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红,周丽华,周少如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深圳 518105
目前, 静脉与毛细血管均为血糖检测中经常使用的采血部位[1-2],随着临床对血糖持续监测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毛细血管血糖水平的应用范围及频率均不断增多[3-4]。 既往毛细血管血糖检测要求规范认为第1 滴血可能会对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形成影响,进而推荐使用第2 滴血[5],但该种操作方式在便捷性与时效性等多方面均存在不足。 国内一项研究对210 例住院患者开展空腹血糖检测, 依次采集了患者的指末梢第1 滴与第2 滴血作为检验标本, 其研究结果表示按规定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开展血糖检测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并且也可采用第1 滴血作为检验标本,能够准确反映即时血糖水平[6]。
该项研究选取了该院2019 年3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116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静脉血、 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 通过对3 种方式的血糖水平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旨在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提出新的建议。 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16 例, 该项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组孕妇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的诊断标准;②孕妇指尖皮肤无破损、溃疡及水肿等情况;③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②合并休克或严重感染;③严重高血糖或低血糖; ④存在急性糖尿病并发症。 孕妇年龄26~34岁,平均(30.53±1.79)岁,初产妇86 例,经产妇30例。
参考2010 年我国卫生部发布《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中的操作规定,分别采集孕妇的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 并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水平检测。 要求患者在采血前1 d 晚10 点后禁食,采血当日清晨餐前与餐后2 h依次进行采血及血糖检测工作。 护理人员应用75%酒精对患者左手手指进行消毒处理,先应用便携式血糖仪配套采血针刺破皮肤,在第1 滴血自然流出后测定血糖水平,检测并记录后将第1 滴血擦拭干净,再收集第2 滴血进行检测及记录。 同时,在孕妇左前臂采集静脉血,及时送检,以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其血糖水平。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空腹静脉血、 指尖末梢第1滴血与第2 滴血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50),见表1。
表1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指标血糖水平空腹静脉血(n=116)指尖末梢第1 滴血(n=116)指尖末梢第2 滴血(n=116)F 值P 值6.92±0.73 7.02±0.75 7.06±0.79 1.052 0.350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餐后2 h 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见表2。
表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餐后2 h 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餐后2 h 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指标血糖水平餐后2 h 静脉血(n=116)指尖末梢第1 滴血(n=116)指尖末梢第2 滴血(n=116)F 值P 值10.75±2.68 10.73±2.59 10.69±2.47 0.016 0.984
根据孕妇的空腹静脉血血糖水平将其血糖浓度划分为<6.1 mmol/L、6.1~11.0 mmol/L、11.1~20.0 mmol/L与>20.0 mmol/L, 在不同血糖浓度中孕妇的空腹静脉血、 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6、0.808、0.987、0.206),见表3。
指尖末梢第1 滴血、 第2 滴血与空腹静脉血所测定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相关性(P<0.001),见表4。
表3 不同血糖浓度空腹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不同血糖浓度空腹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 6.1~11.0 mmol/L 11.1~20.0 mmol/L>20.0 mmol/L空腹静脉血血糖指尖末梢第1 滴血血糖指尖末梢第2 滴血血糖5.19±0.58 8.17±0.94 14.19±2.15 22.96±1.36 5.32±0.71 8.25±1.04 14.09±2.07 21.57±1.25 5.38±0.74 8.27±1.12 14.14±2.12 21.63±1.31 F 值P 值0.122 0.214 0.013 1.806 0.886 0.808 0.987 0.206
表4 空腹静脉血与指尖末梢第1 滴血、第2 滴血血糖水平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在妇产科中较为常见[7],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临床发病率也迅速上升[8],现阶段已被作为影响母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9-10]。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增加产妇的分娩风险, 并且对胎儿也有严重影响,增加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概率[11-12]。 近年来,血糖持续监测已成为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孕妇血糖水平来保障个体化治疗的精准程度, 由于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操作性, 更适合血糖水平的持续监测。 以往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多主张采集患者的指尖末梢第2 滴血, 认为第2 滴血具有更高的准确程度,可避免血糖水平误差情况,但采集第2 滴血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也会增加患者的不适程度[13]。 在魏秀聪[14]的研究中385 例糖尿病患者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静脉血标本的血糖水平, 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的血糖水平, 其研究发现三种血液标本测得的血糖水平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三者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进而在综合分析检验准确性与便捷性等方面因素推荐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为检测标本。 李明等[15]报道中筛选了83 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在讲解研究目的及意义后分别采集了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 应用静脉血检测了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以手指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 血糖,其检验结果表明末梢血第1 滴血、 第2 滴血及空腹静脉血均可作为血糖检测的可靠标本。
该研究共选取116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依次采集了孕妇的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通过开展血糖检测发现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滴血测得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依次为(6.92±0.73)mmol/L、(7.02±0.75)mmol/L、(7.06±0.79)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餐后2 h 静脉血、指尖末梢第1滴血与第2 滴血测得餐后2 h 血糖水平依次为(10.75±2.68)mmol/L、(10.73±2.59)mmol/L、(10.69±2.47)mmol/L,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现3 种采血方式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基本相当。同时,研究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将其划分为<6.1 mmol/L、6.1~11.0 mmol/L、11.1~20.0 mmol/L 与>20.0 mmol/L4 个不同等级, 在不同血糖浓度范围中3 种采血方式测得结果也无明显差异, 体现在不同病情程度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采取静脉血、 指尖末梢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所测定的血糖水平均具有极高可靠性, 而末梢血第1滴血与第2 滴血在不同的高血糖范围中均有可靠检验价值。 另外,该项研究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指尖末梢第1 滴血、 第2 滴血与空腹静脉血所测定的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相关性, 进一步表现出3 种采血测量血糖方式具备相同的临床可行性。 但静脉血采血与检验时间均相对偏长, 而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中第2 滴血也可能会延长检测时间,增加操作难度,第1 滴血更具有便捷性与时效性, 也有利于保证孕妇在检测过程中的依从配合程度, 进而建议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中采用第1 滴血作为采集标本。
综上所述, 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中第1 滴血与第2 滴血具有相同的检测准确程度,而采用第1 滴血进行检测更具临床优势, 适宜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