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叙战篇章疑问句分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2021-07-03 05:28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特指左传代词

刘 巍

(沈阳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是从语气角度划分出来的四种句类[1]100。其中,疑问句常用升调,提问手段多样,疑问词种类丰富,话语标记明显,具有更强的语用价值。《左传》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记载大大小小的战争事件740次,战争描写篇幅巨大[2]。可以说,《左传》全书60%都是记叙战争的相关内容。在对《左传》叙战篇章11万字语料进行穷尽式统计后,发现共有567个疑问句。根据疑问语气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询问句,共计219例;第二类为反问句,共计348例。本文通过考察疑问句的结构类型,探讨其语用价值和语篇功能。

一、《左传》叙战篇章询问句结构类型

询问句皆有疑而问,按照句法形式和语义特点可将其分为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三种。在叙战篇章中,特指问163例,占比29%;是非问48例,占比8%;选择问8例,占比1%。

1.特指问

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听话人就疑问代词所指的内容进行解释、给出办法、作出回答[1]102。特指问问题本身并不含有回答所需的信息。《左传》叙战篇章中共163例特指问,占比第2,常用格式如下:

(1) 如何、若何、奈何、若之何

例1 齐侯曰:“……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例2 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例3 叔展曰:“河鱼腹疾,奈何?”(《左传·宣公十二年》)

例4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这组疑问代词构成特指疑问句,通常作谓语,用来询问方法或情状,可译为“怎么样?”如例1中齐侯问:“贵国和我国彼此友好,怎么样?”“若之何”的用法与“若何”大致相同,常用来询问方法,表示“怎么办”。如例4中公子吕问郑庄公:“一个国家不能忍受两属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

(2) 何如、几何

例5 吴子问于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左传·昭公三十年》)

例6 子文问之(蒍贾),对曰:“不知所贺。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何如”常作谓语,主要询问行为方式、事物情状、商量是否可行。如例5中吴子问伍员应该如何制定战略战术,商量伐楚是否可行。“几何”在句中也主要作谓语,询问数量多少。如例6中子文问蒍贾,蒍贾回答说:“您把政权传给了子玉,所得到的有多少?”。

(3) “何……”句式

在特指疑问句中,“何”最为常用,形式较多,常见的有4种:“何谓”“何以”“何……之有”“何”。

例7 公曰:“何谓忠贞?”(《左传·僖公九年》)

例8 楚子曰:“无德而强争诸侯,何以和众?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丰财?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左传·宣公十二年》)

例9 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例10 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左传·昭公十一年》)

上述疑问代词种类多样,在句中多为主语,也可作定语、状语,其后通常不用语气词,可译为“什么”“哪里”等。如例7中献公问:“什么叫忠贞?”。例10中周景王向苌弘询问:“现在诸侯之中,哪里吉利,哪里不吉利?”

(4) 谁、孰

例11 韩献子谓桓子曰:“子为元师,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例12 韩献子曰:“无民,孰战?”(《左传·成公十五年》)

“谁”在特指问中通常作主语、定语。由“孰”构成的特指问中,“孰”的前面用名词性词语,泛指询问的范围。如例12中韩献子说:“没有百姓,谁去作战?”“百姓”这个名词性的词语,泛指了“谁去作战”的询问范围。

(5) 焉、胡

例13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例14 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左传·哀公十六年》)

“焉”“胡”多例出现在动词前,表示“哪里”“为什么”。如例13中郑庄公问:“姜氏想要这么做,哪里能躲开这种祸害呢?”,其中“辟”为动词。例14中有人问叶公“您为什么不戴上头盔?”,又有人问叶公“您为什么戴上头盔?”。这里“胄”是名词活用为了动词。

总体说来,特指问在《左传》叙战篇章中所占数量较多,这和《左传》全书疑问句的使用特点是一致的,并且这些特指问都有形式标记——疑问代词,其中以“何”作为标记的例句最多。疑问词通常出现在句首,要求听话人就疑问代词涉及的原因、办法等特定信息进行回答。

2.是非问

是非问的句法结构与陈述句类似,说话人陈述一件事后加上语气词,听话人可就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答复。《左传》叙战篇章中共48例,常见格式为“……乎?”。

例15 叔展曰:“有麦曲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左传·宣公十二年》)

例16 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左传·定公十四年》)

