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效果分析

2021-07-06 13:47赵国亮
系统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磷酰胺皮质激素皮损

赵国亮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山东菏泽 274200

天泡疮是皮肤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治疗后容易复发,多表现为松弛性水疱、大疱,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中老年女性是天疱疮的易感人群,据统计[1-2],我国天疱疮患者约占门诊患者总数的0.02%,皮损常对称性地分布于躯干、四肢。天疱疮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情进展,通过药物促进皮损部位及皮肤黏膜尽快愈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的一线用药。但因为天泡疮病程长,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这大大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因此需要应用辅助治疗手段降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环磷酰胺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为了探讨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效果,该文对就诊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皮肤科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从该院皮肤科收治的天疱疮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42~68岁,平均(54.86±2.1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82±1.61)个月。观察组40例,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45~67岁,平均(55.16±2.0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92±1.5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组织病理诊断为天疱疮;②年龄在25岁及以上;③无认知功能障碍;④依从性良好;⑤患者与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病变;②合并其他类型皮肤疾病;③既往精神病史;④近3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⑤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国药准字H33020824;规格:5 mL:125 mg)静脉注射,2.5 mg/d,连续治疗1个月,之后调整剂量为3 mg,连续治疗6个月。

研究组患者加用环磷酰胺治疗,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32020857;规格:0.2 g)静脉注射,0.8 g/次,每月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糖皮质激素维持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疗效判定标准[3]: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未有新发水泡,激素维持剂量在25 mg/d内为显效;治疗后皮损面积缩小,有少量水泡,激素维持剂量不超过35 mg/d为有效;治疗后尚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及糖皮质激素维持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3.25±0.52)个月、(15.20±1.36)d,糖皮质激素维持剂量为(20.52±2.76)mg/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及糖皮质激素维持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及糖皮质激素维持量比较(±s)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特征是表皮或黏膜起泡,常见于中老年女性,是一种慢性的具有复发倾向的皮肤病。天疱疮发病机制为表皮内IgG型抗桥粒芯蛋白抗体与表皮细胞间靶抗原结合,从而破坏表皮细胞间的连接引发疾病。有研究指出[4-5],天疱疮患者会产生抗体,其可结合细胞-细胞粘附分子Dsg1、Dsg3,这些蛋白属于粘附分子钙黏蛋白超家族,与对立细胞的胞外结构域相应分子相互作用。在细胞内,它们是角蛋白丝通过桥染色体斑块蛋白间质粒(DP)、板蛋白(PG)和不同板蛋白(PKP)异构体的附着区。桥粒粘附分子为主要抗原后,自身抗体立体阻碍桥粒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失去黏附,从而形成水泡。有研究表明[6-8],含有抗Dsg3和抗Dsg1的PV自身抗体组分(PV-igg)阻断了Dsg3的同性结合,但与PF-IgG类似,不改变Dsg1的相互作用。另外,在一组不同的模型中,研究表明信号通路的调节可以预防天疱疮皮肤起泡,包括Src、p38MAPK信号通路等。针对p38MAPK,研究表明,在Dsg3分子相互作用受阻的条件下,药物抑制可以保护PV-IgG的致病作用[9]。通过抗Dsg3抗体结合而失去Dsg3相互作用,进而可能启动特定的信号转导事件,进而致病。寻常型天疱疮的靶抗原是Dsg3,这一类型天泡疮在治疗时有一定的难度。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的常用药物,一般是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发挥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减少渗出与细胞增生,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然而,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很容易出现骨髓抑制、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同时因为天疱疮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这类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耐受性差,增加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风险。

鉴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不足,临床上常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辅助治疗,目的在于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环磷酰胺是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与免疫抑制作用,其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可被转化为磷酰胺氮芥和醛磷酰胺,并通过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诱导细胞凋亡。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可以改善患者抗体水平,增加血清补体,同时也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在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糖皮质激素维持剂量为(20.52±2.76)mg/d,单一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激素维持剂量为(31.27±2.69)mg/d,这一数据证实联合用药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另有研究指出[10-11],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会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损害。在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2例肝肾功能受损,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在该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3.25±0.52)个月、(15.20±1.36)d,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22.50%、77.50%(P<0.05)。这与刘治杆[12]的研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优于单一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参照组患者的73.5%(P<0.05)的研究成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疗效确切,能够减少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安全性与疗效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症状,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减少对患者肝脏与肾脏的影响。

猜你喜欢
环磷酰胺皮质激素皮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化及发展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桂附地黄丸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环磷酰胺冲击结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