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思考

2021-07-04 03:15:37乔燕
科学与财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做好思考

乔燕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当下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确保学生心理健康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是保证新时代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客观要求。但是辅导员在心理育人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高校心理育人的水平才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关键词:做好;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思考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心理健康辅导不仅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文件,全国各高校在此指导下积极进行相关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更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这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

1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下正值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高校学生正处在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各式各样的人生理想,对学生发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尽管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念,但是面对当下的社会状况,仍旧容易产生一些困惑,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类问题发生,高校辅导员必须做好心理育人工作。当下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形势越来越复杂,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还受到国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利己主义的影响,无论是从经济层面来讲还是社会层面来讲,发展形势都会对人们思想造成一定程度冲击。在实际的心理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应当提高对心理育人的重视程度,以学生终生发展作为心理育人的切入点,对错误的或是不完备的心理育人方法进行改善,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心灵的人,促进学生当下和未来都能够更好的进步和发展。这是辅导员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2.1教育教学

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导本人的心理想法,而大学生往往还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很容易走入错误的方向。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责。首先,要定期为教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活动和培训。提高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水平,同行之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交流,进一步了解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不足,为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便利。同时,可以邀请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教职工进行专业培训,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和管理理念,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心理健康教学和管理中。其次,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摒弃只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如开展新生入学心理适应辅导讲座、应对考试前焦虑的心理辅导讲座等,在充实和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最后,通过开设思想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这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时应结合客观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普及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实践活动

课堂的思想健康教育是实践的基础理论支撑,并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理解其精髓,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大学生群体,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同时举办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文娱活动和相关拓展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训练的一种形式,通过模拟实际情境中的人际交往,使个体在其中不断认识、接纳自己,有利于改善自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能够加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大学里的各种社团为很多大学生提供了一起创作和传播乐观向上心理健康作品的平台,学校应该鼓励设立学生心理社团,学生心理社团应由对心理学感兴趣以及善于帮助服务其他同学的人来组织实施,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如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影视鉴赏活动、心理健康能力扩展训练、摄影和美术作品展览会等。同时,对社团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了解社团各成员的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状态,及时疏导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疏导的相关技巧,更好地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平台中的宣传和传播。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够帮助人们稳定情绪,起到转移注意力、发泄情绪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消减挫折心理,还能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体验欢乐,减少焦虑情绪,放松紧张情绪,进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还可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通过校园广播和校园书刊向大学生宣传普及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及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困扰,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3结束语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咨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价值,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况茜.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青年,2021,(13):167-168.

[2]王默.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品位经典,2020,(12):103-105.

[3]王同花.当前高校中的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的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7):56-57+60.

[4]张凯璇.朋辈心理辅导在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119-120.

猜你喜欢
做好思考
“微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11:36:26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探析
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0:55:11
浅析如何做好医院价格管理工作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00:08:33
谈谈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后勤保障管理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36:27
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0:23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