2影响老年人急救知识的单因素分析 老年人急救知识得分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职业、发生意外及接受救护培训有明显相关性(均P<0.001),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人急救知识单因素分析分)

2.3培训以后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培训前后除医疗急救电话掌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技能较培训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见表3。

表3 培训以后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n,n=158)

2.4常用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CPR(单人法和双人法)、环形加压包扎止血法、上肢骨折固定法的急救技能得分培训提高(均P<0.001),见表4。

表4 常用急救技能培训效果分析分,n=158)

2.5急救培训满意度调查 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人员的态度、表达等方面可以看出老年人对本次急救培训整体上比较满意,见表5。

表5 老年人对急救培训的满意度〔n(%),n=158〕

3 讨 论

所调查地区老年人急救知识知之甚少,急救技能掌握程度较差。有学者研究认为培训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可明显降低创伤死亡率〔7〕。因此,建议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逐年加快,我国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多,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急救能力培训,尽早将老年人急救培训提上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向老年人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对老年人积极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讲座或培训,以满足老年人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本调查结果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在本调查对象中,初中 以下文化的老年人多数为进城养老的农民,其见识程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低,而且这些人群在农村时很少接触急救知识,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亦不够。而初中以上文化的老年人大多为工人、专技岗位和行政管理人员,该类人群的见识程度、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强,而且企事业单位人员平时接触急救知识的机会可能较多,能对其引起一定的重视。因此,在今后开展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时,应加强对初中以下学历和农村老年人的培训,提高这一类人群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及急救水平。同时本调查结果亦表明接受过急救培训的老年人对急救知识的掌握要优于未参加过急救培训的老年人,提示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能够提高老年人的急救知识储备,对其发生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时可能具有帮助作用。

本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希望通过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后能在紧急时刻对自己或他人 实施紧急救助。研究显示老年人对紧急救助等社会服务迫切需求〔5〕。本调查过程中亦了解到老年人期望有关机构、组织能到社区、基层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或讲座,帮助空巢老人和遇难时不知所措的老人在紧急时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突发不良事件。本调查显示有不足 10%的老年人因担心急救知识不容易掌握或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实施急救技能,进而不愿参加急救培训。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首先老年人的理解力、记忆力、视听觉、灵活性以及反应能力下降,不方便实施紧急救助;其次老年人可能担心引起纠纷而承担责任。老年人的智力仍有可塑性,坚持用脑对维护老年人的智力和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老年人依然要发挥余热,既要提高自身智力,维护社会功能,又要发挥其在社会中的引领和模范作用。与此同时,也提示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加快完善急救法律法规,提高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本调查结果与苏运辉等〔8〕、姚红瑛〔9〕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老年人尚具有较强的即时理解、接受以及记忆能力,对老年人开展 急救知识培训,可明显提高其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水平。因此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 逐年增多,国家和政府应积极将老年人的急救培训工作纳入有关管理部门,相关部门、机构、组织联动,定期组织并鼓励老年人参加急救知识培训或讲座,提高急救意识和急救知识水平。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今后开展老年人急救技能培训时,应对每项技能的每个操作步骤进行详细指导,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还要提高急救技能的精准性和规范性,避免因动作不规范、手法不准确、不娴熟而影响急救效果,甚至导致救护适得其反。要从细节处入手,增强老年人对急救技能要领的把握,提高急救技能质量,真正达到对老年人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提示本次基于老年人意愿和需求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培训内容的需要,在对老年人实施急救培训前有必要对老年人进行访谈,以了解其内心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真正需要,了解老年人更加青睐的培训形式和更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培训时间。

综上,老年人对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强烈,应满足老年人对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匮乏,其掌握水平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职业和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有关。急救培训后老年人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得分较培训前均有提高,应加大对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力度,积极开展老年人急救讲座和培训,提高其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10〕。基于培训需求和意愿的老年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案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其对急救培训内容、时间和培训形式的需求,提高急救能力,因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急救培训工作尚未有专门机构负责,因此建议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组织、医学高等院校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组建老年人急救培训联盟,向老年大学、养老院、托老所等老年人聚集地带,宣传和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老年人的急救意识,提升急救能力〔11〕。

猜你喜欢
调查员掌握情况问卷
提升乡村社会调查员素养浅析 以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员为例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问卷网
我国家事调查员运行现状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建立社会调查员制度,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