此类带有语气词“乎”作为标记的是非问最多,“乎”作为语气词在上古、中古文献中较为常用。是非问语气较为平缓,使用环境宽松,不限制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身份地位。臣子对君主,或者上级对下级都可使用。在是非问中,回答者不需要提供新的信息,只要回答肯定或否定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回答的内容。从叙战语篇看,听话人几乎都是否定回答。如例15中申叔展问:“有麦曲吗?”还无社说:“没有。”申叔展又问:“有山鞠穷吗?”还无社说:“没有。”因此,这类是非问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无疑而问,说话人并不真正需要回答。

此外,《左传》叙战语篇中也有无形式标记的是非问,例如:

例17 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左传·桓公十一年》)

这句话中,莫敖问“占卜一下吗?”回答是“没有疑问,不需要占卜。”但此类问句数量极少。

3.选择问

选择问是从所提问题中提供多种选择,说话人从中进行选择、取舍。选择问比是非问多了选择性,又比特指问扩大了范围。叙战篇章中仅有8例,常用格式如下:

(1) ……孰……

例18 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例19 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左传·文公七年》)

“孰”用作选择问句的疑问代词比较常见,“孰”前是比较的对象,“孰”后是比较的标准。如例18中,选择的对象是父亲和丈夫,挑选标准是“亲”。

(2) ……抑……

例20 子西谏曰:“……使翦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左传·昭公三十年》)

例21 文子使王孙齐私于皋如,曰:“子将大灭卫乎,抑纳君而已乎?”(《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在这类选择问句中,常使用连词“抑”,句末可使用“也”“乎”等语气词。如例20中子西劝谏时说:“不知道上天让吴光暴虐,是要让吴光剪除吴国而让异性国土地扩大呢?还是终于要护佑吴国了?”

选择问在《左传》叙战篇章中数量最少,仅有8例,这是因为《左传》作为一部史书,记叙的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选择的可能性很小,自然选择问句的数量也很少。并且《左传》叙战语篇中的选择问都有话语标记“孰”“抑”等,这和现代汉语选择问的表达是一致的。

二、《左传》叙战篇章反问句结构类型

反问句是借助疑问的形式,但却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态度,质疑或否定对方,并不需要听话者回答的一种特殊问句。反问句在《左传》叙战篇章中数量最多,共计348例,占比61%,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1.有疑问代词的反问句

反问句的疑问代词种类丰富,既有与特指问疑问代词相同的“谁”“何”等,也有独特的“孰”“焉”等形式。

(1) 若何、如何、若之何

例22 三败及韩。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例23 子鱼曰:“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例24 张侯曰:“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若何”“如何”常作状语,如例23中“如何”作状语,可译为“为什么不能再伤害他呢?”“若之何”作状语时,多表示不同意某种做法,含有责难的意味。可译为“怎么能”。如例24中发生在齐晋鞌之战之中,晋的将领张侯说:“怎么能因为自己伤得严重就坏了君主的大事呢?”,表达了张侯对晋主帅郤克的责备。

(2) 何

“何”用作宾语、定语、状语时都可以构成反问句,此外还常在一些固定句式中表示反问。

例25 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左传·哀公十一年》)

例26 子鱼曰:“君未知战……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例27 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28 乃请诸楚曰:“……封疆之削,何国蔑有?”(《左传·昭公元年》)

例25中“何”在动词前作前置宾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深远的考虑,小人知道什么。例26构成了“何+动词+于+宾语”的句式。“二毛”指的是头发斑白的老人,这里子鱼指责宋公不懂得作战,“作战中俘获了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花白不花白呢?”。例27是“何+动词+焉”的句式,“焉”复指前面的有关内容,意思是小孩子怎么能知道国家存亡这样天意才能决定的事情呢?“何”除作宾语外,也可作定语、状语。如例28中“何”在此句中作“国”的定语。意思是“边境被削弱,哪个国家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3) 何以、何为、何所、何必

例29 对曰:“朝不及夕,何以待君?”(《左传·僖公七年》)

例30 闵马父闻子朝之辞,曰:“文辞以行礼也。子朝干景之命,远晋之大,以专其志,无礼甚矣,文辞何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例31 弥援其手,曰:“子则勇矣,将若君何?不见先君乎?君何所不逞欲?且君尝在外矣,岂必不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例32 知伯曰:“君告于天子,而卜之以守龟于宗祧,……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左传·哀公二十三年》)

