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王建英,高伟
宿迁市妇产医院妇产科,江苏宿迁 22380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0%~3.0%,仍位居目前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据报道[2],约70%~80%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及手术治疗。缩宫素具有收缩子宫体的功效,半衰期<6 min。马来酸麦角新碱不仅对子宫体,对子宫下段及子宫颈均具有较强的收缩作用,直接高度选择性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强直收缩[3]。子宫背带缝扎术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止血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手术方法[4]。该研究对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该院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的40例产妇实施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子宫背带缝合术综合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67±3.23)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23±0.67)周;孕次1~5次,平均孕次(2.36±1.33)次;产次1~4次,平均产次(2.23±0.88)次。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9.63±3.78)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43±0.23)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21±0.86)次;产次1~3次,平均产次(2.21±0.62)次。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①临床资料齐全;②剖宫产术指征明确。
①临床资料不齐全;②中度及以上贫血,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胎盘早剥;③麻醉药物及该研究药物禁忌证;④合并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1.4.1 对照组 实施缩宫素联合子宫背带缝扎术。胎儿取出后,于宫体处注射缩宫素(国药准字H31020850)10 U,另缩宫素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评估子宫背带缝合术指征。手术操作如下:将子宫自腹腔托出,用1号可吸收线自子宫切口下缘右侧中外1/3交界处,切口下缘3 cm处进针,全层穿过子宫下段,自子宫切口上缘3 cm,距右侧缘4 cm处出针,缝线绕行子宫前后壁、子宫底处垂直褥式缝合1~2针,至子宫后壁右侧子宫骶骨韧带上方,将缝线固定于子宫,然后由外向内,由左向右斜行缝合,将缝线自子宫前壁相对的方向贯穿子宫全层,在子宫后壁左侧下方出针,缝合左半部分子宫,进、出针位置与对侧方向相反,于子宫切口左侧中外1/3交界处切口下缘3 cm位置出针,双手加压拉紧缝线两端,在子宫切口下缘拉紧打结,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关闭子宫切口。
1.4.2 观察组 实施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子宫背带缝扎术。缩宫素用法同上。子宫背带缝合术,手术操作同上。当子宫收缩仍不佳,立即于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4526)0.2 mg/次子宫体肌壁注射(重复注射,1次/2~4 h,次数≤5次/d)。
围手术期指标:①术后2、24 h出血量(以称重法测量);②止血有效率;③宫底高度;④子宫收缩优良率评定标准:优:触诊子宫体坚硬,宫底高度平脐或降到脐下两指;良:触诊子宫体较软,轮廓清晰,按摩子宫后,子宫体变坚硬;差:触诊子宫体软或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子宫体方可变硬,一旦停止按摩,子宫体即变软[5]。
止血有效评定标准:显效[6]:子宫收缩良好,质硬,阴道流血量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尿量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有效:子宫收缩力仅部分增强,阴道流血量减少50%~80%;无效:子宫收缩力、阴道流血量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7]。
该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后2、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s),mL]
表1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s),mL]
?
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
表2 两组产妇止血总有效率比较[n(%)]
观察组术后3、5 d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术后宫底高度比较[(±s),cm]
表3 两组产妇术后宫底高度比较[(±s),cm]
?
观察组术后24 h子宫收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比较[n(%)]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8],9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剖宫产术后。目前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最常用的方法即缩宫素促宫缩治疗,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马来酸麦角新碱具有较强的收缩功效。子宫背带缝扎术是目前用于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最佳手术方法。该院将三者联合治疗,有效提高了止血成功率。
子宫背带缝扎术机理: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压迫子宫壁弓形血管,血流速度缓慢,形成血栓。强迫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分支关闭,减少子宫血液灌注量,促使血小板凝聚,血窦关闭。
据报道[9],缩宫素为目前最常用的子宫收缩药物之一,主要与缩宫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子宫体为主要受体,子宫下段及子宫颈次之。术中直接行宫体注射,可快速发挥药物作用,改善子宫肌层的收缩功能,但半衰期短,在体内3~4 min即可代谢完毕,常需静脉维持药效,若追加药物剂量,易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导致水钠潴留,缩宫素应用时间长,受体作用敏感性降低,且不能增加子宫收缩力,有研究[10]报道,在使用缩宫素的同时,并不影响子宫平滑肌对其他子宫收缩剂的敏感性。
马来酸麦角新碱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促宫缩药物,靶向性作用于子宫内部平滑肌和子宫血管平滑肌,机械性压迫血管,对子宫下段和动脉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具有直接显著的预防和控制作用[11]。用药后30 s内起效,作用强而持久,持续时间达3 h,可减轻肾脏负荷,维持压迫纤维内血管血流的稳定性,达到理想的止血功效[12]。
该研究中子宫背带缝扎术,止血迅速。缩宫素与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作用于子宫体部,麦角新碱对于子宫下段效果好。结果显示: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郭玲艳[13]报道的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证实宫缩剂联合用药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术后2、24 h出血量,观察组为(77.51±54.56)、(162.33±15.57)mL,少 于 对 照 组 (126.16±82.46)、(246.51±17.45)mL(P<0.05)。与杨璇[14]研究的40例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应用于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结果(174.3±51.5)、(225.7±70.2)mL相一致。金萍等[12]研究发现,在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较单纯应用缩宫素,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两组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表明该研究临床疗效更佳。观察组宫底高度、子宫收缩优良率优于对照组,说明马来酸麦角新碱在子宫复旧方面疗效确切,与冯晓云等[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及子宫背带缝扎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止血效果确切,保留生育功能,促进产后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