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德果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时,要力求实现节约工期和成本的主要目标,从而深度优化资源配置。在开展工作时,人为因素和成本管理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深度剖析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找出相应的对策,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因素;应对策略
1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人为因素
建筑项目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在综合管理、资金管理、技术问题等方面保持较高工作水平,所以在管理人员参与各项工作时,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管理效果和协调能力,会对项目整体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明显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十分关键,必须经过专业培养才可参与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对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阻碍和影响。
1.2管理水平因素
现阶段国内各个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技术和理念较为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必须采用先进的工程经济管理技术,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起到管理保障效果。目前所出现的成本浪费问题,是施工过程中经济风险提升的主要诱因,所以施工企业应重视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的增强,对成本管理计划和体系构建工作进行完善,尽量减少资金使用过量等问题对项目效益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1.3材料因素
经济管理工作在开展时,也要重视建筑材料的管控问题。由于建筑项目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多,在项目总支出成本的占比中超过了半数,一旦材料价格波动,会使项目的整体成本和经济效益产生变化,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产生较大干扰。
1.4施工机械配置因素
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必须保证其质量及运行状态良好,减少对操作过程、施工质量、成本支出等多个环节所产生的影响。
1.5资金配置因素
部分項目在施工期间进行垫资施工的方式较为常见,但这种方式极有可能会在施工时出现资金使用问题。如果在施工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相关预留资金不足,可能会对后期施工环节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1.6市场需求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服务业的特点,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对建筑工程经济的发展情况影响极大,需要重视市场需求与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建筑工程经济发展符合预期目标。
2建筑经济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建筑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经济管理人力占据经济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这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综合管理人力的质量一直是建设项目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难题,首先是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造成人力的工作能力和等级差异。在很多建筑企业中,从事建设项目经济管理的人员有的是年龄较大、经验较丰富的离退休职工,有的则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当出现问题时难以独立解决,也不了解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具体风险。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之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具体培训,从整体上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阶层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对症下药。让经济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效率更高,更具有针对性。
2.2加大对绿色可持续建筑经济技术的资金支持
现阶段我国的绿色可持续建筑经济技术发展还不成熟,研发这项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我国目前许多建筑单位和建筑公司的规模都相对较小,自身的资金储备还不足以研发绿色可持续建筑经济技术。如果企业抛开研发的成本,单单是引进外国技术和购买相应的绿色可持续建筑材料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因此,中国政府应投入资金支持绿色可持续建筑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并且在发展生态友好、可持续建筑经济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且反复试验和试用后,推广到各种建设企业中。这样,我国建筑企业就可以大力发展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技术,通过积极应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经济技术,实现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建筑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想要达到要求,需要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严格控制,加强管理,规范和约束施工参与方的管理行为。为此,建筑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一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汇款管理和支付管理,使资金支出合乎规范,增加建筑工地资金支出以及收入的安全性,让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更加明确,便于企业合理分配。二是明确票据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要求,注重收支规范。收银员必须对登记表上开具的各种发票进行登记,确保每一项材料支出清晰可见。此外,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体系,明确员工责任制度,当出现问题时责任追究能够具体到个人。而且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更要严格把控,对于资金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也要及时完善,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在平常工作中细化资金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要及时了解。
2.4坚持以工程项目为核心,重视细节成本控制
首先,企业在从事招标活动前,必须计算项目的各项成本,明确最低成本,充分了解竞标对手的最低投标价格,采取相应对策,在不亏损的情况下参与竞标,在提高合同效力的同时降低成本。其次,建筑企业也常常通过引进一些新兴技术或者新式材料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管理者在引进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前一定要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合适,严格把控新的施工方式,提高企业利润。最后,因为建筑项目的施工时间较长,且许多施工设备都是租赁,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工程项目的建造时间,达到减少施工成本的目的,扩大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必须仔细审查设计图纸,规范和纠正图纸设计时的不规范行为。部分企业在项目实施前对设计图纸管理不严,造成施工过程出现偏差,最终不得不重新调整,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有的建筑项目在完成后甚至不符合标准。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所有环节符合规范,避免因质量问题返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成本。
2.5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经济责任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由不同的部门协作完成,首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经济责任制,各司其职,防止相互矛盾,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其次,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每个部门的职责和职能不同,相应的分工也不同。因此,各部门需要加强沟通,了解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确保沟通的有效性,提高沟通效率,确保项目收益。
2.6提高经济管理体系执行力度
企业应认识到正确实施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一方面,制定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使企业工作人员融入经济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经济管理工作,在职工的相互监督和推动下,加强经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强化股东对于建筑经济管理的监督权力,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过问责机制和考核反馈机制确保工作质量。另外,企业在建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各个施工环节与设计方案要衔接到位,严格遵守招投标的相关规范,减少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结束语
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和建筑工程项目,应重视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工作的合理安排问题,因此相关企业和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意识,结合各方面存在的客观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定制更加完善的管控制度和工作体系,从而真正提升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保持管理工作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彦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浅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3):39.
[2]杨锦麾.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探[J].环球市场,2017(12):142-143.
[3]曾亮.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38-39.