在例29中,“何”与 介词“以”“为”组合,“何以待君?”作为反问句,表达了说话人认为情况已经非常紧急,灭国危在旦夕之间,哪里还有时间等待君王考虑呢?例30中,闵马父听到子朝的言辞说:“子朝背离了景王的命令……无礼到了极点,哪里还用得着文辞?”例31中,“何”用在所字短语前,这一段话其实是四个问句的复合使用,“君何所不逞欲?”译为“君王到哪里不能满足欲望呢?”。例32中“何必”的反问语气不强烈,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译为“用正当的理由讨伐有罪的人,就够了,何必占卜?”

(4) “若……何”“何……如”“何……为”

例33 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例34 向戌辞曰:“君若犹辱镇抚宋国,而以偪阳光启寡君,群臣安矣,其何贶如之?”(《左传·襄公十年》)

例35 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这里的“若……何”“何……如”“何……为”,可理解为“怎么”“什么”等。如例33:“他难道会放弃王命,废弃职责,他怎么面对先君?”例34中向戌推辞说:“如果能用偪阳来使寡君扩大领土……还有什么比得上这样的赐予呢?”例35中先轸说:“秦国就是无礼的国家,还讲什么恩施?”

(5) 谁、孰

例36 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淫刑以逞,谁则无罪?臣闻命矣。”(《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例37 子家子曰:“……陷君于难,罪孰大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谁”构成反问句时通常作主语,表示周遍性。例36中,狐突回答说:“滥用刑法以图自己的快意,谁能没有罪?”例37中 “孰”与“焉”呼应,构成“孰……焉”的句式,表示反问。在“孰……焉”中常用形容词,如本例中的“大”。这句的意思是,陷国君于危难之中,还有比这个更大的罪过吗?

(6) 恶、安、焉、胡

例38 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左传·宣公二年》)

例39 楚子曰:“……暴而不戢,安能保大?犹有晋在,焉得定功?”(《左传·宣公十二年》)

例40 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左传·桓公十五年》)

疑问代词“恶、安、焉、胡”等作为标记,也可构成反问句。例38 中“恶”和句末的“乎”搭配,意思是“难道能够想得到诸侯的拥护,而又厌恶困难吗?”例39中有两个反问句,两个疑问代词“安”“焉”,都可以解释为“哪里能”。如“安能保大?”意思是“哪里能够保有强大?”“焉得定功?”译为“哪里能够巩固功业?”“胡”作为标记的反问句最少,句末与语气词“也”搭配。例40中雍姬的母亲说:“父亲只有一个,丈夫怎么能和父亲相比呢?”

2.无疑问代词的反问句

此类无疑问代词的反问句主要由语气副词构成,常用副词如下:

(1) 岂

例41 邓曼曰:“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左传·桓公十三年》)

“岂”只能出现在反问句中,经常用在动词前,句末可用语气词“也”搭配,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例41的意思是“伯比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出发了?”

(2) 其

例42 宫之奇谏曰:“……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其”常和语气词“乎”搭配,意义上和“岂”基本相同,也可译为“难道”,如例42:宫之奇说:“一次都可以说非常过分了,难道还能有第二次吗?”。

(3) 不

例43 士蒍曰:“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左传·闵公元年》)

“不亦……乎”已成为固定句式,在叙战篇章中较为常见,此句的意思是“做一个吴太伯,不也是可以的吗?”

(4) 敢、能

例44 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例45 曰:“楚人来讨,能勿从乎?”(《左传·襄公八年》)

特指问中也常用“敢”和“能”这类能愿动词进行提问,但在构成反问句时,要与副词“不”“勿”搭配,句末均有语气词“乎”。例44句意思是“岂敢不自己惩罚自己?”例45意思是“能够不顺从他吗?”。

(5)得乎

例46 申叔时老矣,在申,闻之,曰:“子反必不免。信以守礼,礼以庇身,信、礼之亡,欲免,得乎?”(《左传·成公十五年》)

