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慎用止痛药

2021-07-05 10:23欧阳军
养生月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止痛药腰痛副作用

◎欧阳军

腰痛可称得上是“大众病”。据国外资料,发达国家中有70%~80%的人身受其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其治疗的方法众多,药物治疗是其中常用的一种。目前医院常用的是解热消炎镇痛药。它们疗效显著,对大部分腰痛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不但影响治疗作用,还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

明确诊断

俗话说“对症下药”,腰痛用药之前要明确诊断。腰痛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许多病症表现差不多,却由不同的原因造成,治疗方法及用药不尽相同。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椎体滑脱及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光靠服药效果并不好。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最好采用推拿、理疗等方法治疗。患者究竟属于哪一种腰痛,适于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要经过专科医生检查,再作决定。

胃肠刺激

治疗腰痛的药大部分对胃肠道有较明显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的可损伤胃黏膜,引起溃疡、出血甚至穿孔。还有的药物可引起肝脏损害、白细胞降低及过敏反应。原来有胃溃疡、胃肠炎、肝功能不好等情况的,会使病情加重。这些病人因腰痛就诊时要将这些情况如实告诉医生。

有的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明显,对另外几种药却可能耐受。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如有不适,先行停药,再到医院请教医生或做必要的检查,决定是否停用、减量或改用其他药物。

肾脏损害

长期服用止痛药可引起止痛药性肾病。不少解热镇痛药可直接损害肾脏组织。服用时间过久,损害加重,即引起症状。早期不太明显,难以察觉。当尿中出现白细胞时,可误认为是尿路感染。此后,如并发细菌感染,可发生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并反复发作。如仍未被认识,损害进一步加重,可引起高血压、贫血、持久蛋白尿等症状。最后可逐渐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威胁生命。

扑热息痛、阿斯匹林、安乃近、安基比林等药都可能引起肾组织损害。据德国医学家研究,含多种止痛药的合剂对肾脏的损害比单独用一种止痛药要严重得多。服用小剂量的止痛药合剂超过1 年就可使发生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研究还发现,服用含咖啡因的止痛剂,危险性可增加50%以上。

国内生产的解热止痛药大多是复合制剂,且常含咖啡因,尤其值得注意。因此,选用止痛药物时,尽可能选择单剂药物,避免使用复方的商品制剂。长期服用的病人应定期化验尿液和血,了解肾功能有无损害。一旦发现止痛药性肾病,立即停止所服止痛药物,改用其他止痛措施。早期经过合理调治,损伤的肾组织可能慢慢得到修复。

少数人有一种误解,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但吃无妨。诚然,中药讲究药物配伍,常利用某几味药物抑制、缓和其他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些腰痛病人喜欢各种药酒当常用饮品,如果肝功能异常或本来对酒精的耐受性差,长期服用便可发生慢性酒精中毒,损害肝脏。

因此,一定要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切不可自行盲目购买,更不可偏听偏信单方验方。

局部用药有利弊

比起来,局部用药的优点比较明显。将膏药贴或药水涂擦在腰部疼痛的部位,药力能透过皮肤到达深层组织。它主要作用于局部,对全身的生理活动干扰较小,使用起来也很方便。要注意的是,个别病人对它们也会发生过敏反应,影响使用。反复贴、涂时间过长,可形成皮炎。特别肥胖的病人,皮下脂肪很厚,药力可能难以透过,效果欠佳。

组合用药更安全

有些病人腰痛经久不愈,用药物治疗时间太久,可发生累积性副作用,甚至有极少数病人产生药物依赖性。服用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还要硬着头皮服下去,否则浑身难受,到这时就相当难办。

因此,病程长的腰痛患者,从治疗开始就要争取不服或少服止痛药,尽量采用局部用药或推拿、理疗、针灸等治疗措施。实在要服药的,可以间隔一段时间更换同类药物中的其他品种。服药过程中还要注意同类的药一般不要合用。这种合用后的治疗效果并非如常人想象的“1+1=2”的相加作用,副作用却可能反而明显。单用一种药,也不是服药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

特别提醒

孕妇的腰痛,一般是由于怀孕的生理变化,分娩后自然消失,因此,孕妇一般不要服用止痛药,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姿势和休息。老年人肝脏功能减退,常伴发其他疾病,药物代谢速度慢,吃药更应慎重,剂量宜偏小。

猜你喜欢
止痛药腰痛副作用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
警惕止疼药“天花板效应”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