“得乎”表示主观上想要达到某种目的,而客观上不可能实现。例46意为“想要免于祸患,能够达到吗?”意思是不能实现。

《左传》叙战语篇中反问句的类型比较丰富,疑问代词和副词是其常用的标记。其中,副词“岂”“敢不”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但是,“不亦”“得乎”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反问句表达了说话人的责备、反驳、困惑等意,并且反问句通常不需要回答。反问句是说话人对话语信息提出质疑或谴责等[3]。通过反问表达作者的态度,比陈述句更为有力、更有意义。

三、《左传》叙战篇章疑问句的语篇功能

“《左传》以叙事的方式,全方位地叙述了春秋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齐、晋、秦、楚、鲁等几十个诸侯国255年间的历史,堪称中国古代叙事史的第一个范本。”[4]《左传》战争场面的描写精彩纷呈,疑问句的多样使用凸显了语篇的话语功能。这567个疑问句多用在战前和战中的叙事过程中。左氏强化叙战的目的,注重因果描写,强调战争获胜或失败的原因,通过疑问句推动了话轮的转换和话题的进行,引发读者的思考。

1.话题转换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有纯客观记叙的小型战争场景,通常笔墨简省,用语不多,几乎没有人物对话。例如“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左传·隐公二年》)这类描写基本都是陈述句,没有疑问句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记录历史,体现史书的功能。但是,对于交战双方力量强大,影响深远的战争,左氏从不吝笔墨,浓墨重彩进行描写。叙战语篇中的疑问句全部都出现在大规模战争的叙述中,说话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一个新话题,因为其使用不是为了获取信息,所以多数疑问句不需要回答,或者仅是否定回答。疑问句除1例外,均出现在对话形式的显性互动中,引发读者对新话题的注意,起到了转换话题,指引读者的功能。

在叙战语篇中,当交际双方就某一话题进行交谈时,例如是否出兵讨伐,战争是否会取得胜利等,其相关信息是说话双方共知的,疑问句的形式会弱化信息的主观性,强化对对方的尊重。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中,晋侯听从子犯的建议,使百姓知道义、守信用后,问子犯“可矣乎?”,意思是能使用百姓吗?子犯回答说,百姓还不知道礼仪,不能使用。于是晋侯又使百姓懂礼仪,最终利用百姓作战而成就霸业。通过疑问句的使用,就使百姓知晓礼仪达成共识,更容易说服听话人,使话语的表达更合理,更易获得认同。

2.形成语境

语篇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语篇受到编撰态度、历史文化、思想意识的影响,同时也通过语句的表达,传递作者的叙事目的与思想。《左传》叙战语篇中不仅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多种句式并用,而且疑问句内部特指问、是非问、反问句也复合使用,共同构成了春秋时期完整的语境,让读者体会到《左传》中的微言大义。例如:

特指问+特指问+反问

例47 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特指问)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特指问)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苟入而贺,何后之有?(反问)”(《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是非问+特指问+是非问+反问+是非问+反问

例48 晏平仲端委立于虎门之外,四族召之,无所往。其徒曰:“助陈、鲍乎?”(是非问)曰:“何善焉?”(特指问) “助栾、高乎?”(是非问)曰:“庸愈乎?”(反问)“然则归乎?”(是非问)曰:“君伐,焉归?”(反问)公召之,而后入。(《左传·昭公十年》)

反问+反问+反问+反问

例49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反问)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反问)……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反问)”(《左传·隐公十一年》)

以上三例中,既有是非问、特指问、反问的交互使用,也有反问句的反复使用。这些复合问句可以表明说话人的观点,形成语境,便于说话人和受话人互动,进而达成双方的认同。如例49是发生在鲁、齐、郑三国伐许的情况下,当时许国已败,君主逃亡卫国。郑庄公进入许国,希望许大夫百里能够侍奉许叔居许东部,郑庄公连用了4个反问句,说自己不敢把讨伐许国视为自己的功劳,不敢长久的占有许国。语义上层层递进,加强了语气,委婉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与许国长久友好相处。通过不同类型疑问句复合使用的方式,加强了与说话人的有效互动,增强了听话人对信息的接受度与参与度,更易获得认同。

四、结 语

《左传》多种句式的综合运用,构建出精妙的叙战语篇,既描绘出了恢弘的战争场面,也刻画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其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疑问句深入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疑问句的单一使用和复合使用共同推动了叙战情节的发展,表达了说话人的观点态度,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更好地传达了作者的叙事目的,对后世的史传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特指左传代词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从善如流
新 语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创客
White Elephant
Contents and Abstracts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